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统计拉萨地区BRG的检出率(发病率)及与十二指肠解剖结构的变异、胆道疾病、胆道疾病术后及饮食的关系。方法:对2002年10月-2004年12月间来我院行胃镜检查的3319例病人中所检出的695例BRG患者进行逐一分析。结果:BRG检出率为20.94%,汉族的检出率为20.86%。藏族检出率为21.13%,男性检出率19.93%,女性检出率22.84%。其中汉族男性检出率为20.44%,藏族男性检出率为18.35%,汉族女性检出率21.76%,藏族女性检出率25.00%。在695例病人中十二指肠结构变异的有423例,胃术后病人有3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溃疡瘢痕致球部变形的有89例,胆囊结石及胆囊结石术后的有48例,未见明显解剖变异及病变的有97例,与饮食有关的9例。结论:拉萨地区检出率高于内地,藏族高于汉族,女性高于男性,尤以藏族女性发病率最高。十二指肠结构变异、畸形,毕Ⅱ式术后等BRG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西藏地区28年食管疾病内镜检出率,以期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取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内窥镜中心于1990—2018年胃镜检查资料,统计食管各类疾病检出率并分析各类食管疾病与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相关性。结果 100858例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中共检出17种不同食管疾病,检出率最高是反流性食管炎,为9.8%,最低是食管乳头状瘤,为0.03%.反流性食管炎、食管静脉曲张、食管癌、食管息肉、食管乳头状瘤好发于男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食管良性狭窄、BE食管在男女分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349,P=0.074);反流性食管炎、食管静脉曲张、食管癌和BE食管好发于藏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食管息肉、食管良性狭窄、食管乳头状瘤在各民族中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408,P=0.056,P=0.100);反流性食管炎、食管静脉曲张、食管癌、食管狭窄、食管乳头状瘤、BE食管随着年龄的增大检出率增多,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食管息肉在各年龄组无明显差别(P=0.182);反流性食管炎、食管静脉曲张好发于居民(P0.05),食管癌、食管息肉、食管良性狭窄好发于农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食管乳头状瘤和BE食管在各职业间分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藏地区食管疾病检出病种与国内数据一致。西藏地区反流性食管炎检出率高于国内数据,而食管癌检出率低于国内水平,针对这两类疾病需要深入全面研究;藏族男性、农民易于罹患反流性食管炎、食管静脉曲张、食管癌等食管重大疾病,需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农区需要加强慢病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我院4年间胃镜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藏族病例进行分析,探讨拉萨地区世居藏族RE的发病率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西藏军区总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藏族胃镜检查诊断RE 270例,根据洛杉矶分级法进行分级,对其性别、年龄分布、伴发病及发病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藏族患者RE占胃镜检查总人数的5.51%,其中A、B两级占85.18%,病变发生在食管中、下段占97.40%,30~59岁为RE高发年龄段,伴发胃、十二指肠疾病占54.44%;男女比例为3:1。结论拉萨地区世居藏族RE发病率高于内地城市,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在中年人群好发,病变位置好发于中下段,以轻中度RE为主,RE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世居藏族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对230例藏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粗略了解藏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特点。结果藏族中年男性是高血压脑出血高危人群,不正规治疗高血压可能是脑出血高危因素,以及地域、宗教信仰等原因导致诊疗依从性不高影响疾病预后。结论加强规范诊疗推广,提高患者疾病诊疗依从性,有望提高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测量西藏地区藏族成年正常人椎体高度的形态学指标,比较藏汉民族之间正常椎体高度的形态学差异,为西藏地区的胸腰椎相关形态数据作补充,为本地区胸腰椎骨折的诊断、相关手术的开展及治疗效果的评价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测量对象141例,其中藏族男性49例、藏族女性51例、汉族男性21例、汉族女性20例,使用半定量测量法(SQ)测量T11-L5椎体的椎体前高(Ha)、椎体中高(Hm)、椎体后高(Hp);计算椎体前高(Ha)/椎体后高(Hp)、椎体中高(Hm)/椎体后高(Hp)的比值,按民族分组比较。结果L1~L5椎体的Ha在藏族与汉族之间相互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汉族明显大于藏族;T11、L1、L4椎体的Hp在藏族与汉族之间相互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汉族明显大于藏族;藏族与汉族间,在L1的Ha/Hp的比较是有差异的(p<0.05)。结论 不同种族椎体高度形态测量存在差异,对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断、术中椎体高度的恢复、术后治疗效果评价、法医学的伤情鉴定应考虑其民族差异,同时椎体高度存在个体差异,提倡术前进行CT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西藏地区不同人群的H型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西藏不同海拔地区1864名社区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血压检测、血同型半胱氨酸及生化检测收集数据,使用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H型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西藏地区H型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8.5%.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43.3%比35.0%p<0.05);(2)藏族人群H型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汉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9.8%比16.0%p<0.05);(3)合并血脂异常以及糖尿病患者H型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6.6%和54.9%,高于对照组;(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论男女,民族,H型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升高,年龄每增加5岁,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39%(OR=1.39,95%CI:1.32-1.47);(5)相比海拔2000~3000米地区,海拔3000~4000米地区,高血压患病风险升高83%(OR=1.83,95%CI:1.13~2.99)。打呼噜者高血压患病风险升高49%(OR=1.49,9...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了解西藏地区藏族女性叶酸代谢关键酶MTHFR(C677T,A1298C),MTRR(A66G)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12月间在本院进行孕前及孕期检查的女性526名,分别采集口腔黏膜脱落细胞,利用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荧光定量PCR,确定受检者上述基因位点SNP特征,并进行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在藏、汉民族间的差异比较。结果本地区藏族女性MTHFR C677T位点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是55.1%,36.1%,8.8%,与汉族女性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TT型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汉族女性;MTHFR A1298C位点AA、AC、CC基因型频率分别是52.4%,42.9%,4.7%,与汉族女性的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MTRR A66G位点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是40.2%,49.0%,10.8%,其中GG型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汉族女性(p0.05)。结论西藏地区藏族女性叶酸代谢关键酶基因位点多态性特征分布不同于汉族,具有一定的民族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藏汉血脂分布情况,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分析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检验科1129例血脂标本,分为藏汉、男女组。结果藏族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及异常检出率高于汉族,男性总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及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结论藏汉族之间血脂水平有差异,男女之间血脂水平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社会-个我取向成就动机量表》对西藏大学师范学院大一、大二、大三3个年级进行团体施测,以考察西藏地区大学生成就动机的状况。结果发现:1、西藏地区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呈现以个我取向为主,社会取向并存的态势。2、年级越高,西藏地区大学生的个我取向成就动机越高,社会取向成就动机越低。3、汉族大学生的自我取向成就动机比藏族大学生高,达到显著水平;藏族大学生的社会取向成就动机比汉族大学生略高,没有达到显著水平。4、在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上,民族与年级出现显著的交互作用。5、西藏地区男女大学生的社会、个我成就取向动机均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海拔3650米地区世居藏族青年与移居汉族青年的肺功能,以探讨不同人群肺功能的高原低氧适应模式及特点。方法在海拔3650米的拉萨,以199名世居藏族和198名移居汉族青年为受试对象,进行肺功能(FVC、FEV1、PEF)、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指标的检测。结果世居藏族肺功能明显高于移居汉族(P〈0.05),男性肺功能高于女性(P〈0.05),肺功能随着身高和胸围的增加而增大(P〈0.05)。年龄、体重、腹围、血氧饱和度和心率与肺功能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居住海拔3650米世居藏族肺功能比移居汉族高,且受民族、性别、身高和胸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西藏地区高原世居藏族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以下简称PLC)的发病情况,并用医学统计学方法对其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为西藏卫生部门及肿瘤专业临床医生制定关于PLC针对西藏的一、二级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肿瘤科2012年9月至2016年9月同期入院并确诊为PLC的208例西藏高原世居藏族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应用X2检验。结果 208例病例中有男性159例(76.44%),女性49例(23.56%),男∶女=3.16∶1。年龄分布为46-65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136例,65.4%),平均发病年龄54.69±0.79岁,其中男性为55.23±0.86岁,女性为52.96±1.88岁;不同职业中以农民人群最多(83例,39.90%)),僧人最少(2例,0.96%);男性伴肝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P=0.001);有肝炎病史者185例(88.9%),其中伴乙肝152例(73.08%),伴酒肝66例(31.73%),同时伴乙肝和酒肝者37例(17.79%),伴肝包虫者3例(9.1%),无肝病史者23例(11.05%)。208例PLC病例中农民乙肝患病率高于公务员(P=0.027),农民乙肝患病率高于工人(P=0.016),公务员酒肝患病率高于农民(P0.0001);农民酒肝发病率高于工人(P=0.005);牧民酒肝患病率高于工人(P=0.016);公务员酒肝患病率高于牧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世居海拔以3001-4000m为主(128例,61.5%)。结论西藏地区高原世居藏族PLC发病人群以男性为主,主要为伴乙肝病史的中年男性农民和伴酒肝病史的中年男性公务员人群,其主要发病年龄段与内地和国外无明显差异;其中不同年龄、性别、职业、肝病史与PLC的发病存在一定的关系;其中僧人极低的PLC发病人群是否与饮食有关,该区肝包虫的高发病率与PLC的发生是否有相关性,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西藏山南地区干部不同年龄、性别、民族、体重指数(BMI)、血脂与脂肪肝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2006年山南地区干部健康体检人群2168例。测定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并空腹作肝脏B超检查,测体重、身高等: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民族、体重指数(BMI)、血脂异常与脂肪肝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脂肪肝发生率中,藏族高于汉族,男性高于女性,老年组高于青年组。随着体重指数(BMI)的增高及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增高,脂肪肝患病率增高。结论 脂肪肝与性别、年龄、民族、体重指数(BMI)、血脂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张秀杰  朱海燕  谢敏 《西藏科技》2014,(5):47-50,45
目的分析藏族人群中MS(代谢综合征)对脉搏波速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1日自愿在我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藏族受检者1100例,均进行病史问询,行体重、血压、血糖、血脂,以及脉搏波速等相关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组,对不同代谢情况受检者的baPWV检查情况,MS组不同性别与不同年龄段受检者的baPWV检查情况,以及不同年龄段与不同代谢异常情况的baPWV检查情况分别作统计分析。结果藏族人群中MS与baPWV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且随着代谢异常指标的增加,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更为显著;不同代谢情况下,藏族女性人群的baPWV检测值较藏族男性人群均相对更高;60岁以上人群的baPWV检测值相对更高;60岁以上且相关代谢指标全部异常受检者的baPWV检测值明显最高(P0.05)。结论藏族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组成成分的聚集可能促进动脉僵硬度的发生发展。开展藏族人群代谢综合征成分聚集的评估及进行脉搏波速度检测有助于心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藏族人群MS对脉搏波速有较明显的影响,临床可通过严格检测脉搏波速,对藏族人群MS的发生情况作出初步诊断,以降低藏族人群MS相关性高危病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判断良性溃疡和胃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和50例胃癌患者以及50例正常健康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检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得到通过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数据判断患者疾病情况的依据。结果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指数偏高,与其他两组有明显差异,胃癌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指数偏低,与其他两组有明显差异。结论通过血清胃蛋白酶原检验结果对这三种病态的判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判断良性溃疡和胃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和50例胃癌患者以及50例正常健康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检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得到通过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数据判断患者疾病情况的依据。结果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指数偏高,与其他两组有明显差异,胃癌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指数偏低,与其他两组有明显差异。结论通过血清胃蛋白酶原检验结果对这三种病态的判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我院外科1996~2006年经手术治疗的60岁以上胃十二指肠溃疡或癌肿急性穿孔的病人28例,本文就其临床诊治和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中,男24例,女4例。年龄60~82岁,平均68·3岁。其中胃溃疡穿孔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17例,胃癌穿孔5例。曾有节律性上腹痛等溃疡病史的15例。急性发病后10h内手术10例,其中术前行腹腔穿刺8例,阳性者5例(62·5%)。急性发病后10~72h手术18例,术前腹腔穿刺18例,阳性者17例(94·4%)。本组术前均有上腹部不同程度的疼痛,但15例无确切的突发性上腹疼痛史(53·6%),而“板状腹”不…  相似文献   

17.
<正>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大疾病。云南个旧和宣威是肺癌高发区。云南高发肺癌流行病学、病因学调查研究显示:宣威地区高发人群为农业人群,组织学类型以腺癌为主,女性发病高于男性;个旧地区则以锡矿矿工人为高发人群,组织学类型以鳞癌为主,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环境中的致癌因素,如  相似文献   

18.
颈椎病好发于40~60岁的人群,是门诊中常见的一种中老年人疾病。得病早期,有颈项及肩背部疼痛,逐渐发展为颈部僵硬,转头听到响声;上肢无力,手指麻木;头晕、头痛;眼前闪光,视物模糊;严重时可站立不稳,行走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与方法为了了解高原地区消化性溃疡特征,分析了西藏地区经内镜证实的消化性溃疡400例的性别、年龄及年龄分布、每月检出率、季度检出率及近5年的年检出率,并分析了消化性溃疡中HP阳性率。结果溃疡病的平均年龄为34.43±12.22岁,其中DU、GU和CU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2.68±11.13岁、36.64±12.88岁和37.51±12.96岁;溃疡病男女之比为5.7∶1,其中DU、GU和CU男女之比分别为6.2∶1、5∶1和5.7∶1;溃疡的检出率以12月份最高,第四季度明显高于其它季度(p〈0.01),进一步分析表明仅DU的检出率第四季度明显高于其它季度(P〈0.01);资料还显示近5年来溃疡病的年检出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消化性溃疡中HP阳性率为75.5%(302/400),其中男性阳性率72.9%(248/340),女性阳性率73.3%(44/60),男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结果表明高原地区清疡病发病年龄较内地年轻,DU的检出率以第四季度最高,穿孔的发生率高原地区明显高于内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告罕见的颅内硬脑膜型黄色肉芽肿1例。方法病例报告的基础上复习文献资料。结果 1例27岁藏族男性患者,因发现颅内囊性占位病变伴头痛1年,加重2月,经开颅手术病理检查证实黄色肉芽肿。结论颅内黄色肉芽肿是罕见疾病,对于颅内不明原因囊性占位,应考虑存在黄色肉芽肿的可能,其发病机制不明确,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