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金慧峰 《文教资料》2013,(16):117-118,138
学校德育与生活世界脱离是造成学校德育困境的主要原因。脱离生活世界的学校德育是因为追求功利主义价值观,以道德知识传授为中心,同时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脱节,从而导致学生面对多元价值选择的困惑和行为的失范,无法实现人的生命价值。本文提出建构生活德育理论以走出困境,生活德育追求个人的多元化价值与社会主导价值和谐统一,以活动为支点,以发扬主体性为内核,从而培养德性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2.
生活德育:走出学校德育困境的一条有效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基于学校案例的分析,透视学校德育困境现状,认为学校德育与生活世界脱离是造成学校德育困境的主要原因。脱离生活世界的学校德育是因为追求功利主义价值观,以道德知识传授为中心,同时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脱节,从而导致学生面对多元价值选择的困惑和行为的失范,遮蔽了人的生命价值。本文提出建构生活德育理论以走出困境,生活德育追求个人的多元化价值与社会主导价值和谐统一,以活动为支点,以发扬主体性为内核,从而培养德性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3.
故事型德育模式以故事的本体论价值为依托,与故事的文化属性相契合,强调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内在统合性,强调德育方式及操作原则对学生的精神结构、心灵秩序及未来可能意义世界的深层价值。它既保证了德育实效,又拓宽了对德育实效的理解,更提升了德育实效的人性境界。其具体建构策略包含三个层面:学校德育方式的故事型建构、师生关系优化的故事型建构、课堂德育情境的故事型建构。  相似文献   

4.
故事型德育模式为提升学校德育实效开辟了新的理论分析视域及实践操作原则。以故事的本体论价值为依托,与故事的文化属性相契合,故事型德育模式特别强调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内在统合性,既保证了德育实效,又拓宽了对德育实效的理解,更提升了德育实效的人性境界。故事型德育模式不仅仅是一种德育操作方式,更是一种以叙事文化信念为内核的德育范式。其基本的理论品味自起始之处便超越了纯粹的德育方式层面,着眼于德育方式及实践操作原则对学生的精神结构、心灵秩序及未来可能意义世界的深层价值。其具体建构策略包含三个层面:学校德育方式的故事型建构、师生关系优化的故事型建构、课堂德育情境的故事型建构。  相似文献   

5.
白丽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1):80-82
目前中职学校德育效果不理想,有必要进行反思并确立新的道德教育哲学取向:道德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有精神追求和懂得生活意义的人;对生活意义的求索要建立在道德价值引导和道德自主建构相统一的德育过程中;生活德育是道德价值引导和道德自主建构相统一的源泉;生活德育的重要方法是为学生寻找生活的榜样;提升学校德育的基础是德育教师、学校及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承担着重要历史使命的学校德育也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学校德育理念的有效落实具体表现为: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建构能力;重视培育和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积极开展道德对话;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实现道德教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7.
杨静 《教育探索》2021,(1):52-56
认知理论经历了由传统身心二分的离身认知到身心统一的具身认知的发展历程。具身认知的含义可以概括为具身性、生成性和情境性等三点。在具身认知理论的影响下,我国学校德育也经历着由离身德育向具身德育的转变。在离身德育中,学校德育缺乏对"人"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在德育过程中被忽视,出现学生身体参与度低、德育方法缺乏互动生成、德育情境创设不合理等现实困境。具身德育作为学校德育的新转向,对还原道德教育的本真、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具身认知开展学校德育,应牢固树立具身的德育理念;让学生的身体和生活经验回归道德教育;采用动态生成的德育方法;创设贴合学生经验与实际生活的德育情境。  相似文献   

8.
道德认知能力是个体形成道德概念、应用已有知识进行道德分析与判断的基础 ,是个体品德行为的先导。当代各国学校德育普遍重视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 ,而我国学校德育却存在着对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忽视。加强对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当前学校德育的基点。教师的德育能力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关键 ,高师院校在教育改革中应注重对师范生进行现代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教育 ,使之具备初步的德育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美国当代著名的道德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德育思想以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将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阶六个水平,强调价值判断重于道德行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道德水平的发展.它的启示是:学校德育教育水平应遵循学生的认知阶段,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和行为一致、注重道德环境建设并应充分发挥学生道德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0.
傅敏  王亚斌 《教育研究》2021,42(4):74-81
经验德育是研究者通过对杜威经验德育思想的提炼和阐发而提出的一个概念,相比同源于杜威哲学的生活德育,经验德育显现出落细、落小、落实的学理优势.从价值本性来看,经验具有价值嵌入的内在特征,它与个体道德成长相互缠绕、双向建构.经验德育强调立足个体的现实处境和经验生长方向理解道德及其评价,它的起点是学生个体生活经验中的亲身实感,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意向化的行动和反复价值体验,逐渐在道德意识深层形成价值自觉.经验德育以经验为核心促进个体的道德学习与道德成长.经验德育实践需要观照学生的价值世界,以提升价值判断力为核心任务,以日常价值事件为内容载体或契机,以基于主体间交往的价值引导为主要方法.经验德育蕴含着鲜明的价值立场和实践向度,只有学生以“当事者”的身份和心态去体验、思索那些价值原则在他们生活世界中的作用和意义,才能不断提高其价值判断力和价值自觉,学校德育才能真正摆脱目前困境而获得其自身的价值确证.  相似文献   

11.
李戬  古春梅 《教育探索》2011,(10):135-136
我国现行学校德育受传统知性德育观的影响,把道德知识的获得当成了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将道德减化为道德知识或对道德的认识,所以德育效果不佳.学生的道德学习是学生对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的接受与建构,它以学生道德情感的生成为核心.据此,学校的德育在内容上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以使学生能将道德知识加以内化;在方式上应引入活动体验模...  相似文献   

12.
针对科尔伯格以公正道德价值为取向建构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吉利根提出还存在一种关怀取向的道德观,并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这一理论观点对现代学校德育的重要启示是学校德育应考虑性别差异,培养学生学会关怀、德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13.
学校德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现行的德育体系在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仍存在许多缺陷,有必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原理和现实情况对学校德育体系重新认识,加以改造.文章认为,"德"需要学说是德育的理论基础,必须从学生"德"需要出发,按社会对不同成员道德要求的标准,结合学生道德的客观状况重新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学校德育目标的核心是“学会做人”,其涵义包括社会人、自然人和现代人三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构建了现代学校德育内容的社会交往维度、个性发展维度和实践领域维度,并提出道德价值引导与道德自主建构相结合;集体教育、个别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认知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日常教育与典型事件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等德育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道德人格是当今时代的理想人格,确立培养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德育目标具有有力的现实依据,并需要有效的德育机制支撑才能得以实现.学校德育必须确立培养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德育目标,进而着力建构情境创设、价值引导、自主建构和实践活动的德育机制.  相似文献   

16.
学校德育是一种价值引导活动,教师在价值引导过程中不可能保持完全的“价值中立”,但是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价值中立”。教师在某种程度上的“价值中立”对于学校德育而言是有价值的,它可以规避过度的价值灌输的风险,还可以提升儿童的道德选择力和道德自主建构力。但是,“价值中立”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因此,我们有必要辨证地来看待“价值中立”,重新认识“价值中立”与“价值干涉”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指导德育实践的理论应是清楚明确的.从学校德育的角度对什么是道德,什么是道德教育,必须做辩证的分析.使教育理论既明示方向,又指导过程.我们反对道德灌输,但并不主张价值中立或价值相对主义.道德是主体建构的,教育者是一介价值引导者,要培养有个性的道德主体.  相似文献   

18.
学校德育是一种价值引导活动,教师在价值引导过程中不可能保持完全的"价值中立",但是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价值中立".教师在某种程度上的"价值中立"对于学校德育而言是有价值的,它可以规避过度的价值灌输的风险,还可以提升儿童的道德选择力和道德自主建构力.但是,"价值中立"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因此,我们有必要辩证地来看待"价值中立",重新认识"价值中立"与"价值干涉"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确立德育工作的核心理念1.主体理念德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 ,不仅要为社会发展服务 ,同时也要为人的自身发展服务。它是人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积极手段 ,德育的主体应是学生 ,学校德育应以学生发展为本 ,着眼于解决、满足、引导、提高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现代学校德育应承认和接受学生的差异 ,鼓励学生进行道德认知冲突的自我判断、自我抉择 ,使学生通过不断的自我思考、自我分析、自我体验、自我选择 ,形成和发展道德的认知力 ,最终形成自己的观念。现代学校德育的功能就在于创造条件 ,为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体验、道德选择…  相似文献   

20.
传统大学德育的弊端之一是脱离生活。学校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德育的根基,是德育的主题和素材的来源。德育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就是要关注学生生活中的价值冲突,创新德育方法,采用活动教育法、案例教学法、道德咨询测验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