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课堂生成是在课堂教学的背景下,学生的知识、方法、能力、情感、习惯等在一定条件、因素的作用下(包括: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师、学生投入状态等)的动态形成.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新课堂的明显特征.强调课堂生成的意义在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得到保证,课堂的原汁原味、真实性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来;也因为有生成,课堂才呈现出生命的活力,同时生成性也成为课堂教学的难点,课堂开放了,生成了,就会出现无序状态.如何正确引领课堂生成?这是广大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例,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一首流动的音乐.随时都有不确定的音符生成新的乐章。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正是因为有了意料之外的插曲.课堂才闪烁着创造的光辉.课堂因此而丰富。学生因此而灵动。面对课堂上的“意外”,教师若是熟视无睹或处理不当。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僵局.成为死水一潭。课堂呼唤着智慧,教学寻觅着机智。因此.我们离不开教学机智.  相似文献   

3.
怎样的课堂才精彩?本文认为:真实的课堂才精彩,创新的课堂才精彩,生成的课堂才精彩,有思想的课堂才精彩。教师只要平时坚持多思考、多学习、多实践,时时做教学上的有心人,就会发现课堂上的精彩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与众不同的声音、始料不及的意外,要具有随机应变的教育机制,能实现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和谐共振,这才是课堂的“生成”,教学中有了师生互动的即兴创造,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也才会出现不曾预约的精彩。  相似文献   

5.
教学机智是教育智慧的表现形式,没有智慧就没有机智.教师不仅要有聪明的、富有创造力的头脑、丰富的教学经验、系统的教学理论.更要有一种以儿童为指向的多方面的、复杂的关心品质.这样才能够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生成的课堂设置的预设应该是充分的、生成的,只有这样的预设。才能为生成的课堂设置成功的阶梯。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然而,  相似文献   

6.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但是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的课堂行为具有不确定性,课堂不可避免地会有意外生成,偏离原先预设的轨道,生成性课堂的有效构建要体现在教案外的教师的智慧,才会让课堂流光溢彩。  相似文献   

7.
课堂是不断生成的互动场,课堂的教学环境具有复杂性。因此,教师只有对课堂的动态生成进行科学的调控,做到收放自如、张弛有度,课堂教学效率才会进一步提高。下面笔者从操作层面谈谈小学语文课  相似文献   

8.
预设与生成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组相对的概念.所谓“预设”.就是紧紧围绕阅读教学的目标、任务.预先对阅读教学的课堂环节、教学进程等所作的展望性设计。所谓“生成”.就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情况,并根据学情、课堂环境等对原有教学预设进行调整.并灵活地据情施教,以达到阅读教学效益最优化的一种教学策略。笔者认为.必须将预设与生成有机地统一于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才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生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课堂是可以预设的,也是可以控制的,这是课堂教学的特点。正因为此,教学设计才变得必不可少。但课堂又是生成的,这是课堂教学的又一个特点。如果无视课堂的生成性,那么教学就是残缺的。一言以蔽之,"生成性"是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应该说,"生成"的课堂虽因充满各种变数而会让教师面临  相似文献   

10.
刘雪涛 《考试周刊》2011,(84):166-167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追求动态生成的品德课堂,必须关注学情,设计弹性方案,开放教学过程,才能促进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将回归生活、开放的品德教学生动有效地展现在课堂上。这样教学才会真正走进学生内心,  相似文献   

11.
<正>课堂是不断生成的互动场,课堂的教学环境具有复杂性。因此,教师只有对课堂的动态生成进行科学的调控,做到收放自如、张弛有度,课堂教学效率才会进一步提高。下面笔者从操作层面谈谈小学语文课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挑战——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只有把"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让预设与生成实现"零距离"的和谐共舞,我们才会步入理想课堂境界。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条件,促进课堂有效生成。同时还要留意对生成出来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样,课堂才会充满智慧和激情。为此,我们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理念下,课堂生成的一个情境、一个问题、一个信息乃至一个错误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教育专家成尚荣说过“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在物理学科生成性教学中,不少教师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教学程式,忽视和回避生成,存在失察、失时、失控等现象,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生成性教学的实现过程就是教学反馈信息的处理和动态信息调控的过程,实施的基本思路是精心预设,精当捕捉,精到反思,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师生互动中的生成资源,才会使课堂呈现勃勃的生机,教学才会真正成为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生成离不开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生成,生成是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预设是实现生成的必要途径。预设与生成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辩证统一,和谐相生,课堂教学才会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7.
作为教师,我们要有动态生成的理念,要科学而艺术地融合"预设"和"生成"。唯有如此,课堂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成为动态生成的生命历程,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师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才会共同提高。让生成成为我们课堂的亮点,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心灵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重预设,更注重生成。只有更注重生成的课堂,才会五彩斑斓、真实鲜活;才会生机勃勃、活力无限;才会充满智慧、给人启示。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充分调动课堂教学的多种要素,用动态生成演绎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挑战——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只有把"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让预设与生成实现"零距离"的和谐共舞,我们才会步入理想课堂境界.  相似文献   

20.
课堂,是一个流动的生命历程,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变化。有变化才有生成,有意识地"生成"更需要智慧。其实,教师应变的过程也就是教学智慧的展现过程,变化的教学活动使教师的教学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生成的过程之中,要使我们的课堂学习富有生命活力,我们就必须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我们该如何使生成成为课堂主流?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尊重学生的发现,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作者就一些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