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体育赞助赛事是体育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企业自我宣传的一种方法。随着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体育赞助赛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及系统理论等方法,根据体系的原理,将体育赞助赛事视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对我国体育赞助赛事进行分析研究,并基于此论述体育赞助赛事体系的各个子系统及其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提出了建立共赢的体育赞助赛事的体系。  相似文献   

2.
系统回顾影响赛事赞助效果的制约因素,根据双重能力模型指出赛事吸引力和赞助赛事的地位及赞助商赞助赛事与赞助商的一致性是影响赞助效果的重要因素。平衡理论调和理论和意义迁移模型更进一步说明赛事与赞助商的一致性是影响赛事赞助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主要采用调查法,以品牌形象转移理论为基础,从品牌形象逆转移的视角,实证研究了赞助企业品牌资产对体育赛事品牌资产的影响,以及赛事熟悉度与赞助匹配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首先,赞助企业品牌资产对赛事品牌资产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具体而言,赞助企业品牌的感知质量、品牌忠诚度、品牌意识、品牌联想正向影响赛事品牌资产;其次,赛事熟悉度与赞助匹配仅能调节感知质量、品牌忠诚度和品牌联想对赛事品牌资产的影响,不能调节品牌意识对赛事品牌资产的影响;最后,赞助企业品牌资产在影响赛事品牌资产的过程中会受到赛事熟悉度和赞助匹配的双重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证实了在体育赛事赞助活动中出现的品牌形象逆转移现象。  相似文献   

4.
以赞助广州亚运会的中国体育品牌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3种态度(对赛事的态度、对赛事活动的参与、对赛事赞助的信任)预测3种赞助后的效益(对赞助商的印象、口碑以及购买意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赞助的信任,对该赛事的态度可以较好地预测出购买意愿;对赞助的信任也可预测出对赞助商的口碑以及印象;从而确定对赞助的信任在对赞助结果的预测中取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辉 《体育科研》2014,(4):37-41
赛事赞助是大型体育赛事获取资金的重要来源,但与此同时也为体育赛事带来风险,赛事赞助风险研究可以为赛事筛选赞助商提供依据,并对赛事运行中的赞助风险提供防范和处理建议。研究利用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德尔菲法提出了赛事赞助风险主要构成,主要有财务风险、名誉风险、人员风险、法律风险与竞争风险。根据赛事的不同阶段,即申办阶段、筹办阶段和举办阶段,分别建立不同阶段的赛事赞助风险指标体系,指出不同阶段赛事应关注的主要赞助风险类型。针对这些赞助风险,提出了赛事赞助的规避措施和处理措施,综合采用这些措施,既能够减少赞助风险的发生,也能够保证赛事在风险发生时迅速做出反应,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主要使用实验法分析竞争赞助行为对赛事赞助效果的影响,重点研究对于企业品牌形象的影响.通过对研究变量进行解构,对赛事赞助、品牌形象进行清晰界定,指出竞争赞助行为对于企业赛事赞助的影响作用.进而以品牌资产的高、低为研究切入点构建模型,提出假设和研究方法,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分析数据.重点探讨两个问题:一是,赛事赞助对于企业品牌形象的影响;二是,分析不同品牌资产企业的竞争赞助行为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赛事赞助有助于对企业的品牌形象提升、低品牌资产企业间的竞争赞助行为有助于品牌个性的提升、企业间的竞争赞助行为降低感知价值的认知、低品牌资产企业的赛事赞助对于企业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湖北体育科技》2019,(5):401-406
以武汉网球公开赛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法、实证分析法对其赞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研究结果显示:武汉网球公开赛赞助表现出专设的赞助招商部门、规范化的赞助商体系设计、国际化的媒体宣传、多样的赛事推广活动、合理的赞助收入结构、民族品牌和民营企业为主体的赞助商队伍、广泛的赞助行业分布等特征。但同时也存在着赞助招商有一定的困难、赞助商不稳定、赞助品牌契合度不高、缺乏国际有影响力的高端赞助品牌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武汉网球公开赛举办方应调整武汉网球公开赛赛事定位,丰富赛事产品结构,深入合作强势主流媒体,打造高效专业的运营团队等完善武汉网球公开赛赞助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为在信息化时代抵制埋伏营销对体育赛事赞助的不良影响,对体育赛事埋伏营销成因和防治对策进行了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回顾了体育赛事埋伏营销的历史发展,归纳出体育赛事埋伏营销的概念;运用因果分析法,从体育赛事赞助费用巨大,赛事赞助存在"灰色地带",赛事赞助诱人利益驱动和埋伏营销问题不易法律化4个角度分析了体育赛事埋伏营销产生的原因并给赛事赞助商、赛事承办方、赛事拥有者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第11届全运会赞助市场分析及开发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朴勇慧 《体育科学》2011,31(1):63-68,84
全运会作为我国规模最大、层次和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其赞助市场的开发日益重要,成为为全运会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结合第11届全运会赞助市场数据,分析目前全运会赞助市场现状及运作特征。通过对14个城市1 819位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从赛事质量、赛事知名度、赛事品牌形象、赛事目标市场4个维度对全运会赞助价值进行系统分析与测评。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从消费者认知视角探讨全运会赞助市场开发的战略模式,提出赞助平台支持模式,并进一步分为品牌支持模式和市场支持模式,为赞助企业与其消费者之间建立一个沟通平台,进而深度开发其赞助市场。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两个实验重点研究了消费者调节聚焦对赛事赞助效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解决了现有研究间的矛盾。结果显示,消费者调节聚焦会调节赛事质量和赞助匹配对品牌资产的影响强度;对于趋近型消费者,赞助匹配对品牌资产的路径系数显著大于赛事质量;对于规避型消费者,赛事质量对品牌资产的路径系数大于赞助匹配,但没发现显著差异;赞助态度和定位清晰度在赛事赞助和品牌资产之间具有中介作用;调节聚焦通过调节赛事赞助对赞助态度和定位清晰度的影响进而影响品牌资产,而非通过调节赞助态度和定位清晰度对品牌资产的影响而产生作用。赞助匹配无论是通过操控同一品牌的不同赞助方式获得,还是操控不同匹配水平的两个品牌获得;调节聚焦无论采用情景性调节聚焦,还是特质性调节聚焦,均得到一致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1.
鲍明晓 《体育科研》2007,28(5):21-23
奥运营销是赛事营销、事件营销,与往届奥运营销相比,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载入史册的标志性事件营销的机会;受众面最广的营销机会;形象最好、声誉卓越的营销机会;最煽情的营销平台;理念共振,威力无穷;优势品牌的孵化器;中国元素,北京特色。  相似文献   

12.
广州羽毛球赛事营销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各大城市体育赛事营销都是一个巨大的战略工程,是商家对外宣传,展示自我的一个良好的平台,是城市建立品牌,引入外资,拉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体育赛事营销已经成为各大城市和各大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因为双方都能够从中获得自己的利益。广州市羽毛球赛事营销如何走市场化运作之路,为商家和城市带来双赢,是探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赛事认同关乎标志性体育赛事的长期稳定发展。基于认同理论,运用Bootstrap、线性回归方法展开赛事认同对标志性体育赛事发展影响机理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赛事认同对标志性体育赛事中赛事质量、赛事环境、赛事营销和赛事管理服务均具有显著的影响;赛事品牌形象在赛事认同与赛事环境和赛事管理服务的影响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举办地意向在赛事认同与赛事质量、赛事环境和赛事营销的影响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参与意愿在赛事认同与赛事质量、赛事环境、赛事营销和赛事管理服务的影响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感知价值在赛事认同与赛事管理服务的影响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感知综合实力分别对赛事认同与赛事质量、赛事环境、赛事营销、赛事管理服务的影响关系起调节作用。研究证明了赛事认同与标志性体育赛事发展的关系路径,为促进我国标志性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4.
《Sport Management Review》2016,19(2):240-250
This case follows Shane Walters, who was successful in his proposal to have trivia included as a sport in the Pan Pacific Masters Games. Shane is now tasked with planning, programming, and delivering a sport programme, as well as marketing the programme to potential participants. The case is particularly relevant for courses that cover event planning, event marketing, and event tourism. The case is applicable to both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courses.  相似文献   

15.
彭贻海 《体育学刊》2005,12(1):32-34
以市场营销学的理论为基础,确定了我国夏季奥运项目营销市场大小的因素是观众人口、购买力和购买愿望,并对这些指标进行了细分。通过最后确定的指标制成调查问卷对2500名一般消费进行调查聚类后认为,市场程度高的项群包括7个具体项目,市场程度一般项群包括10项目,市场程度低的项群有9个。专家、学的调查结果验证了这些结果。3类项群各有市场特征。  相似文献   

16.
杨蕾 《体育科研》2014,(3):11-14
澳大利亚是西方较早运用体育赛事进行城市营销、发展旅游业的国家之一。其利用大型体育赛事作为城市形象塑造和品牌推广有相对较长的历史,在体育赛事的开发利用方面有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可以吸取的教训。文章通过对其开展的赛事主办地城市营销实践进行回顾和梳理,并归纳总结经验教训,为我国更好更科学的利用大型体育赛事这一手段进行城市品牌营销与形象塑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事件营销在体育用品业中的运用特点及趋势,提出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运用事件营销实现名牌策略的途径及方法:选择适当时机、适当方式切入事件;准确发现品牌与事件的最佳结合点;目标受众要有清晰的定位;多种传播手段协调作战;事件营销要有创意。  相似文献   

18.
In 1910, two years before the Olympics in Stockholm, The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Swedish Games Mr Kristian Hellström assured that the competitors should expect the most exciting time of their lives. As long as they lived, they would remember the sport event. To make the competitors feeling welcomed, it required a successful organisation. The present article examines the promotional work behind the Stockholm Olympics. The event was the first Olympic Games with a professional advertising campaign and an official poster. Initially, the intention was to establish a solid organisation consisting of a specific Advertising and Reception Section. The General Secretariat was in charge of advertising, for instance contacts with the media in Sweden and worldwide. They also organised a specific ‘Advertising and Information Committee’ that worked with advertisement. Finally, the promotional work did not only focus on the sport event. The tourism of Sweden was also the object of marketing.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promotional work on different levels made it possible to modernise and internationalise the event. By analysing Hellström's work as General Secretary, it is possible to understand the intensity of promotional activity, which resulted in an innovative campaign.  相似文献   

19.
大型体育赛事对于很多本土的商家来说,是一种进行品牌推广,培育潜在客户群体的难得机会。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有关体育营销、市场推广的期刊文章、报纸、专著,尤其查阅了大量的网络资讯等文献资料,以体育营销为基础,结合大型运动会的特点,将有关学者的文献和观点做了整理和归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彩票也有着较好的发展势头,然而,传统的定点定时销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全媒体时代社会发展,亟需开拓新的营销策略。文章结合浙江省体育彩票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全媒体时代的营销特征,提出四点创新营销策略:针对购彩人群特征实施个性化、精准式营销;结合浙江省电子商务盛行的特征,借助城市社区店、农村淘宝、快递店等零售终端发行,在取得主管部门支持下,先行先试努力构建安全高效的网络发行方式,尝试实现无人彩票销售场景;在营销中应充分发挥其公益特性,在群众参与度高的基础体育、乡村赛事和公益活动中实行全媒体宣传,大力推行大众媒体的强势宣传与社会大众间的口碑传播;作为体育产业的一部分,在营销中可实行娱乐热点式事件营销,借助体育赛事、体育明星来拓宽年青受众群体,刺激年青群体投身体彩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