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动物生物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生物学》是学生接触较早的生物学基础课程。学生学习该课程,对以后学习其他课程具有直接的影响。所以,高校应加强《动物生物学》教材建设,建立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技能,以改善课程建设效果,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动物解剖学》教学效果,加强同学们学习该课程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动物解剖学》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进行了思考。要建设一套完整的网络教学平台,必须加强网络教学平台硬件建设并对其进行合理设计,注重对学生合理引导,处理好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的相互关系,提高教师网络维护能力,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网络交流和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3.
1989年以来,南汇县农村初中生物学教改研究,成功地将农业科技真正引入农村初中教学,并建立了生物学与农业科技融合课程《植物与种植》、《动物与养殖》。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生物学知识,而且要通晓现代农业科技知识,还要在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探索融合课程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教育规律。但据我们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生物学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现代农业科技知识了解甚少.对现代教育理论还相当缺乏·这无疑影响着融合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针对这一情况.南汇县初中生物学教改研究组对此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并…  相似文献   

4.
《动物繁殖》技能培养体系的开发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动物繁殖》是畜牧兽医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同时,也是能够独立从业的特有工种课程。鉴于该课程的双重性和畜牧生产上对《动物繁殖》技能的要求,在《动物繁殖》课程技能培养体系上,从课程的设置、技能项目的开发、教学模块的设计、教学内容的整合以及技能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开发和构建《动物繁殖》课程技能培养体系,在《动物繁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网络环境下《动物生理学》的教学模式,我们从2004年开始在建立《动物生理学》教学网站的基础上,采取行动研究法,研究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基于问题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教学模式。经过三轮行动研究,初步认识了网络环境下的课程教学特点和规律,并建立了基于网络资源的"动物生理学"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应用型课程,针对当前《计算机网络》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结合宿州学院《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开展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以推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深化变革。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物教学》2016,(2):21-23
对《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生物学教学》《生物学通报》和《课程·教材·教法》这5本期刊中发表的关于"生物教材分析"类的论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我国生物学教材分析的研究重点和发展状况,对提高教材分析类文章的质量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和生物技术的进步,生物学发展迅速。目前大学生学习生物学的途径很多,而高校课程改革的现实是压缩或取消了非生物学专业《普通生物学》,对《普通生物学》的教学提出了很大挑战。本文针对此形势谈谈中国农业大学的《普通生物学》的教学现状和我们教学团队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全英文课程建设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新举措,也是各高校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森林保护专业的《入侵生物学》课程建设为实例,结合国外的先进教学经验,从课程特点、实施过程、教学效果及经验总结等方面,来探讨全英文课程的建设体系,并展望了《入侵生物学》课程全英文教学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普通生物学》课程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生物学相关的专业课程。根据专业及课程的特点,探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的优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包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项目的优化,以期达到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网络课程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中药药剂学实验》网络课程建设与教学为例,从网络课程素材内容的设计、网络课程平台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对网络平台在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证明,网络平台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点对点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提交多媒体电子版实验报告,能提高师生和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借助网络平台有利于学生总结与回顾知识。通过调研学生使用网络平台的情况可知,网络课程在实验教学中应用,对学生学习兴趣及技能训练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程序设计课程既要完成语言语法介绍,又要培养学生编程能力,教好这门课对培养学生计算机专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春季由于疫情影响,程序设计课程转为在线教学模式。为适应在线教学特殊形式,程序设计课程教学采用OJ系统、增加代码风格、优化成绩统计等方式进行改革。阐述了程序设计课程在线教学方式,总结了在线教学改革创新点。课程数据分析表明,教学改革后73.6%的学生代码风格评分达到优秀水平,81.6%的学生课程实验合格,学生编程能力得到提高,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教育部提倡“停课不停学”,如何应用在线教学平台成为实现课程教学的关键问题。讨论实现在线课程教学的基本条件,介绍学者网课程平台构建课程空间、组织在线教学特色和优点,提出基于学者网平台融合成熟在线视频系统的混合在线课程教学模式。相对传统在线课程教学而言,该模式可无缝应用学者网学术社交和团队协作功能,共享学者网学术和教学资源,为开学不返校情况下开展在线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春季学期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高校纷纷全面推行在线教学,为在线教学实践和在线课程建设提供了发展机遇。但是,部分专业课程缺乏在线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没有在线教学经验,面临诸多实际操作的问题。“太阳电池技术”课程在线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从课程建设到在线教学,以及在线评价的有效方案,可以达到“标准不降低、效果不打折”,有效地推动了在线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及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5.
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在线教学是必要的教学方式。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学存在教师较难融入虚拟教学情境中、不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缺乏统一的线上教学平台和缺少在线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等一系列问题。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单一在线教学面临的挑战出发,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介绍了依托超星学习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学实践,并提出了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路径。研究成果可为今后高校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参考,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核心文集数据库收录的2000—2017年的在线课程评价相关文献进行了引文空间分析。研究发现:国外在线课程评价的研究主要涵盖在线课程本体评价、继续教育领域在线课程评价、高等教育领域在线课程评价、开放教育资源视角下在线课程评价、在线课程无障碍性评价、医学教育领域在线课程评价、以个性化学习为导向的在线课程评价、关注学习者学习心理特征的在线课程评价等八个方面,且系统性强,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标准的研制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线教学方式首次在全国得到广泛应用。在线教育平台作为开展线上教学的载体,学生对平台的评价以及使用意愿,对在线教学效果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以H大学本学期选修“财务管理”课程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调整后的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基础,对教师在线课程设计及在线教育平台进行评价,以了解学生对在线教育平台的评价以及使用意愿,发现在线教育平台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研究,有助于改善在线教育平台的设计与开发,以提升学习者的使用意愿,保障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分析目前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项目教学法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项目教学法对课程内容进行再设计,然后将教学素材进行微型化处理,并按知识点对教学素材进行有序组织,以方便学生进行网络学习。最后将该方法在嵌入式系统课程进行了教学实践,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网络课程资源的可用性,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是一门对理论和实践要求比较高的专业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有一定难度。文章结合移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课程特点,构建基于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课程,实现有效可行的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传统教学与新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该在线课程平台,提高教学便捷灵活性和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为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数学文化课程在线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文化作为河北电大开放教育本科各专业开设的一门通识选修课,坚持三位一体的设计理念,采用模块化设计与管理的异步网络交互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运用教师有效引领、小组协作学习、在线主题讨论和网上提交作业展示学习成果和效果的教学策略进行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设计,不仅能够鼓励学习者远程自主学习、有效解决目前远程教学的交互问题,还可以通过课程教学设计带动课程教学改革和考核改革、促进实践性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