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 ,指导着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 ,比较分析出邓小平伟大抉择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晚年探索思想的继承与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5月29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突出提到了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并用这个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党中央之所以突出强调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首先是因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是当代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所仓U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是20世纪后半叶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邓小平所以能卓越地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他始终坚持了求实与创新相结合的实践精神。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实践胜特点,决定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邓小平坚持理论与实践才B结合的原只u,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善于从实践中总结新经…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建设是马克思晚年未完成的理论课题,从俄国十月革命至今的近百年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历程使我们具有了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基础,能否使马克思主义本国化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创立者,是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是他为人类的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党的领导集体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邓小平同志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在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实践超越和实质性实践超越,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独特的、创造性的贡献,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占有突出地位。邓小平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立足于当今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理论飞跃。  相似文献   

7.
论毛泽东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杨宜青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两者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高校在进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沈阳工业学校郝志惠一、要重点强调这一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首先,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始终如一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党的第二代核心领导人 ,邓小平非常关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问题。一方面 ,他从理论上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道路等问题 ;另一方面 ,他又立足二十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通过支持和倡导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阐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生产力理论、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重大举措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晚年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提出了经济化落后的东方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吸收资本主义一切肯定成果的设想。邓小平真正领会和把握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精神实质,他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时代新特点出发,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为当代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发燕尾服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本文论述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这样才能全面坚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确保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同时也为我们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如何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树立了光辉的范例。一要坚持二要发展,这是邓小平同志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也是邓小平同志创立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邓小平建设有…  相似文献   

13.
今天的会开得很好。大家围绕江泽民同志5月29日讲话作了观点正确、鲜明的发言,从大家的发言中我感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家有比较深刻的共识,也是需要我们今后更加深入地学习和把握的。第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实事求是是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思想路线。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了这一思想路线,提出一整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晚年的研究视线逐渐转移到东方国家问题上来,从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观点入手,仔细分析了东方国家的历史延续与发展前景,特别是根据俄国所处的历史背景,提出俄国有可能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至社会主义社会的论断。饱经沧桑的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命题,并经过实践检验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是20世纪社会主义的重大收获,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走向21世纪的光辉起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及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7.
一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了新契机,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了新动力;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辩证关系看,当前,需要推进两者的统一。为此。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以改革和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历史课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等,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发展宋新军邓小平的经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1邓小平在坚持马克思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实...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晚年将其理论研究视角从西方转移到东方 ,形成了东方社会发展理论 ,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源头。邓小平突破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时代局限 ,创造性地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