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类文明史上每一次艺术的黄金时代,都有一个城市作为背景与支撑,城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艺术活动之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并且对于艺术的繁荣来说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这种作用首先是因为城市的功能内在地包含着对艺术活动的需要,为艺术活动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而城市的文化特性为艺术活动的繁荣提供了对艺术的需要和投入,城市庇护着艺术活动,艺术的象征性、表现性与膜拜价值使得它成为了城市政治与宗教生活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城市人的生活只有在艺术活动中才得以维系下去并不断发展,艺术活动是城市这种特殊的生活形态的必要组成部分.城市的繁荣是文艺繁荣的基础,文艺繁荣是城市繁荣与发展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2.
延安文艺整风,是中国共产党把文艺理论和意识形态结合起来成功实践。强调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把政治原则作为文艺评价的首要原则,重视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这为构建边区政府军民文化认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文艺过于功利化、政治化,会影响文化和文艺的多样性、艺术性和思想性,影响文化的健康发展,忽视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繁荣,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艺的政策、方针,对我国少数民族文艺的发展、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三国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文艺是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在传播主体与传播环境的影响下,文艺经历了史传文学,民间通俗文艺、历史小说,影视艺术等多种样式的变化。三国文化的传播与相关文艺形式的流变是一种不平衡的互动关系,在互动中既推动了文艺形式的繁荣,又促进了三国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乡村文艺的有序发展依赖于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河南省博爱县柏山村曾是一个自然条件优越、手工业兴盛、民间信仰发达的村庄,其民间文艺也一度由此极为繁荣。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自然、社会、文化环境的剧烈改变,柏山村的民间文艺迅速衰落,原有的三十多个文艺表演队现在已几乎无存。柏山村文艺的曲折经历反映了环境在文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今天,要振兴乡村、繁荣文艺,就应该改善乡村文化环境、优化乡村文艺生态机制。具体地说,就是要增强广大民众的乡村文化自信心、保护乡村自然环境和文化空间、夯实乡村文化发展的生活基础、提升乡村文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史上的光辉文献,对推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其一、推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保文艺工作沿着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前进;其二、推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始终坚持"三贴近"的创作原则;其三、推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一定要保持与时俱进的品格,始终坚持锐意创新;其四、推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坚持德艺双馨,做深受人民群众认可和欢迎的文艺家。  相似文献   

7.
李城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10):92-96,105
繁荣电视文艺与文化,不仅需要创作者创作出优秀的电视文艺作品,而且需要提高受众的审美力与批判力,才能有效促进电视文艺生产传播的良性循环。因此,针对电视文艺受众心理特点及需求,通过内外因素的合力提高受众媒介素养,积极地引导电视文艺受众选择与接受优秀的电视文化,以最终实现电视文艺传播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文艺的概念和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特征入手,阐述了繁荣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在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大环境中进行的必要性,最后对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进一步促进我国文艺发展提出了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已经和正在发生历史性转变。这种转变包括文艺政策指导思想的转变、文艺政策功能定位的转变以及文艺政策内容和结构体系的转变,从而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10.
《莆田学院学报》2015,(4):79-84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明确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事业的重要地位,论述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指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讲话"解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事业发展繁荣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文艺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必将大大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和民族关系错综复杂的宋代时期,其音乐文化的发展也处于重大转型期。由此而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征,如世俗化、商业化、小型化、多样化等等。以往学术界对这些变化已有过广泛研究,但笔者发现除此之外仍有新特点被长期忽视,比如——音乐女性化等。本文对宋代音乐女性化在宫廷和民间的表现进行整理研究,以期能对全面理解转型期宋代音乐的特征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2.
《长恨歌》是白居易杰出的长诗,但宋代文人对它的阐释,无论是内容和艺术表现上多有贬低甚至是否定性的评价。宋人的不满并非仅仅是对叙事诗的接受问题,而是有着深刻的政治文化的影响因素。宋代是君主专制加强,士大夫对皇权依附性显著加深的时代,这种政治文化影响了他们的阐释和文化接受心态。他们对《长恨歌》的阐释是君权至尊的政治伦理意识在诗学批评领域的话语体现,尊君的道德思维模式成了他们诗学的话语规范。  相似文献   

13.
赵孟頫因以宋室后裔身份入仕元朝,故历代论者对其毁誉不一。通过联系时代和书画艺术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正是因为他的出仕,才使他的艺术观念得以风靡,并成为元代艺坛的主流。因此,对赵孟頫的出仕,应该把他放到一定的高度去认识,去理解,不能简单地以“丧失民族气节”来加以否定,或者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相似文献   

14.
宋代市井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代,供广大市民阶级娱乐之用的市井音乐的兴起使宋代与前代的音乐相比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宋代市井音乐文化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原因,宋代市井音乐的形态有瓦子音乐、酒肆茶坊音乐、民俗节庆音乐、流动演出音乐等几种艺术形式.宋代市井音乐不但丰富了宋代民俗音乐艺术,而且对研究我国市井音乐艺术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文学艺术在北宋呈现出蔚为壮观的景象。北宋婉约词有着蕴藉含蓄的词情,文入画派有着“迥出天机”、“参乎造化”的写意风格,词与绘画在文人士大夫的抒情中有着共通的艺术精神。从色彩描绘、时空意识、形神兼备的艺术精神等方面探讨了绘画美学思想对北宋婉约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金代文化"上掩辽而下轶元",女真皇族成员在文学艺术上所做出的贡献往往被忽视。金朝皇族作为一个特殊阶层,在文学、书法和绘画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皇族成员对金代文化的贡献很值得我们关注。这样的成就不仅要归功于皇族成员个人的好学上进,更主要是金朝统治者对文化学习的提倡,此外,汉族优秀的诗词创作巨人对皇族文化的产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论道教在彝族社会中的传播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约于东汉末期传入彝族地区,唐代因南诏王室的倡导进一步发展,元、明、清时期在彝区普遍流传,并融入到彝族社会中,对彝族政治、民间文学、民俗学等产生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病时"与"即事名篇"为主要特征,"忧黎元"、"补时阙"为其核心所在的即事类乐府,不仅为宋代诗人所雅好,而且还使之成为一时之创作风气。宋代的即事类乐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类型上主要分为"自创新题"与"袭用新题"两种。相对于唐代元稹、白居易等人的以"为事而作"的新乐府,宋代的即事类乐府在形式特征方面已发生了带有根本性的变化,即其诗题大都由原来较为单一的"汉乐府式标题",一变而成为以"×××歌"、"××行"、"××吟"结构的歌行类乐府。而近体诗在这类乐府诗中的出现,则标志着古体诗一统即事类乐府天下的局面,在宋代已为诗人们的艺术实践所打破。  相似文献   

19.
宋代女性词中典型细节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宏 《南平师专学报》2005,24(1):55-56,51
宋代女词人的创作不仅体现了女性文学创作的高潮,而且在创作上自然地体现出富于女性特色的艺术创造。本文通过分析情态、感觉、意象等典型细节的描写,表现宋代女性词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记录古代民风民俗的优秀专著众多,描写北宋京都汴梁节物风流的风俗志作品《东京梦华录》堪称其中之一。该书所记述的内容,从都城的范围到皇宫建筑,从官署的处所到城内的街坊,从饮食起居到岁时节令,从歌舞曲艺到婚丧礼仪,几乎无所不包。我们不仅可以从中了解到当时的民风时尚,同时也能领略到北宋发达的经济和繁华的城市生活。书中记述的"官"与"民"的生活习俗呈现出开放性、和谐性和丰富性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