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通信电子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双语教学也已成为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本文对信号与系统双语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通过建设信号与系统课程体系,采用循序渐进渗透式、快乐学习式和学研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实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理论性和逻辑性极强,内容抽象、公式繁多、难度较大。对此,文章结合“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研究现状,从“三层次”教学内容体系建设、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设计和课内实验与课外实践有机融合三个方面开展研究,提出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实践教学表明此次课程改革能提高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专业培养要求、专业素质提高为切入点,结合专业实习讲座、微机原理和应用工程训练,综合介绍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建立通信工程专业平台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相融合的教学体系,引入教师讲解与学生设计实践再汇报交流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信号与系统》是高校电子信息和电气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数学公式较多,学起来比较枯燥,而且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要求较高。而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数学能力不强,学习该课程较困难。针对我校在《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领域的重要课程,随着信息科学与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该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系统"课程组针对本课程的双语教学,在教材选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资源建设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信号与系统"课程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对于促进大学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实现学生英语水平和专业能力的共同提高以及培养具有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借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成果导向"教学理念,结合农林类各专业特点及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等环节着手,对《农业信息系统》课程实施"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旨在促使传统的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以满足农林类各专业对本课程的深度学习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学生C语言课程教学效果欠佳的现状,设计了基于OBE的信号专业C语言课程教学方案。方案设计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教学模式,从专业学习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尽快融入专业知识,教学策略采用灵活教师授课与翻转课堂方式,拓展实践以工程实际课题为背景设计题目,考核方式中加入学生学习评估等,有效的提高C语言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8.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随着信息科技的蓬勃发展,以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不适合时代发展的弊端逐渐显现。在课程建设中,长期跟踪和调研了国内外高校的课程教学内容和发展,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新工科”建设的号召,完善和调整课程内容及体系,结合前沿的调研成果和课程的发展趋势,从课程大纲、教学内容、实践考核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各高校的课程特色及知识点交集。基于调研和课程建设成果,着重介绍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在“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的教材建设和课程设计经验,旨在提供切实可行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经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理工科院校电子电器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然而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自我学习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雨课堂等新兴教学技术的出现使得高校教师在教学手段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也使得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该文研究了结合雨课堂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实践过程,分析并思考了利用雨课堂进行辅助教学方法中的优点与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独立学院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特点出发,利用MATLAB强大的信号处理与图形处理功能,将课程中抽象复杂问题简单化、具体化,对独立学院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与改善作用。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探讨,实践证明,引入MATLAB软件进行课程辅助教学能有效将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弹塑性力学”是土木工程研究生的专业学位课,也是一门内容抽象、公式繁杂的理论课程。为了激发研究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行了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具体举措有:(1)压缩教师讲台授课,推出网络课程;(2)增加土木工程实例与前沿教学;(3)尝试“请学生走上讲台,让同学讨论评价”的教学形式;(4)推行全过程、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通过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评价上的改革,发展了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也获得了他们的好评。  相似文献   

12.
耿蓉  叶宁  刘军 《教育技术导刊》2021,19(12):160-163
为了加快“双一流”高质量建设步伐,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解决教与学模式创新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导作用,使学生从被动输入到主动输出,引入思维导图并将其应用于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以提升教学效果为目的创新教学方法。在课程中后期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90%的受访学生认为思维导图图形化表达方式使得课程教学更为生动和形象,使他们的学习参与态度更加积极,也培养了其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研究表明,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通信原理辅助教学具有一定优势,能够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3.
“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晦涩难懂,且实践教学匮乏,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导致课程目标与毕业能力要求的达成度存在差距。通过对虚拟仿真技术与传统理论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新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对科研和创新的兴趣,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大学物理实验"是面向理工科学院学生开授的通识必修基础课,该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了大学物理的基本知识后,能够借助物理实验室提供的实验仪器,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完成相应的物理实验项目,加深对物理理论的理解和融会贯通,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后续的专业实验和实践起到承前启后的引导作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是本科教学发展的需求,重视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开拓创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育教学。学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中融入了课程思政,加入了虚拟仿真实验,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做到推陈出新、虚实结合。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经济法课程的实践教学为例,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探究式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探究式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措施:加强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贯彻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教学,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强化过程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6.
“人造板工艺学”课程是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加班的核心课程。但中加教师在同一门课程内授课,带来了语言割裂、时空局限、教学方式融合度低、学生过度依赖PPT等问题,致使学生学习负担重,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改善这些问题,将抛锚式教学法引入课堂,创设情境并抛“锚”,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该教学方法,可实现中加双方教师教学有效融合,不受时空与语言限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明显改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汽车单片机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了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路,介绍了基础知识的储备,课题引导式的教学,实验作业化的教学和课程设计式的教学等方法,最后有针对性的给出了课程的考核和检验.实践证明,通过课程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8.
面向实际工程应用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是线性代数教学发展趋势。以线性代数矩阵迹的实际工程应用为例,阐述了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线性代数教学团队实践的一条以理论教学促进工程发展、科研实践丰富理论教学应用、科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模式。该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实验案例。提高了学生学习线性代数的兴趣,使得教师和学生均“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培养了教师和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为例,将教师的科研范例、查新前沿适当引入教学,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培养其科研思维与创新意识,促进高职生物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20.
电工电子技术作为工科类的专业基础课程,因其涵盖范围广、知识点分散、分析方法多样等特点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通过对实验内容的划分与排序,构建一种系统性、连贯性、启发性实验教学模式,将实验与理论知识进行有机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利用虚拟仿真软件拓宽教学实验课程的维度,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创新性,提升学生对理论课程学习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