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概念是抽象的,概念的建构有赖于学生的感性认识.小学数学教学正是通过建立概念、运用概念来帮助小学生进入科学思维的门槛.小学阶段,由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相矛盾,教材中的大部分概念没有下严格的定义.那么,怎样才能让小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概念呢?基于建构主义的思想,我觉得在概念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建构概念是关键,丢掉概念建构的自主性,等于失去建构概念的灵魂,会导致学生对概念的浅层理解和死记硬背,更谈不上运用概念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笔者试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认识周长>的教学为课例,来加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数学思维的建构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让小学生建构抽象的思维模式,这是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对比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思维建构模式。现笔者谈谈对比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一、在新授课中对比,构建数学概念小学阶段的概念教学是个难点。如何建立认知体系,必须要从直观入手,只有让学生接受形象之后,才能获得数学意义上的接收。对比教学弥补了概念教学的抽象性,能让学生分清混淆的概念,避免认  相似文献   

3.
正归纳思维是小学阶段重要的认知活动和基本的数学思维形式,是小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建构知识体系,提高数学素养的思维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把目光盯在数学概念的背诵和运用上,而对概念的形成、归纳和演绎则浅尝辄止,囫囵吞枣。有些教师为了提高做题的正确率,直接将解题的模式告诉学生,进行机械练习。更有甚者直接将公式、定理等一股脑让学生被动接受。致使小  相似文献   

4.
饶美玲 《教师》2013,(16):74-74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通过寻找生活原型,引入概念;借助生活经验,理解概念;联系实际,运用和拓展概念三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进而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因灌输数学知识而忽略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阻碍了学生数学情感的养成。灵动课堂的教学过程是培养数学情感、发展数学思维以及建构数学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所以,只有建构灵动课堂才能改变小学生厌倦、逃避学习数学的现状,让小学生在"玩中学"。  相似文献   

6.
彭瑞珺 《江苏教育》2022,(73):75-76
<正>数学表达不仅能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体现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表达在一般表达的基础上,常用书面或口头的方式,以符号、文字、图示和表格等形式呈现。基于小学生知识建构和思维发展的特点,利用图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是小学阶段最常见的数学表达方式之一。合理、巧妙地运用数学图示,有助于学生理清数量关系,让数学更易懂。1.利用图片,理解概念在小学阶段,用文字语言来表达的数学概念常常可以转化为图片,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直观,更加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概念是抽象的定式,有自己的本质特征。对于小学生来说,其认知特点是感性大于理性,如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植入小学生的脑海,使其循序渐进地进行认知、思维、概括,教师就要通过设计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授课练习,让学生能够通过练习理解、巩固、深化认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以及理解和表达数学语言的能力,正确掌握数学概念,学会概括数学概念,从而建构自我的  相似文献   

8.
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不能只是简单地从理论的角度给学生讲解,而要尽力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引导学生主动思维,引导学生探索数学概念的内涵,帮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概念。下面是一位数学老师教学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一个教学片断,我相信同仁们能够从这个教学片断中体会到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概念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和运用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教学实践,介绍几种常用的小学数学概念引入法,供参考。 一、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 小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其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且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感性知识关系密切。因此,在概念教学中,必须注重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使学生在感知以及形成观念等过程中深刻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有余数除法对小学生来说,就较难理解。为了讲清此概念,可以采用让学生实际分…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还要侧重对学生学习方法、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高效地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之中有机地借助"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教学创新,以此来不断培养、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强化其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建构能力,为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奠定基础。本文对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给出了几点建议,旨在和同行间的学习和交流。  相似文献   

11.
数学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概念是抽象的,这和小学生的思维相矛盾,这就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怎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值得数学教师认真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钱丽华 《考试周刊》2013,(17):38-39
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可以展现真实场景,吸引学生参与;展示概括过程,形成数学概念;进行仿真模拟,解释疑难问题;演示教学过程,便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佳状态,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通过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从表面上看是一个让小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而实际上却是一个让小学生形成思维品质的过程.因此,数学被称为思维的体操.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  相似文献   

14.
一般说来,良好的思维品质有以下几个特点:逻辑性、准确性和创造性。小学数学教学,从表面上看是让小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而实质上却是让小学生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过程。因此,数学被称为思维的体操。数学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在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5.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较大.这种认知会影响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也不利于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朝着“思维可视化”这一新的教学方向展开深入的教学研究,建构起以“思维可视化”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打造更高效的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能力.文章首先简单讨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关键性问题,其次阐述了“思维可视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意义,最后提出了几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可视化”的策略,希望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保障其数学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16.
构建数学模型是数学思维与数学意识的体现.培养小学生建构数学模型的意识与能力是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新要求,构建与掌握数学模型是数学素质教育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小培养学生建构数学模型的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将来数学的学习. 一、渗透数学概念,强化学生的认知 小学生都是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的基础数学知识,但由于年龄比较小,还很难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所学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往往不知道需要构建哪些数学模型.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地联系生活教学,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由于小学生知识水平有限,不妨组织一些校园实践活动,让教师多多给予引导与帮助,让学生在头脑中迅速地建立认知概念,这点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7.
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判断和推理的起点,是学生发展正确思维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必须精心思考教学过程的策略运用,才能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最优化创造必要的条件。以下是本人在实际教学中所使用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8.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学习内容,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概念教学的复杂性。实践表明,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概念,可以化解这对矛盾,从而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数学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这对刚跨进小学大门的孩子来说,要学习和掌握是存在一定难度的。由于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使学生正确掌握和运用各种概念,教师就必须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坚持直观教学,充分运用插图、教具、幻灯等教学手段,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和认真思考才能达到。下面以几个数学实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20.
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体之一,运用直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并掌握概念,不仅合乎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发展特征,增强小学生概念学习的有效性,而且还能改变以往一味盲目灌输的僵化模式,开启小学数学概念教与学的新天地,促进师生间的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