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课程的教育虚拟社区实践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教育虚拟社区的涵义,通过对基于“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在教育虚拟社区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反思,阐述影响社区学习交往活动的主要因素——目标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技术平台因素和社区文化因素,提出学习交往活动的设计必须注重交往准备、交往过程、交往成果与评价和交往后继四个阶段,才能有利于基于课程的教育虚拟社区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影响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形成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是社区成员对自己社区身份的认同,主要包括对社区的投入、喜爱和依恋等情感。它是教育虚拟社区形成的纽带,是维系教育虚拟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基于课程“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虚拟社区学习交往实践的基础上,对影响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以“学习科学与技术”为基础的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因素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社区成员的社区满意度是社区归属感形成或增强的决定因素,社区文化、教师和学习者与社区归属感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的形成有赖于以上各因素协同作用的发挥。本研究旨在为如何增强社区归属感以及更好建设教育虚拟社区提供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教育评价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2001年8月颁布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指导性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建立促进学生、教师、课程与教学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的问题,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的问题。所谓“发展性”教育评价,是从目的与功能的角度来…  相似文献   

4.
案例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评价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纲要》还指出:“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教育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评估也在经历着一次次变革。中国高校教学评估也经历了由“描述”到“判断”到“意义建构”的发展历程;评价模式也由“追求结果、效率的行为目标模式”发展到“交互发展性评价模式”;评价内容趋向全面发展,评价方法趋向多样化,评价过程趋向人性化;评价更具促进和激励功能,更加取向于发展。各高校也都在执行“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开展自我评估。  相似文献   

6.
徐花蕊 《文教资料》2007,(8):151-152
学生作业过程可以看作是其“二次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业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只见分数不见人”及“非对即错”式的作业评价模式已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改革作业评价方式,实现学生“二次学习”的升华,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的整体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评价也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在关注学业成就的同时,新课程评价还必须关注个体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以及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是促进学生进步的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技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学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及教育过程的改革与发展。在网络环境中,虚拟社区技术、视频点播系统、网络多媒体教室的广泛应用,使师生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和谐师生关系”作为网络社会中师生关系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根本出发点,师生社会关系、师生教学关系和师生心理关系都在传统师生关系基础上发生了深刻变化,和谐师生关系促进策略是内化尊重教育理念、营建和谐教育文化、体验和谐网络课堂、寻求师生共同发展、坚持过程评价。  相似文献   

9.
《科学课程标准》不仅提出评价的基本观点和要求,重视发展性评价、鼓励性评价和协商性评价,也以案例的形式表明,评价中要体现三个方面,即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方式动态化、评价内容多元化。提倡从“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进行评价,其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教育评价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教育评价偏重于对学生的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进行评价,却忽略了对个体其他方面的智能的评价。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为人们提供了教育评价的新策略,即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可以尝试运用“评价过程生命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功能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的学生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以构建学*--3型社会。这不仅明确了社区教育发展的目标,更明确了社区教育的社会责任。社区教育具有“教育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本质特征。但目前在社区教育实践中往往重视其教育功能而对其社会功能的关注度明显薄弱,社区教育研究中也缺乏社会效益的研究。社区教育的社会效益是指社区教育活动对教育目标群体和当地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及其产生的积极影响。社区教育社会效益评价是对社区教育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效应的持续评价活动。其社会效益评价意义:一是推进构建完整的社区教育评价体系;二是全面促进社区教育工作。社区教育社会效益的抽象性、迟滞性和不易测量性的特性.使其社会效益评价更适合采用综合测评和质性研究的方法,呈现评价客体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复杂性、评价主体的协同性、评价实施的全方位和持续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教育部“双减”工作的落实与推进,在着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同时,许多学校对学生个体的评价方式也在进行新的探索与实践:由只重终结性评价趋向对学习过程的“监控”,逐步由单一的学业评价转变为多元综合性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教育评价是贯穿教育活动始终的,不仅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综合评价方式,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潜能。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与提高的过程,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为了达到这一评价目的,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教育虚拟社区交互效果并推进教育虚拟社区健康、有序发展,以学习科学与技术社区为例,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当前教育虚拟社区交互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合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多学科理论对研究结果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社区建设相关建议,以促进社区良性发展,完善社区交互机制,最终促进学习者成长。  相似文献   

15.
多元智能观要求教育评价体现“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发展能力”等现代教育观念。以档案袋评价为关键措施,能促进幼儿个体得到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是社区成员对自己社区身份的认同,主要包括对社区的投入、喜爱和依恋等情感。它是教育虚拟社区形成的纽带,是维系教育虚拟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基于课程"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虚拟社区学习交往实践的基础上,对影响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以"学习科学与技术"为基础的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因素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社区成员的社区满意度是社区归属感形成或增强的决定因素,社区文化、教师和学习者与社区归属感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的形成有赖于以上各因素协同作用的发挥。本研究旨在为如何增强社区归属感以及更好建设教育虚拟社区提供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综合功能。我们把以实现评价的综合功能为目的的评价称为“发展性评价”,并把评价的综合功能称为“发展功能”。依据新课程的全新要求,教育评价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是我国基础教育学生评价改革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我国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必然要求。进行自我评价的必要性在于: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学习、教学与评价的一体化,有利于多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协商;自我评价的方法包括档案袋评价,“学习契约式”评价,“语言表述式”评价等;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学生情感的变化性,注重课堂教学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突出学校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在包括成长记录袋及期末的测评,它是存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潜移默化中进行的。特别是那些点滴的评价、即时的评价更能激励孩子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20.
一、现代教育评价新理念的提出 教育评价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现代教育评价侧重于教育过程的变革,特别强调形成性评价,即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评价。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评价却仍处于低水平状态,重“评定”而轻“评价”,或者只有“评定”而无“评价”,实际上是一种重结果而轻过程的价值取向。它不利于促进教育的发展。世纪之交,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教育评价新理念:“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