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2012年颁布试行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为培养符合国情的高素质幼儿园教师指明了培养方向,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综合国内各种幼师培养模式的利弊,围绕培养实践型应用人才目标定位,树立新理念,创新方法,构建幼儿教师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研究和探索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幼儿教师的艺术素质是现代幼儿教师必备的素养之一。调查发现,学前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对幼儿教师的艺术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将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艺术型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结合对幼儿园教师艺术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科学的艺术型幼儿教师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对学前教育的要求,独立学院必须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幼儿教师。目前独立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偏离市场定位,培养方式单一且落入俗套,培养过程存在滞后性。独立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应该通过:明确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方式,树立实践化的人才培养过程这三方面的努力,以期来推动幼儿师资力量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调整,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必需要通过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结构设置、调整课程实施方法、完善课程评价体、优化师资队伍系等方面进行重新调整;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出专业理念与师德高尚、专业知识较为扎实、专业实践能力过硬的幼儿教师。  相似文献   

5.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是关系到各级师范及职业院校培养什么样的幼儿教师的关键问题,但是当前我国中专、大专、本科三级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普遍存在严重雷同的现象,反映了当前我国各级师范和职业院校设置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层次不清晰、去向不明确等问题.为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幼儿教师培养质量,各级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采取基本目标与梯度目标相结合的思路,根据自身生源质量与培养时间等条件限制,明确培养规格、素质要求及具体去向,满足各地不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对不同层次与规格幼儿教师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随着幼儿园教学改革的推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能力训练滞后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本文从分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能力不适应幼儿园的问题入手,在剖析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幼儿教师职业素质、培养模式、培养训练的项目和评价设想.  相似文献   

7.
金冶 《成人教育》2012,32(1):61-62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创建一支高素养的幼儿教师队伍已经迫在眉睫.研究、构建和完善有利于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培训模式与机制,探索加快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自然就成为学前教育教学研究领域一项重大的科研课题.  相似文献   

8.
把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研究型幼儿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型幼儿教师具有强烈的求知和探索欲望、独立自主的工作能力、不断反思实践的态度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对于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应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实践环节,通过改革教育教学工作,更新课程设置等,为幼教机构培养出合格的研究型幼儿教师。  相似文献   

9.
把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研究型幼儿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型幼儿教师具有强烈的求知和探索欲望、独立自主的工作能力、不断反思实践的态度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对于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应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实践环节,通过改革教育教学工作,更新课程设置等,为幼教机构培养出合格的研究型幼儿教师.  相似文献   

10.
周雪 《知识文库》2023,(13):166-169
<正>学前教育专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早期教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也引起了更多关注。就目前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幼儿教育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即“全程化”“全能化”“全过程”“全量化”“全员化”。文章主要从五个方面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进行探究,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促进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发展同步。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所提出的办学定位。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应该向应用型发展,以培养优秀的一线幼儿教师为目标来进行课程的设置,"2 1 1"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正是适合这样的培养目标的一种课程设置模式。  相似文献   

12.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新任教师较多,专业层次较低;职业精神欠缺,专业能力有待提高;师资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较为严重.影响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公共 学前教育资源短缺,民办学前教育办学缺乏监管;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福利待遇、工作环境较差;培养培训机制不完善,培养培训效果不佳;园本教研缺失,教师专业发展不受重视等是主要原因.要通过大力发展公办学前教育、改革农村幼儿教师培养模式、建立各级教研网络以及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等,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发展同步.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所提出的办学定位.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应该向应用型发展,以培养优秀的一线幼儿教师为目标来进行课程的设置,"2 1 1"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正是适合这样的培养目标的一种课程设置模式.  相似文献   

14.
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教师的主要专业,而音乐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核心课程。所以,学前教育中音乐课程的合理与否关系着未来幼儿教师素质能力的高低。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艺术素质和音乐实践能力,已成为现行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课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前,"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理念正在受到挑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重新构建。不仅如此,来自世界范围内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推动、高等教育思想的变革以及学前教育行业和机构的多样化都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理想的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培养具有全面教师专业素质的专业化幼儿教师;培养具有广泛适应能力和专业引领能力的幼儿教师;培养具有良好专业态度、学习方式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幼儿教师;培养具有创业精神与能力的幼儿教育实践家。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视,幼儿园、幼儿家长对教师素养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优秀的专业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专业亟须解决的问题。职业学校要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职教师资的专业技能,就必须密切与幼儿园联系。本文以金一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例探讨了校园合作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众多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存在着:培养目标过于宽泛;目标模糊,缺乏针对性;混淆了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培养规格等问题。基于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应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与基本研究能力的幼儿教师为...  相似文献   

18.
幼儿教师的学历层次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本科生的就业状况却令人担忧。要改善学前教育本科生的就业状况,必须改变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同时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职业的认同率与回报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对幼儿园教师学历要求的提高,高等师范院校已成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进入本世纪以来,我省的学前师资培养也主要由高等师范院校来承担。但在其发展中存在诸如专业定位、课程设置、毕业生就业等问题。为此,高师在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中应加强自身专业建设,面向幼教市场准确定位;在课程设置上把握专业特殊性,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和教育实践课程。建构和完善高师的学前师资培训模式,培养出素质与技能并重,研究与教养兼能的新型幼儿教师。  相似文献   

20.
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双重责任,不仅要把幼儿教师培养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还要让幼儿教师胜任幼儿教育工作.文章以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课为例,分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课教学现状,探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指出高校学前教育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