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2009年对上海市城市居民所展开的问卷调查数据(n=2,910),比较网民和非网民之间的(1)人口和社会地位特征,(2)媒介使用频率和时间,以及(3)对媒体表现的评价.这项研究涉及"数码沟"、媒体间的竞争或补充关系、媒体评价等理论问题,并从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这个角度探讨这些问题.结果显示,网民比非网民拥有更多的经济和教育资源,也更年轻;网民与非网民收看电视时间相当,但网民比非网民使用其它传统媒体的频率和时间都高于非网民;网民与非网民对媒体的评价都倾向正面,但网民对网络的评价比非网民更高;网民对网络论坛或博客在体现民众利益和表达民众心声这两方面的评价高于他们对传统媒体在相同方面的评价.这些结果说明,一方面,网络媒体资源的分布体现了社会经济不平等的结构性特征:另一方面,网络媒体的普及也丰富了人们的媒介储备(media repertoire),并通过人们的使用经验而影响他们在评价媒体时所考虑的要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社会化媒体用户进行了在线随机抽样调查(N=754),旨在探究中国网民如何评价社会化媒体的可信度,并比较传统媒体、web1.0网站和社会化媒体的可信度高低,还探讨了哪些因素会影响社会化媒体可信度.研究发现:在三类媒体中,传统媒体仍被认为最可信,社会化媒体尽管被使用得越来越普遍和频繁,但其可信度却在三者中最低.在具体指标上,准确性是社会化媒体得分最低的方面,客观性则得分最高.教育程度与年龄对社会化媒体可信度评估有负面影响;传统媒体及社会化媒体的使用频率、用户的获取信息动机积极影响着社会化媒体的可信度;但社会化媒体使用经历越长、参与行为越多的用户,反而对其可信度评价越低.  相似文献   

3.
杨维东 《传媒》2015,(20):72-75
本文基于对"网民互联网信息信任度调查"的11871份有效问卷的综合分析得出:在"人人都是记者"的年代,受众对于权威媒体的依赖程度反而在上升;政府公众信息网站和政务微博发布的信息点击率与关注度不高,呈现"互动冷匿名热"的态势;互联网信息信任度与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水平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基于此,应从强化主流媒体公信力、提升网民参与度和积极性、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和互联网法治化管理等方面,提高网民互联网信息信任度,从而构建有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4.
网络信息的可信度研究:网民的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急剧增多的网民及其对于网络信息使用的飞速增长,引发了对网络信息可信度的关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初步探讨了我国的网民对网络信息可信度的评价及其相关因素。经抽样选取的435名武汉市的网民完成了有效问卷。结论显示,在不同的媒介和网上不同类型的信息之间,可信度存在显著差异。网络和广播的可信度显著低于电视和报纸;网上的新闻和参考信息最为可信,其次是娱乐信息,商业信息最不可信。研究发现可信度理论对网络有一定适用性,但也呈现出新的特征,主要发现有:(1)网络使用、网络依赖、信息卷入程度与网络可信度显著相关;(2)网络便利及网民的传统媒介使用与依赖和网络新闻信息的可信度显著相关;(3)网民的性别、年龄与网络可信度显著相关。此外研究特别考察了信息卷入与可信度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赵静 《新闻前哨》2006,(7):76-77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合作的道路上,手机作为“第五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呈现着令人期待的前景。手机媒体不断地与传统媒体对接,手机正在从二种移动通讯终端逐渐演变为一种信息终端。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作为媒体具有更大优势:它比报纸更互动,比广播更自由,比电视更便携,比电脑互联网更普及。手机,能够带来的不仅是单向上网,最主要是带来双向互动,这正是传统媒体最需要的。通过手机,可以建立传统媒体与受众之间新型的互动关系,也正因为有了手机,受众与媒体的互动参与更快更广更自由。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编辑学和出版学研究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有数亿的网民会这样认为,人类正在进入互联网时代,因特网将会像食物、空气和水一样每时每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网络媒体所带来的新生事物正在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网络媒体不仅是信息传输、交流的媒介工具,也是集合传统媒体之优势的综合媒体;而且特指基于因特网传播新闻和信息的媒介单位.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三代传统媒体而言,网络媒体又被称为"第四媒体",是一种具有鲜明特性的新型媒体.  相似文献   

7.
新兴媒体快速成长,传统媒体面临挑战 网络媒体信任度不断提高 腾讯网总编辑陈菊红:现在大众对于互联网媒体的信任度,有48%的网民认为这是可信赖的媒体,去年是36%,增长非常快.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第一,在去年到今年的大事件报道中,互联网媒体越来越多地承担了主流报道的任务和体现了主流媒体的价值.第二,新技术和新产品应用在媒体上对用户需求的满足以及在满足上的加速度发展,互联网媒体之间、用户之间交互以及在营销上的口碑传播,使得大家对互联网媒体的信任度提高.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上开辟了新的空间,成立了新闻媒体网站;一些商业网站在提供信息加工、技术服务的同时,也加入到新闻服务的行列,并以其技术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媒体网站形成了冲击,在"新闻发布"这块传统媒体占优势的阵地上,赢得了网民们的"眼球".在一片"内容为王"的呼声中,作为新闻发布者的网站的编辑们,肩上的担子委实增加了许多,这些大多来自于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们,面对第四媒体的新特性,必须扩充自我,更新能力,以适应新的媒体、新的传播方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倪宁 《新闻前哨》2014,(9):11-11
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2014年以来提出了“走稳、走快、走好”,这是由于新的科学技术对于新的媒体不断产生发展,特别是对传统媒体如何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也是一个新的机遇.也可以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如何融合的过程里发挥传统媒体这么多年来集聚的资源和力量,利用新兴媒体释放出来,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影响力、传播力等等,能够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陈然  丁骋 《东南传播》2013,(4):34-36
本文从近年来发生的网络热点科学事件入手,比较网民与网络新闻媒体在传播科学事件上的行为差异,以此探究科学事件在我国互联网上的传播特征。结果显示:作为科学事件网络传播的主体,普通网民和网络新闻媒体在主要议程与分析框架上存在较大差异。网络新闻媒体的议程影响公众对科学事件及其重要性的认知和判断,但作用有限。公众参与科学传播很大程度上仍受限于议题与其切身利益的相关性,参与科学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不够。针对同一科学事件,网民与网络新闻媒体在关注的主题以及传播功能框架的选择上均存在区别。  相似文献   

11.
论新媒体条件下重建电视新闻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北京互联网实验室统计与预测数据,互联网三次浪潮经历从1995年到2014年经历web 1.0、web2.0、即时网络的急速发展历程,中国大陆网民数量也从2003年的0.8亿人,2010年的4.3亿人发展到2014年的8亿人①,与此同时,根据CNNIC第2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截止2009年底,手机网民数量达2.33亿,比2008年增加1.2亿,增幅达98.1%.以互联网与手机等为主的新媒体的发展,从传统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抢去了大量的受众群,电视新闻作为电视媒体的主要内容也面临着种种挑战与困难,上个世纪90年代初时强势媒体的风光难再.那么,在“两为”的宗旨的诉求与经济利益的博弈中,电视新闻如何重建传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从微观角度看,网络环境下的网民司法关注更侧重于案件的司法程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由道德与法冲突而关注案件的司法程序;由关注案件到关注具体司法程序;由媒体监督致司法部门介入进而关注司法程序。本文以此为视角,选取相关案例,剖析网络环境下的网民司法关注与媒体监督报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张洪忠  王鑫 《传媒》2015,(21):18-19
随着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普及, "民间舆论场"也成为一个热词,与之相对应的是以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为传播平台的"官方舆论场",两者被诸多文章定义为一种互不兼容的对抗性关系.具体来说, "民间舆论场"指的是大众运用微博、论坛、QQ、博客等渠道议论时事而形成的网络舆论场.将"民间舆论场"与"官方舆论场"作为二元对立关系论述的一个误区是假定网络上的"民间舆论场"是整齐划一的铁板一块,但真的是这样吗?本文从网络舆论场中网民类型与分布的角度来考察这一问题,同时,考察网民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不同类型网民对信息的辨别力,以及网民的接触渠道对其信息辨别的影响,采用网络调查方式,通过全景调研助手从样本库中随机抽取了北京、上海、四川、广东四地网络样本3696份.  相似文献   

14.
梁航彬 《新闻世界》2009,(8):151-152
传统媒体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监督,使得报道不尽完美,互联网出现以后,网民通过它来监督传统媒体,取得不错效果。本文探讨互联网监督传统媒体的原因、类型、特点、意义、局限,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媒体规范操作的注意和重视,加强对媒体的监督,使其规范运作。  相似文献   

15.
话语的政治:网民舆论监督的实践、逻辑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一些典型的网民监督事件进行个案分析,探讨了网民舆论监督与传统媒体、知识精英的互动模式。我们认为,网民舆论监督的成功离不开传统媒体和知识精英力量的积极介入,多元的互动才是网民舆论监督成功的关键因素。网民监督的成功个案带有很多的偶然性,并不具有可复制性,也不能被常态化。从公民权利的角度来讲,网民只是基于网络技术中介的公民,因此网民的话语表达也同样要受到现实的法律和伦理约束。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合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从个体层面探讨突发事件中网民参与行为的影响机制。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在分析不同网民参与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差异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层次回归模型对人口学变量、媒体使用与社会心理因素完成数据验证。结果表明,活跃网民的公众参与意识、群体认同感、群体相对剥夺感、政治效能感与主观规范显著高于非活跃网民。社交媒体使用、群体认同感与内部效能感是网民参与事件的关键动因;事件严重性感知、群体相对剥夺感和主观规范是活跃网民参与事件的动因,公众参与意识、孤独感是非活跃网民参与事件的动因。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4,(24):75-80
本文以截止2014年11月国际主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最新进展材料为基础,梳理出一些能够指导媒体融合的观念和经验,以供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参考。作者认为,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最深刻的表现在媒体和用户的关系上。未来的媒体,用户才是其最重要的资源,不是通过传统广告,而是通过为用户提供一系列服务产生的黏性获利。在"互联网+传媒业"的时代,传统媒体要将媒介融合理解为"内容生产+产品形态+渠道占有"的一个整体,而非单纯的"内容为王","渠道为王"或者"技术为王"。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7,(2):79-83
本文将舆论的理性特征放入态度研究框架中,以郭斌事件为例,从认知理性、评价理性、情绪理性和行为倾向理性四个层面入手,构建一系列可操作的指标分析新型网络爱国舆论事件中网民的理性情况。研究发现:网民态度理性总体呈轻微理性状态,其中行为倾向理性程度最高,认知理性程度最低;在侧重当事人评价的舆论中网民态度理性程度最低。建议我们对此类事件中网民的表现要更有信心,媒体对此类事件的报道要更注重全面客观,当事人更要注重网络爱国言论的合理表达。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国内很多媒体已经在网上安家,我们称之为媒体网站。据统计,截止到2000年底,全国共有近300种报纸上网。但是,本以新闻见长的媒体网站并没有吸引住上网者的目光,反倒是一些商业综合性网站如新浪、搜狐等以“文摘型新闻”为主大行其道,被网民们津津乐道。按理说,媒体网站因背后有传统媒体的支持,享有丰富的新闻资源,媒体网站对信息的传播应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什么绝大多数却无声无息呢?我们认为,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上有自己的方式,而互联网在传播信息上也有自己的特点,如果媒体网站沿用固有的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在互联网上传播信息的话,一定会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而现在我国媒体网站大多得了这种“新媒体不适应症”。今年1月11日,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正式批准了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美国在线(AOL)与美国传媒集团  相似文献   

20.
卢丽婉 《东南传播》2021,(3):108-109
社会的发展,弱势群体不容忽视.整个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本文关注人文视角如何贯穿于弱势群体报道中,通过对弱势群体的报道与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增加他们的福祉,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进步.并进一步就媒体传播中对弱势群体播报的人文价值取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