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师爱是“新课程”理念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只有教师职业修养中溶入崇高的“师爱”,才能启迪学生蒙昧的心扉,才能弹奏出教学艺术的美妙乐章,它能鼓舞学生扬起学习的风帆,带领他们遨游知识的海洋,师爱是学生成才的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于教师来说,“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衡量一位教师的职业道德如何,主要表现在他是否爱生上。因为学生只有感受到师爱,才能接受教育,才能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4.
师爱——班级管理的原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著作中《什么是教育》中写到:“爱把生命提升到真正存在的境界。它超越了感官的直观。”的确,只有爱才能让人感觉到生命的存在,体验到生活世界的意蕴。在教育交往中,教师对学生自觉的、无私的、纯洁的、普遍的爱,我们称谓为“师爱”。师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没有师爱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崇高感情。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教与学的共同活动中,学生对教师授业、传道的接受程度,是同师生之间感情沟通和交融程度密切相关的。教师对学生施以爱心,学生对老师才能信赖,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育后进生,更需要师爱。  相似文献   

6.
王月娥 《宁夏教育》2005,(11):30-30
“严”和“爱”是相辅相成的,并不矛盾。爱学生就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没有严的爱不是真正的师爱,严是爱的体现,爱是严的目的,只有对学生严格要求,才是发自内心的真爱,也只有这样的爱,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才能感化学生,促使其进步。  相似文献   

7.
园丁语丝     
园丁语丝情感教育的力量往往胜过千万遍空头说教。只有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将心比心,以诚相待,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按照老师的指引去做。师爱是和煦的春风,是热烈的夏雨,是甘甜的秋实,是纯洁的冬雪。让新苗在师爱的沃土里茁壮成长吧!──河南省偃师市...  相似文献   

8.
对于教师来说,“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衡量一位教师的职业道德如何,主要表现在他是否爱生上。因为学生只有感受到师爱,才能接受教育,才能不断进步。“师爱”应该来自于每位教师许多优秀的教师、班主任都是热爱学生的典范。然而,并非每位教师都能自觉地爱生。有的教师认为“爱生是班主任的事,与我无关”。事实上,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基本前提,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没有对学生好的教育。“师爱”会产生无形的教育力量,能使学生尊重、信任教师。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和帮助,才会产生自觉学习、遵守纪律的积极性,他们的智力、情感、品质才会得到进一…  相似文献   

9.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更谈不上做好班主任工作。这里的“爱”即师爱。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师爱是教师的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在内容上的表现是教师对全体学生每一个人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育活动得以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进而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亲其师,信其道。”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张对学生施以“仁爱”,他说“仁者,爱人”,要做到“诲人不倦”。法国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指出:“热心可以弥补才能之不足,而才能不能弥补热心。”爱,是每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努力工作的原动力,也是班主任顺利开展班级工作的根本条件。  相似文献   

10.
师爱内涵     
林建峰 《河北教育》2005,(18):36-36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育家捷尔任斯基的这句话,精辟地论述了师爱在教育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的确,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师爱是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的阳光雨露,她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正因为如此,学生期望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渴求。  相似文献   

11.
师爱是教师做好育人工作的重要条件,本通过教学实践,阐述了要增强大学“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实效性,除了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内容外,还必须注意“师爱”的特殊作用并由此提出在推行素质教育中应多给学生一些师爱。  相似文献   

12.
略论师爱     
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只有用爱铺设的“无泵管道”才能使真理和智慧畅通无阻地流向学生的心田。师爱,来源于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来源于对美好未来的无私奉献。师爱并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它蕴含在大量的具体工作中,师爱自身也体现出方法的丰富性。师爱,是永不熄灭的火教师应象亲生父母那样对学生倾注无  相似文献   

13.
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 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和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四边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的确,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职业道德,而教师的职业道德便是以师爱为主的师德。师爱,即对学生的爱,它包含了对全体学生中每一个人,不分相貌、性别、个性,不分好生、差生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如一位著名教育家把教师热爱学生看作“教育的奥秘”一样,师爱确实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教师给学生以爱,学生才能将这种爱转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激发出一系列…  相似文献   

14.
教师要热爱学生,把师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职业信念要求教师树立“以生为本”的职业服务观,激发爱生敬业的师爱真情;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学生终身负责,追求师爱的最高境界;要求教师充分展示其人格魅力,利用情感“传导性”闪亮师爱光辉;要求教师提高自我效能感,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有可塑性。只有坚定职业信念,教师才能真心地热爱学生,做好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以“师爱”转化“差生”张巧仙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对学生的爱,就谈不到教育.”爱是学生基本心理需要,而“师爱”是促进学生向上的动力.正面的评价、尊重,信任和期待的爱心,会使学生产生自爱、自尊,自信之心,产生促使学生向上的动力;相反,则会使学生产生否定...  相似文献   

17.
爱,教师的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红 《教育文汇》2005,(9):27-28
如果说无私的师爱是阳光,那么,她应当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如果说高尚的师爱是雨露,那么,她应当播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只有用润物无声的关爱激发学生的情感,才能达到“不教而教”的育人效果。一、明确师爱的内涵。自觉营造爱的氛围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的真情,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奉献的高尚情感,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也许就是对师爱最好的诠释。在教育实践中如何营造爱的氛围呢?  相似文献   

19.
试论师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德以爱为本,师爱是中国教师的传统美德,师爱是兴趣,是真诚,是责任,是奉献;师爱以“五爱”为前提,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独特品质;师爱是教学相长的助动器。  相似文献   

20.
台湾教育家高振东先生曾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但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教师最美丽的语言!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师德的核心。只有对学生付出浓浓的爱,才能赢得学生深深的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