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来源大致形成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事业收入、民办学校举办人投入、社会捐赠及其他投入等多渠道并进的局面。然而,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不足、教育投入地域间不均衡、多元化投入模式结构不合理、高职教育投入法规不健全等成为教育投入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此,建立健全我国高职教育投入体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教育经费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保障。通过对近年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数据的梳理与分析发现,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经费存量小,来源结构不合理,区域间经费投入不均衡等问题。为此,需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统筹各省区经费投入等,以保障我国高职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教育投资的财政政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财政对教育的投资是教育经费最主要的来源渠道,政府对教育投资的财政政策选择是关系到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从依法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实现教育经费预算单列、规范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和社会捐赠教育的财政制度设计、优化财政教育投资结构等五个方面,应是教育投资的财政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改革势在必行。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逐步稳固,与普通本科院校规模相当,并正在进行着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的转型。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的制度建设的目标也反映了"质量"发展诉求。但是,现实的投入力度、投入方式已经难以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阶段。因此,高职教育经费投入需要增加投入总量与形式,拓展经费来源渠道,改变传统的经费投入方式,以保障高职教育的规模效益目标与质量效益的阶段性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已成为阻碍其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日益弱化,国家财政拨款标准较低;行业、企业及社会力量投入不足;学费标准过高,高职学生负担过重。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提高生均经费,发展民办高校,投资体制中引入市场机制、竞争机制及激励机制,支持银行贷款,吸引企业投资以及实行学分制收费等是解决我国高职教育投资不足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河北省不断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努力使全省教育投入总量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适应,教育经费投入的各项指标均实现连年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田贞训 《职教论坛》2014,(10):42-46
我国高职教育成本分担现状不容乐观,现行教育成本偏低,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基本需要,其教育成本分担比例不尽合理。通过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情况、教育经费弹性系数、个人负担率及居民家庭对高职教育的支付能力等多角度的数据分析,表明学生个人及家庭分担比例过高,负担较重,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对高职教育成本的分担比例极低,政府的财政投入也有待提高。我国高职在校生主要来自于农村及城市低收入家庭,教育经费的个人负担率较高,支付能力不足。国家应加大财政投入、强化企业的教育成本分担责任、合理确定学费标准及学费资助政策,建立政府主导的以学生个人及家庭、企业等其他社会力量为重要主体的高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以实现公平的高职教育。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教育向社区开放,政府投入、社会捐赠、学习者合理分担是社区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政府投入列在首位,然而西部民族地区政府投入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社区教育发展的需求.通过分析西部民族地区社区教育政府投入现状,提出"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建立科学稳定的经费核拨下达制度""将社区教育经费支出纳入政府部门预决算""优化教育经费内部结构""指明社区教育责任和实施主体"等发展路径,助力社区教育在西部民族地区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办教育需要大量经费。但经费的短缺阻碍了教育的发展。因此,教育经费的筹措便成了一个永恒的共性的话题。为了解决我国教育经费的短缺问题,我们应该在保证现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的基础上,开辟新的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发行教育彩票,动用民间力量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妨是一条解决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新方法。本文试就教育彩票发行的可行性以及如何进行操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0—2018年相关数据,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进行描述性和差异性分析,并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基础上,对形成区域差异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仍存在总量不足、生均经费偏低、经费来源结构不合理、地区投入不均衡等问题.为此,建议政府通过实地调研,制定合理的生均经费标准;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设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提高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发展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加大对中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缩小地区间经费差异.  相似文献   

11.
江浙沪三级教育投资整体状况可以概括为:政府教育投资总量较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三级教育投资比例稳定并趋向合理化发展;非政府性教育投资经费高于政府性教育经费投入。三地区也呈现不同的个性特点:江苏省优化发展高等教育,但教育经费支出区域性矛盾显著;浙江省重视农村教育发展,但教育事业经费实际增幅不大且市(县)级投入不足;上海市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但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略显不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高职教育如何健康发展的对策。目前,在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社会认可度与就业率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仍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教育教学观念陈旧,办学定位不准的问题。为此,高职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走特色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投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须以相应的教育投资为前提和基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主要存在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来源结构不均衡、分配结构不合理、投资观念偏颇、个人成本过高等五个方面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合理化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以高职院校为探索体系建设的切入点,对全国第二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学院调查的分析显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虽然已经建立相对稳定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但仍然存在教育观念不成熟、管理机制不健全、教育结构不完善、教育投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建议通过修正创业教育价值取向、突出创新创业学院教学地位、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协调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等途径,构建更具生命力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以促进创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朱娇蕾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2):105-106
针对高职学生爱国思想感情及行为表现上的理性不足现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理性爱国教育。高职教育教学中,理性爱国教育的实现,十分有效的途径是强化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和现代心理教育以及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6.
增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既是高职院校职责所在,也是促进自身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高职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有"订单式"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教育拓展服务、校内资源共享服务和兄弟院校对口支援、辐射带动等模式。高职院校要从创新办学理念、提升办学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健全社会服务机制和深挖社会服务潜能等方面来实现其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7.
优势与障碍: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推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发展终身教育的优势有终身教育思想正在转化为政策和社会发展目标;以政府办学为主向多种办学主体和办学模式转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完善;社区教育正在兴起;终身教育思想正在普通中小学渗透;高等教育的开放;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扩展。现实障碍有办学观念落后,教育体制封闭和教育行政管理僵化,教育经费匮乏,教育组织机构不足和教育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高。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社会支持体系是指在社会环境中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一切有利因素,它主要包括政府支持、企业支持、校际支持、环境支持四个方面。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展遭遇瓶颈,鲜有突破性成就。构建社会支持体系有利于各高职院校深化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办学职能。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成要素,发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还存在支持政策不健全、企业参与度不足、与本科院校同质化等问题。为促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政府需加强高职院校创业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构建科学合理的政策体系;企业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高职院校需设立专门的创业教育组织,促进人才培养的专业化,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相似文献   

19.
教育信息化和校园信息化的建设问题是近年来各级教育机构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针对天津市高职高专院校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认真调查,通过全面分析,发现了总体规划不够、轻视软件系统建设、缺少建设标准、忽视资源应用、人员数量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设立专职部门、强化队伍建设、建立用户与数据中心、加大经费投入和强化信息化科研建设等方面的改进建议和措施,力求为天津市高职高专院校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信息素养是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职院校教师必备的综合能力,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存在着顶层设计不足、教育培训不深、资源配置不均、认知程度不够、水平参差不齐、行业脱节严重等问题,面对新形势,通过重构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内容指标和结构模型,进一步审视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现状,从价值、实践、创新三重维度开展研究与探索,形成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新路径、新方法、新模式,为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