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师范学院体育系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高;运动损伤与运动项目、季节有关;运动损伤主要是关节韧带扭伤和肌肉拉伤;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水平不高、场地欠佳、旧伤复发、运动疲劳等,并对运动损伤的预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在体育活动中受伤的316名体育专业学生和非体育专业人的生物节律与运动损伤的关系进行了调查与统计分析。研究表明:运动损伤的发生与人体生物节律关系密切:生物节律与运动损伤发生的类型、表现形式各有不同。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的预防运动损伤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志明 《体育学刊》2003,10(4):69-70
对体育专业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探讨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减少与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生体育运动中的运动创伤调查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军  史绍蓉 《山西体育科技》2004,24(1):43-47,42
为研究高校学生体育中的运动创伤调查研究的现状,探讨对学生运动损伤的医务监督的目的、方法、措施;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国内高校学生体育中的运动创伤调查进行综述,发现国内高校学生体育中的运动创伤调查多以体育专业学生和大学生运动员对对象,研究方法多为现况调查,内容涉及调查者的基本情况、运动创伤的部位及组织器官、运动创伤的性质、运动创伤的原因、致伤项目、致伤动作以及致伤过程、伤后即时处理和运动损伤的诊断、治疗、康复的过程及方法;并认为对普通学生和残障学生的运动损伤的医务监督较为忽视,俱乐部运动损伤的医务监督也很薄弱,对民族传统项目和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研究较少,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运动创伤的调查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羽毛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各个年龄段的羽毛球爱好者都有,是当下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之一,但是在实际参与羽毛球运动的时候发现,业余羽毛球爱好者中经常会有运动损伤的事件发生。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为研究方法,选取郑州市多个羽毛球俱乐部,采用随机的方式抽取爱好者进行相关运动损伤的问卷调查的填写并进行分析得出:运动损伤发病率高,以膝关节损伤为主;专业技术、身体素质不足是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装备、场地设施不良,容易引发运动损伤发生。提出了增强爱好者运动损伤防范意识;置办专业服饰装备、到标准场地参与运动;增强自身身体素质、规范运动技术。  相似文献   

6.
浅谈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成因及建议武汉体育学院屈胜国,黄元汛运动损伤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体育专业学生的学习训练和日常生活.所以如何减少甚至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以及伤后如何治理成了当务之急.特别是对于绝大部分既将成为体育教师的高师体育系学生更有必要掌握一些...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项目、部位、病理及治疗措施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找出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与特点,为有效预防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法,对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1~3年级本科在校生的运动损伤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在254名调查对象中,发生过运动损伤的有229名,平均发病率为90.1%。另外,年龄越大,运动损伤的发病率越高,而男生比女生发病率高;体育学专业比运动训练专业发病率高;运动损伤的活动类型多发生在课外活动和运动竞赛,发病率分别占62.9%、23.2%;导致运动损伤发生的项目主要是大球类项目和田径项目,发病率各占59.0%、42.1%;多发部位集中于四肢和躯干部位,发病率为64.4%、14.0%;导致运动损伤发生的直接原因为缺乏准备活动、运动负荷(局部负担量)过大、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思想上不重视;运动损伤发生后的主要治疗和康复手段为中草药疗法、物理疗法、伤后康复锻炼等。结论:体育专业学生男生运动损伤的发病率高于女生,从总体上看,运动损伤的程度仍处于较高水平,这与年龄、课外活动、大球类项目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教学中预防学生各种损伤应注意如下因素:中小学生的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体内的新陈代谢非常旺盛,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和结构、大脑的智力和心理的发育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有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身体状况不良;再加上体育教师的组织教学不够适当,场地器材不符合规定的标准,都可能造成损伤。只有了解产生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才能更好、有效地在体育教学中预防损伤。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运动状态的复杂多变,所引起的伤害情况也是多种多样的。运动损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体育专业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同时也会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本文试图通过对市教育学院体育系新生运动损伤发生的调查分析,进而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发生运动损伤的246名体育专业学生的气质类型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有运动损伤史的学生气质类型主要集中于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混合型这4类气质类型上。气质类型与运动损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为体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训练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近两年来宜宾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基本状况、损伤时段、损伤季节特征、损伤种类、损伤原因等多方面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揭示了体育专业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发生损伤的一般规律,并对正确安全开展篮球运动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体育专业学生对运动损伤的处理及机体的恢复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嘉应学院体育专业学生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学生在发生运动损伤后主要进行药物外敷、按摩等方面的治疗,机体恢复时间较长、恢复效果较差,没有完全恢复的损伤对学生心理有一定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3.
从流行病学视角就运动伤害研究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包括:运动伤害的界定、运动伤害与伤害流行病学相互关系及潜在交叉学科形成的可能、运动伤害领域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国内外比较、数学模型在运动伤害研究中的应用、从运动伤害预防到运动安全促进的理念及具体操作框架等。针对运动伤害防范需求,提出应该基于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参照运动伤害所涉及的各个层面,提出综合全面有效的防范措施,促进体育运动的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4.
运动损伤与心理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时运动损伤和恢复的情况,提出损伤后的心理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方勇  荆立新 《冰雪运动》2010,32(4):51-54,62
优秀的冬季项目运动员是推动冬季项目的发展主力军,但严重的运动损伤将使运动员丧失应有的作用,预防与治疗运动性损伤对延长其"运动生命",推动冬季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运动性损伤的项目特征表现为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与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训练中产生的运动性伤害最为严重,骨折、脑颈部损伤和大腿割伤时有发生;短道速滑、冰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产生的运动性伤害多为脑部损伤、骨折和颈部割伤等。损伤的类型呈现出多样化,但膝关节损伤具有普遍性特征;运动员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疲劳、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教练员科学训练水平不够等是导致损伤的原因。阐述了运动员损伤的非手术与手术疗法,提出发挥"五位一体"的综合优势,积极预防运动员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部分高校女生运动创伤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加升 《体育学刊》2002,9(2):38-40
为了探索女大学生在学校体育中发生运动创伤的基本规律。在大学里随机抽取了调查样本进行运动创伤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女大学生运动创伤的年平均发生率超过20%。创伤主要分布在四肢上,创伤的类型以关节韧带拉伤、皮肤擦伤和肌肉拉伤为主。创伤常发生在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课中。常发生创伤的运动项目是田径、排球和篮球。导致创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差、准备活动不充分,为此。提出几点相应的预防创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谈访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辽宁省古典式摔跤队42名运动员的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易发部位、常见损伤及损伤原因等方面探讨运动员运动损伤对训练水平的影响,并提出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建议,为古典式摔跤运动员更好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应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我国不同等级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的创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运动员运动创伤患病率较高;患病率居前5位的损伤是膝关节、腰部、踝关节、臀部和头、颈;创伤的发生率与运动年限无关,但创伤的严重程度与运动员的运动等级有关;运动损伤流行病学特征显示伤病特征与运动特点相关性较高,虽然专项训练是第1位的致伤因素,但伤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伤病对日常训练的影响十分明显,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总体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建议在今后的训练中加强医务监督,引进新的治疗方法与手段,提高训练科学化水平,加强防护措施和自我保护意识,改善场地、器材等条件,进一步减少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运动心理学角度探讨大众健身人群风险认知、风险承担、运动能力判断、运动损伤经历等心理预测因素与运动损伤的相关性,同时测定以上因素对实际健身锻炼中运动损伤的预测效度,并探究其间的性别差异,旨在为进一步有效减少和预防运动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健身俱乐部新入会的学员中,随机选取300名(男性150人,女性150人)年龄在26~35岁之间的健康成年志愿者组成实验组,进行为期12周,每周3~4次的健身锻炼.要求受试者在俱乐部每次锻炼前及时记录并提供风险认知、风险承担、运动能力判断及运动损伤经历等信息.利用运动损伤风险量表(RISSc)、风险承担行为量表(RTB)和李克特五级评分法(Likert-Type Scale)等对以上因素进行测试与评价.之后,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等统计学处理.结果:1)“风险认知”并不与“风险承担”或“运动损伤”呈负相关;2)低水平的“风险认知”和“运动能力判断”使锻炼者受伤风险显著增加,其比值比( ORs)区间为:3.79~7.95;3)“运动能力高估”与“运动损伤”呈正相关;4)“运动能力判断”与“风险承担”呈正相关;5)“风险承担”与“运动能力高估”、“运动损伤”或“运动损伤经历”之间不存在相关性;6)“运动损伤经历”与运动损伤之间也不存在相关性;7)女性的“风险认知”水平比男性高,“风险承担”水平比男性低;但在“运动能力判断”和“运动能力高估”上,并无性别差异,且随后男性和女性在健身锻炼中发生的运动损伤量较为接近.结论:1)健身锻炼心理预测因素中,“风险认知”不与运动损伤呈负相关;“运动能力高估”与运动损伤呈正相关;“风险承担”与运动损伤之间无相关性.2)低水平的“风险认知”和“运动能力判断”是健身锻炼者发生运动损伤的重要心理危险因素;3)女性风险认知力比男性高,运动能力判断(高估)与男性相似,风险承担行为比男性少,且易受过去运动损伤经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预防、减少或避免我国冰雪项目青年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运用运动医学领域中研究流行病的方法,对我国冰雪项目青年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特点及致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冰雪项目青年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男性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运动损伤具有重复性和多发性的特点;青年冰球运动员和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相对较高;膝关节、腰背部和踝关节是运动损伤的高发部位;运动损伤的类型呈现多样化,扭伤、擦伤、挫伤及摔伤较为常见;冰雪项目青年运动员的伤病以急性损伤和中、轻度损伤为主;动作技术失误是导致我国冰雪项目青年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致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