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英语格律诗的翻译主要涉及节奏、译的体裁、风格的继承三大问题。英诗的节奏无法完全翻译;译的体裁应有译本国诗歌化的烙印,能够丰富译的底蕴,加强读的字想象;英诗原的风格包含时代风格、语言风格,除此以外还有译的写作风格,三皆是继承原风格需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在翻译活动中,原作者的写作风格对译者翻译立场的选择有指示作用,而译者所持的翻译立场直接决定其翻译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继而影响译文质量。因此,原作者的写作风格对译文翻译所采用的策略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海明威著名的电报写作风格和“冰山理论”在《老人于海》写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翻译《老人与海》时,译者若能遵循原作者的写作风格及其对原文的期待,译文将会无限接近原作者对原文的期待,从而使译文读者读完译文后接收到的信息及感受无限接近译者(原文读者)读完原文后所接收到的信息及感受。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句式、音韵、翻译对照分析三个方面来看李煜的《虞美人》、徐忠杰先生和许渊冲先生的英译译文,尽量解读古诗这种高度浓缩语篇体裁的意义,帮译者再现原文风格,使译文实现最大限度的对等。  相似文献   

4.
用一种翻译标准去衡量所有的翻译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能的;同时,指望用一种或几种翻译模式就解决所有的翻译问题也是徒劳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模式应随着原文、译文、原文风格、译者和译文读者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5.
译者作为原文和译文的中介 ,要处理好与原文作者、原文及译文读者等几个方面的关系。译者首先要了解原文作者所处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及其写作风格 ,这样才能有助于正确解读原文。译者在翻译原文时 ,必须注意译文和原文在字词、句子结构及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不对等现象 ,用符合译入语习惯的行文传达原文的意义。另一方面 ,译者在翻译时要尽最大可能地忠实传达原文风格 ,压抑乃至隐藏自己的个人风格。在处理和译文读者的关系时 ,要充分考虑读者群的接受能力及其所处的社会、时代和文化背景 ,及由此形成的读者的审美情趣等。  相似文献   

6.
林语堂的审美观,不仅体现在其翻译标准上,还体现在他对原作的选择上;句译的倡导实际上是要求译者把句子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在句层上实现原文与译文意义和结构的同时对应;关于原作的体裁,林语堂也有独到的见解,指出有外的体裁,有内的体裁;译者的三个责任与忠、顺、美的翻译原则前后呼应,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7.
英文散文的节奏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文散文结构简练、语言简洁、文笔流畅 ,且十分讲究其独特的语言风格 ,给人以美的感受。在翻译时 ,充分体现散文的风格是至关重要的。译者准确把握散文在语言上的节奏美 ,并恰当予以转换 ,使译文与原文在风格方面相吻合 ,是很好体现散文风格的技巧之一 ,也是文学翻译的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翻译界强调译文要忠实原文,但英诗和汉诗产生于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环境,有着不同的音韵、形式和传统,如果忠实地进行直译,一般都会破坏诗的美感。本文以《红楼梦》小说中《咏白海棠》为例,探讨诗词翻译中译者对原文进行的创造性改写及其效果,并进一步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译者主体性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受翻译水平、翻译目的及社会文化背景等的影响,对原文的阐释、翻译策略和翻译风格不同,从而使译文迥异。译者主体性研究应得到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文学翻译最重要的就是要移情。就小说翻译而言,译者既要移情于原文的对话、原文的人物描写、原文的修辞艺术、原文的情境、原文通篇的文体风格、原文叙事的视角,又要移情于译文语言的铺陈习惯和文本规约。结合鲁迅短篇小说《一件小事》一个片段的两个英译文,本文深入分析了两位译者在各自译文中移情的情况,同时还以翻译大家之翻译经验及其有关翻译的论述,进一步论证了移情对于翻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从形式、音韵、意境和风格四个方面比较分析陆游《钗头凤》的两首英译文,认为诗歌翻译的要点在于译文应传达原文的形美,音美与意美,同时对原文风格进行再创造。  相似文献   

12.
麦帼慧 《海外英语》2012,(7):139-143
Background:Xu Yuanchong,one of the most eminent translators of Chinese poetry in English rhyme,adhered to the metrical translation which emphasizes transferring the rhyme of the original poem into the translation of target language.But it has limitations.Meth ods:This essay was conducted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It identified and reflected on some negative impacts caused by improper met rical translation and summarized the factors which confine it from the aspect of phonology,semantics and syntax.It tried to figure out the limitations of the metrical translation through examples by analyzing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language and imagery effect of the translat ed poetries.Result:Another translation methods was introduced-free/blank verse translation to solve the deficiencies lied in the metrical translation.  相似文献   

13.
吕志鲁教授的《英语爱情名诗选译》,在诗歌翻译中具有保持文体风格的一致性、押韵技巧运用娴熟这两个显著的特点。诗歌翻译应在不违背原作内容、风格、形象的基础上,相对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即对结构作相应的调整,从而完美地再现原作的音韵、意境和深沉内涵。  相似文献   

14.
何晓花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7):80-82,87
理雅各的《道德经》译本大量使用押韵,且形式多样,有单韵、双行押韵、隔行押韵、吻韵等格式,赋予译文行云流水般的美感。他的译本风格,兼具意美、形美和音美,堪称神"韵"佳作。  相似文献   

15.
古诗词英译是十分困难的。译诗要达意,忠于原作,还要尽可能在风格与形式上与原诗保持一致。但意似应重于形似,形式可以多样,可译成诗体也可译成散体,如有必要还可加注。  相似文献   

16.
拟以几首古诗为客体,从主语(人称和数)、时态、措辞、音韵格律、主题和意境等多方面来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模糊性及其英译方法,从而论证了从模糊视角分析中国古典诗歌的必要性以及文中所提英译方法的可行性。诗歌英译不单要考虑其自身的模糊性,同时也要考虑尽可能用模糊性的手段来翻译,这样才能更好地将中国古典诗歌的精髓传译给外国读者。  相似文献   

17.
李静  屠国元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2):123-126
广告是以商业价值为旨归的特殊实用文体,中英广告"以文谋钱"这一特殊文体"文"却有别。"文"之内部文化特色标记,外部风格表征和文字符号布局并不完全相同,虽能收到"殊途同归"之效——"谋钱",却为广告翻译设置了隔阂。而"文"之区别恰为广告译者主体性的介入提供了有效的参数,要求译者转换语篇思维、权威观念、行文风格、文化心理视点,增强译文的诱导功能,实现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古诗英译是翻译中的难点,首要的是要完成对原诗的理解,并能将原诗想表达的思想准确地表现出来。让原诗的含意和韵律在译文中达到最大程度的等值。  相似文献   

19.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所作的宋词《声声慢》集意境美、音韵美、形式美于一体。许渊冲先生将"三美"原则应用于《声声慢》的英译过程中,译作充分传达了原词的"意美"、"音美"和"形美"。"三美"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种翻译理论也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树立了新标准。  相似文献   

20.
以汉诗译英的语篇为例。从词义和语篇的层面上探讨了英语与汉语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的异同。如果把精确的英文作品译成中文,自然要译得精确;但如果把精练的中国文学作品译成英文,到底是应该注重内容进行精确的“意译”,还是应该注重形式进行精炼的“直译”呢?这时翻译的标准不仅仅要追求“真”,还要追求“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