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研究从群体传播时代职业认同问题入手,梳理历史与现实中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矛盾与偏向,进而从话语权力、新闻专业主义、媒体环境与文化三个层面分析群体传播时代对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挑战,并从信息生产方式、资源获取方式和传受地位角度解读职业认同嬗变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2.
新闻从业者是一个高压力的职业,特别是处于社会转型和媒介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新闻从业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本论文基于一项全国新闻从业者调查显示,新闻从业者的工作强度较大,而来自经济收入方面的压力最大,因子分析显示,新闻从业者压力分经济收入压力、单位政治压力、单位经营压力、个人归属压力和身份压力五个维度,不同性别、不同教育程度从业者压力无显著差异,不同媒体、不同身份从业者压力感差异较显著,而不同性质媒体、不同职务从业者压力感差异较小,50岁及50岁以上的从业者在各项压力上均最小,随着从业年限的增长,从业者感受到的来自经济收入和个人归属方面的压力均显著降低,论文指出,有序的竞争促进媒体的发展,而过度竞争造成的压力不利于新闻从业者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2022年近30种中文学术期刊(包括港台地区)遴选出在研究问题、观点视角以及论证方式等方面较为创新的新闻学论文,并从新闻研究元问题、新冠疫情下的新闻报道的媒介建构、新闻从业者研究、数字新闻生产的平台逻辑、新闻接受者研究、嬗变的新闻真实性、中国新闻业转型研究、新闻职业伦理的多维视角、中国新闻场域中的地方实践以及中国新闻史研究等十个话题勾勒过去一年中国新闻学的知识版图。研究发现,2022年中国新闻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呈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新闻理论研究注重对学科范式与经典新闻观念的持续反思;二是,研究者们在平台逻辑与新闻业转型的双重语境下聚焦新闻生产的多元行动者,其中新闻从业者研究尤其凸显,体现了数字技术迷思在学术场域中的祛魅;三是,新闻史研究着力凸显以报刊实践为中心的传统研究路径,注重对报刊的社会话语建构、报界边缘群体以及报刊空间实践等议题的开掘与深耕。  相似文献   

4.
吕静 《传媒》2016,(24):86-88
新媒体的诞生对传统媒体行业和从业者造成了冲击,与此同时,也对新闻从业者个体和整个新闻行业本身的职业道德和操守形成了新的挑战.本文从新闻从业者个体和新闻行业两个层面以及传统新闻从业者和新媒体从业者两个角度,对新媒体形态下新闻从业者职业操守和行业自律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行业的自律与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操守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将自媒体从业者纳入职业规范管理范围内,探讨并形成针对新媒体从业者的新的职业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5.
叙事学已经成为新闻研究的常用方法,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关于新闻叙述者就存在着它就是记者、新闻当事人、目击者、媒体拥有者、新闻从业者、新闻来源等多种相差很远的观点。其根源在于对话语、叙述者、叙述主体的不同理解,以及对话语的发出者和控制者的混淆。  相似文献   

6.
1984年1月3日,《中国环境报》的创刊标志着中国环境报道迈出了重大一步。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环境新闻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也渐渐进入了有待突破的瓶颈期。笔者通过对上海12家综合性媒体环境新闻记者的深入访谈发现,中国的环境新闻从业者正面临专业化缺失现状,要改善这一现状,必须借助政府、媒体、学界三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人们为了能够随时随地的了解世界各地的人文风景、事件,越来越多的媒体技术、传播工具得到广泛的应用。全媒体环境,这个由传媒界中媒体形式的不断改变、不断融合结果的名词,形容当代人不同手段接受到的不同形式的媒体信息。人类作为新闻受众群体,因为其或自身、或环境、或社会层面等等的不同,对于新闻的受众点、受众层面都会有很大的不同。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全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受众类型,为我国媒体行业的发展,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新闻受众类型进行预测及采取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潮滚滚而来,媒体行业的发展日益多元化,对媒体从业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若新闻记者没有较强的采访功力,将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由此,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应不断优化自身新闻采访技巧、创新采访策略,促使新媒体环境下创新采访能力的提升。本文针对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新闻采写现状展开论述,提出相应的采访创新初探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前虽无实际调查数据表明国内媒体记者社会地位下降,但从网上言论、新闻从业者的言谈以及日常生活中民众的态度来看,记者社会地位确有变化。引起记者社会地位出现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按照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话  相似文献   

10.
杨洪连 《新闻通讯》2011,(11):54-55
新闻策划其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和展现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选择最适当的时机.运用最恰当的方式推出报道,以求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最大程度地实现新闻传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新闻策划的目标是树立媒体形象、产品形象,改变读者习惯,创造读者需求,营造媒体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而媒体从业者的全员策划,应当吃透新闻传播的特点和操作规律,结合媒体的需要。通过新闻事件向受众传递信息,引领舆论,打造影响,树立形象,使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相似文献   

11.
环境新闻是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类新闻报道。环境新闻传播着环境问题同时也进行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而环境新闻进行社会建构主要基于体现不同利益观点的环境话语,要改变媒体缺乏完整环境话语的现状有必要提高重视环境问题的深入报道,提升媒体自身环境素养。  相似文献   

12.
自新媒体平台诞生之日起,媒体从业者就在寻找可以优化传播效果与增加传播价值的途径.由于受众地位的提升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使得受众的猎奇心理逐渐被传播者所重视,相应的,在以社会新闻为代表的新闻报道中频频出现猎奇新闻的身影.本文分析了当下媒介环境中社交媒体平台社会新闻的发展现状、编辑特点,以及新闻猎奇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陆晔 《现代传播》2004,(6):7-11
本文是教育部十五规划项目"社会转型与中国新闻从业者职业理念衍变"的一部分.本文通过来自于2002-2003年在全国八个城市进行的新闻从业者的随机抽样调查中的1442个有效样本,分析了新闻生产不同权力实践形态,结合对新闻从业者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和主观判断的评价的研究,探讨了在中国现阶段社会转型和新闻改革的过程中,相关权力关系作用于新闻生产的主体即新闻从业者的方式、程度等.文章试图从上述探讨中获得对这些权力实践关系更深度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在媒体市场化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者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践踏职业道德底线,或捕风捉影、添油加醋地传播尚未被证实的小道消息,或自编自导,凭空捏造能够引发轰动效应的消息."新闻失实"已成为新闻从业者一个不能回避的尴尬话题.  相似文献   

15.
提升薪酬水平一般被媒体机构视为是提升员工满意度的重要手段,但简单地提高薪酬并不必然能提高满意度。本研究通过对396名新闻从业者的问卷调查,探究了新闻从业者工资报酬与工作满意状态和工作不满意状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工资报酬公平感知方面,多数新闻从业者认为媒体机构内部以及不同媒体机构之间存在着工资报酬不公平现象。实际工资报酬和相对工资报酬均对其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中相对工资报酬的解释力更强。此外,工资报酬的影响还呈现出"非对称性"特征:实际工资报酬、纵向工资比较和部门内工资比较对提升工作满意状态无显著性影响,但对降低工作不满意状态具有显著性影响;组织外工资比较对提升工作满意状态具有显著性影响,但对降低工作不满意状态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环境下,流量正在深度嵌入到新闻工作中,影响着新闻业的基础议题。既往研究多从劳动控制出发讨论流量的负面影响,本文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闻学的层级模型,通过深度访谈法,探讨流量如何影响主流媒体的新闻工作流程和组织文化构建。研究发现,主流媒体已将流量正常化,这同时意味着主流媒体新闻品味的维系和权威身份的巩固,具体体现为媒体顶层设计中对流量的对抗式吸纳、编辑部对流量的策略性操控、从业者对流量的习得性无视。在以上三个层级中,媒体内部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实践经验会相互支持和强化,流量这一冲击性因素最终被收编于既有的新闻工作流程之中。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从经验层面重新检视了流量在新闻生产、新闻劳动与媒体组织文化中的位置,并基于主流媒体的经验材料还原了流量与新闻业关系研究的国家与社会语境。  相似文献   

17.
杨保军 《新闻大学》2020,(1):40-52,126
有机真实,不是简单的新闻真实类型,而是在新兴媒介环境中观察分析新闻生产、新闻真实的一种新观念、新视野,它意味着真实观念的变革,更意味着在新的媒介环境中,新闻真实实现的主体方式、媒介方式、符号方式、文本方式及其背后思维方式正在发生变革。有机真实的实质,是说新闻真实是在不同报道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过程中呈现的真实,有机真实是在不同媒介方式、符号方式、文本方式有机互动中呈现的真实。就当下来说,尽管有机真实的实现有赖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信息的公开程度,有赖于职业新闻生产的透明度和公开度,也有赖于社会公众及其他各种社会组织、群体参与新闻生产传播的热情与水平,但最要紧的是,专业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职业新闻工作者应该承担自身的应尽职责,在新兴媒介环境中重建自身的权威性、公信力。  相似文献   

18.
女性在新闻职场作为一股正在崛起的力量不可小觑,但在行业当中女性的社会性别劣势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女性新闻从业者角色冲突,一是职业女性家庭角色和职业角色的外显性冲突,二是女性新闻从业者自我认识的内隐性冲突。媒体业界、理论研究界和女性新闻从业者都要积极思考在传媒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如何推动女性新闻从业者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媒介转型背景下,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流动现象愈来愈明显。劳动报酬、传媒转型、员工满意度以及传媒产业聚集等因素对新闻从业者职业流动产生较大影响。传媒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需重视新闻人才流动问题,建立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提升传媒从业者工作满意度,优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新闻从业者合理有序地流动,满足媒体的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20.
新闻职业伦理是新闻界在长期实践中所达成的伦理智慧以及伦理原则的共识,是指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为了维护行业自律而共同制定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规范以及一系列相关的新闻伦理实践,从而发挥出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良心和道德责任。①所谓的新闻职业伦理共识是指新闻职业的伦理规范不仅在新闻行业内达成共识,同时还要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在现存的媒介环境下,低门槛的新闻从业者、市场化的新闻环境致使新闻职业伦理的发展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