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7 毫秒
1.
探究性试题是近两年中考才出现的新题型,同学们解题时感到困惑、茫然,但掌握了解题中的思维技巧,突破思维定势,往往使人茅塞顿开,从“山穷水尽”之困境步入“柳暗花明”之坦途。  相似文献   

2.
许涛 《求学》2009,(1):53-56
文言文翻译是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中难度最大、综合性最强的一道试题。要做好这道题,考生需要有良好的文言语感、丰富的文言积累、灵活的翻译技巧和敏锐的猜读能力。与此同时,培养科学合理的解题思维也十分重要。在本文中,笔者就将这一抽象的解题思维化为具体形象的解题步骤来加以论述,是为“文言翻译五步法”,请大家“步步为营”,细加领悟。  相似文献   

3.
吕学柱 《中学教研》2008,(12):33-35
破解数学竞赛中的中高档题目,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要有灵活的思维方式. 高考试题中的高档题常常可以从竞赛试题中找到“原型”.此外,竞赛题中的中高档题除了知识要求可能超越“课标”外,其求解的思维方式常常可以在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中找到“影子”.这就意味着:无意在竞赛场上角逐的同学要想在高考中有所突破,也应当对竞赛试题及解题规律给予适当关注.  相似文献   

4.
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发表的《1999年全国普通高考数学试题分析报告》中指出:高考“设计试题能注意研究试题的能力层次要求,设计出不同解题层次的试题,使善于知识迁移和运用思维块简缩思维的考生能用敏捷的思维赢得时间,体现出创造能力.”这就意味着高考的命题改革已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轨,在2000年的高考(全国)数学试题中更得到充分体现.本文以选择题为例加以说明. 思维块一解题中积累的重要结论 在平日解题中积累的许多重要结论,在解选择题中若能熟练地应用,可以缩短思维链的长度,简化解题过程.使解题做到快捷、…  相似文献   

5.
“假设法”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也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技巧与策略,一些较难的化学题,应用适当的假设加以解决,既方便又快捷,这不仅给试题的解决方法带来了新意,同时,也给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化学知识学习的不断深入,试题的难度系数也会显著提升,有些试题采用正向思维很难找到解题方法,此时便可尝试运用逆向思维解题.对此,本文就高中化学解题中逆向思维的运用进行探析,旨在通过解题逆向思维的教学帮助高中生解决化学难题,提升自身解题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开放性物理问题是相对于传统封闭式问题而言的。所谓开放性试题,是能为学生提供广阔思维空间,可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渠道展开思维的一类问题。在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中出现了不少立意深刻、情境新颖的开放性试题,体现了高考试题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紧扣时代的脉搏的特点。这类题往往是在题设条件的信息、物理现象的理解、物理过程的分析、物理模型的建立、物理思维方法的选择、物理结论的深思等方面,留给学生开展积极的发散性思维的空间,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本文通过对几例开放性试题的分析和从中得到的启发,给予解题方法上的指导,供读者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框图型推断题是近几年中考考得最多的推断题,被称为中考的一大“亮点”.2010年南京、长沙、河北、山西、江西、广东、泰州、十堰、昆明等许多省、市都考了框图型推断题.该类试题考查知识面广,变化多端,综合性强,是考查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的好题.但学生普遍感觉难度较大,解题时不知从何下手.下面就框图型推断题的解题策略例析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2005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第17、18题,不但综合考查了学生运用“三大力学观点”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一对称思维法,利用研究对象的结构或过程的对称性来解答问题是物理解题的典型方法之一,2005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第17、18题正是这一典型思维方法的很好应用。  相似文献   

10.
考场上以“得分”为诉求的试题解答,其所耗费的必要劳动时间之短长,是衡量解题效益的重要参数,甚至是影响应试成败的重要标志.而借助于提高思维起点的方式来最大限度地压缩试题解答的思维流程之长度,显然能够有效提高考场上“应试得分”的性价比而不失为一种基于试题的智慧解答.文章以2023年高考全国理综卷第21题的考场智慧解答为例来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在解答某些数学问题时,常会遇到结果有多种情况,需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获得结果,这就是分类讨论法.有关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能提高人的思维条理性和概括性,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数学解题中帮助学生如何领悟分类思想、掌握分类方法技巧,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全面的思维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以06年全国高考试题为例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2.
“倒推法”就是把问题发生的顺序倒过来思考,是一种逆向思维的形式,也被称为“逆推法”或“还原法”,它是一种分析、探索的解题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3.
很多物理教师对于物理试题的讲解不注重试题的拓展与加深.本文例举一物理试题,对该题的条件变换运用爆炸式教育思维模式进行讨论,能够大大提高学生解题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题多解,数法并用,织“法”成网,串“解”成链,小“题”大做,借“题”发挥,可以起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创新能力的作用。众方位,多角度,全视野,认真对待每一道题,不仅可以培养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提升同学们的数学思维品质。本文仅举一例,供广大师生细细体会解题过程中的思维机智。  相似文献   

15.
数列问题在高考试题中常考常新,每次以压轴题的形式与考生见面.并且不难发现,在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中的数列问题大都与递推数列有关,这是因为递推数列问题具有题型的新颖性、解题方法的灵活性、思维方式的抽象性、题目内容的综合性等特征.因此,高考命题者常“乐此不疲”地去编制递推数列题,但学生往往不得要领,递推数列由此“曲高和寡”而难以让人“亲近”.本文例举近几年来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及各地高考模拟试题中出现的有关数列综合题,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高考,考生在解化学题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乍看上去觉得挺难的题。实际上认真审题后,析题明意.层层深入,抓住关键要素,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题给信息和条件,联系学过的知识,进行联想、猜测、假设、推论,搭建合理的解题平台,理清解题思路,再选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进行解题,“难题”也就不难了。  相似文献   

17.
所谓研究性试题,是相对于中学传统教材中有明确条件和明确结论,又有明确解题方法的封闭性试题而言的。研究性试题中,已知条件往往并不完备,或者结论并不明确,或者没有明确的解题方法。研究性试题的解决方法往往是开放性的。解答研究性试题,有时需要对题目的条件进行分类讨论。随着中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研究性学习”正在深入开展,每年的高考试题也出现了许多研究性试题。综观这些试题,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广,综合性比较强,解题方法的灵活性比较高。研究性试题重在考查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品质以及分析问题、探索问题的实际能力.以下就最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研究性试题进行分类解析.  相似文献   

18.
题眼是一道题目的关键,它既可能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关卡”,也可能是试题隐含的某个薄弱环节。只有正确识别题眼,才能有效启动整个解题程序,防止对试题产生误解和思维偏差。  相似文献   

19.
开放性试题是指给定条件不完备,解题方向不明确,解题方法不固定,答案结论不唯一的一类试题。这类试题可分为条件开放性题、结论开放性题和情景开放性题。文章结合例题进行分类解析。  相似文献   

20.
在解答物理题中,画草图的过程就是对试题的“翻译”过程,草图本身就是将题中的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形信息的过程。画好草图不但有助于理解题意,形成直观的视觉载体,而且对物理过程的分析,解题思路的确定和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