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浅析"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安盛  欧英书  黄蓓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4):493-494,496
转变观念,改进体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教育所提出的更高要求。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束缚了体育教师本身陷入规定的、条框式的教学模式之中,严重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发展,造成学生目前出现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局而。现代体育教学是多元化的趋势方向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把教学的主体转向学生,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锻炼能力的体育教学方法,而运用现代体育教学模式——快乐体育,是实现和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人精神进入学校体育,将促进体育课程改革力度,一改以往单调而呆板的传统体育教学方式,以轻松、自由、娱乐为主要内容的教材,采用活泼、多样、个性张扬的体育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运动意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学校体育应树立体育人精神的观念,帮助学生从学龄时就开始打下讲明、讲道德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试论高校体育中"学会参与"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学会参与”教育的有关理论,结合学校体育的特点,对高校体育实施“学会参与”教育的意义、方法与途径等方面进行阐述,指出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会参与’’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移植"与"复兴"探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不难发现民族传统体育逐渐让位于西方体育,这一结局虽然意味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移植”西方近代体育之后显得充实、丰富,但同时也标志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衰落。学校是西方文明的输入口,学校也应成为东方文明的输出口。从实际出发,“复兴”民族传统体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现代学校体育呼唤"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教育与体育体制的改革带来了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演进和发展,随着传统"生物体育观"在学校体育发展中的淡出,学校体思想进入了"人文体育观"的全新时期."以人为本"的人文体育理念体现对人的关怀,倡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新一轮学校体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6.
鼓励性评价与体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渠道,其中,体育教学是中心环节。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模式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在体育教学中运用鼓励性评价,发现学生的优点,进行鼓励和表扬,对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体育锻炼的效果和促使学生自我激励机制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健  陆杰 《体育科学研究》2003,7(2):55-57,77
通过对学校体育和终身体育关系的论述,提出了学校体育应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在对当前学校终身体育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职体育"岗位主导"教学模式探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体能胜任力的要求。结合高职教育自身特点,构建具有职业体育能力、适应于社会的“岗位主导”体育教学新模式,并就其指导思想、内涵特征、内容形式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学校、家庭、社区"体育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调查汕头、广州、武汉、长沙、桂林五地9512名大中小学生及家长,了解部分社区的体育情况,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倡导"学校、家庭、社区"体育教育一体化,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放学后回到家庭、进入社区仍可接受体育教育、从事体育锻炼,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另一方面,有利于体育资源共享,使学校设施向社区开放,社区设施向学校开放,使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师能充分发挥其专业能力,使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三者能有机地结合,达到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人们对学校教育中的体育的态度与体育概念本身的混乱是紧密联系的,因此作者尝试从“体育”作为一门学科名称的不合理性,导致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混淆体育概念、影响到人们对“体育”的态度和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这一观点入手,借助对体育“概念”的理论分析,提出改变体育课程名称,并相应的推广学生自主选课制度,尝试从这一角度来帮助解决体育在教育中的困境问题,并希望能对当前的中学体育课程改革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浅谈体育功能在实践教学中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平来 《安徽体育科技》2007,28(4):83-84,89
体育的教育功能是其最本质的功能.学校应当采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及课余体育活动等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意志品质、道德情操的教育,使他们获得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必要的技能、学会锻炼方法、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以便达到促进生长发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基本活动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体育强国建设中青少年体育发展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下降的现实语境下,阐述体育强国建设中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举措。提出体育强国建设中青少年体育发展方略:强化政府依法行政;务实学校体育的主体地位;构筑青少年体质下降的边防线;建构青少年体育服务和保障体系;加强青少年体育法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是学校体育教学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就目前而言 ,学校体育教学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 ,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能力 ,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显得十分重要。为此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讨论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健康体育理念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广大体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课题,结合健康体育理论来探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目标、方向及实践,是非常有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健康意识的培养和养成是健康体育的首要任务,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应紧紧围绕不断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学习健康体育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健身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来进行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走向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学校体育思想的确立,依赖于当时的学校教育思想、学校体育目标和学生身心的不同特点等一系列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16.
现行的高等师范体育教学基本上是延续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和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此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使学生学习体育学科的积极性受到压抑 ,这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就此 ,阐述高等师范院体育教学如何结合师范生的特点 ,重视和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与教育 ,以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高素质教育人才。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发展的现状,认为,学校体育是社区体育的基础,社区体育是学校体育的补充,学校体育能够有效地解决社区体育的一些困难,社区体育能够对学校体育进行影响和促进。但二者交互发展的现实也存在障碍,如: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管理体制存在较大差异,存在功能障碍;城市管理体系对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协调发展的阻碍;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相互结合,互补发展。  相似文献   

18.
软式排球运动在高校休闲体育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软式排球运动在高校休闲体育中的价值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软式排球运动是一项集运动、休闲、娱乐,溶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于一体的新兴体育项目,无论从场地设施、环境条件、学生休闲体育观念还是体育文化个性等方面都是比较适合高校学生从事的休闲体育项目之一。软式排球运动可成为高校全民健身活动的一个新亮点;高校休闲性软式排球运动易于开展;可有效地增进大学生健康,增强体质;健全学生心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扩大社交;完善学生体育个性,奠定终身体育基础。建议进一步充分挖掘软式排球的文化内涵,注重教育功能的开发,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正确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9.
浅析大学生体育课后肌肉酸痛的成因、预防及恢复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课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普及体育知识的重要手段。但是,大多数学生在体育课后易出现肌肉酸痛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训练的热情以及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此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探讨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以解除学生的烦恼,对提高学习体育的兴趣,上好体育课,提高运动成绩,进一步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加快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伟  吕玉军 《体育科技》2011,32(1):63-65
针对我国普通高校学生体质状况下降,高校学生普遍存在体质、心理、运动技能水平不足的现象,通过实验研究应用运动处方教学对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标、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校体育选项课中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改善了大学生心血管功能,增进了健康,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有明显效果,其教学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效果显著,推动了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