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武德教育谈和谐社会的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通过对传统武德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的阐述,分析了武德教育在新时期的功能和作用,对武德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以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初探武德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传统武德文化民族性和时代性的阐述,分析了武德教育在新时期的功能和作用,对武德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以更好的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集中反映我国和谐社会所追求的尺度和文化观念。价值观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核心和基础。武德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间,通过武德教育催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文章通过对武德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之基础、主体、灵魂和底线相结合,分别阐述武德教育对爱国主义精神、以人为本思想、构建和谐社会三方面的养成促进作用,提高武德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从当前大背景出发,对武德在当代大学生素质提高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武德的普及对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发展有强大的辅助作用。对于在校大学生应大力普及武德的相关知识,习武者可以武技与武德一起提高,不习武者可以了解武德知识,提高个人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为我国和谐社会构建提出的公民道德要求和准则.文章在社会主义荣辱观视阈下,对传统武德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当代价值进行了研究,研究指出,传统武德中的"忠"、"勇"、"侠"、"义"、"仁"思想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价值理念上具有许多契合点,能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体现了武德文化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为我国和谐社会构建提出的公民道德要求和准则。文章在社会主义荣辱观视阈下,对传统武德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当代价值进行了研究,研究指出,传统武德中的"忠"、"勇"、"侠"、"义""、仁"思想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价值理念上具有许多契合点,能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体现了武德文化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体育院校的武德文化建设路向,需要建立起高度的和清醒的武德文化的自觉意识。要把武德文化建设作为体育院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引擎,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体育院校以武德教育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以巩固青年大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武德铸人格,即通过文化的“内辑”与武化的“外悠”相互启发,来实现青少年身体与心智的强健,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全面实现教育的目的与价值。文章希望通过对武德内涵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契合性、武德精神与当代和谐社会构建指导思想的一致性、武德教育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建设的统一性三方面进行阐释,论证武德教育在思政教育、人格完善以及强健身心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与价值,为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内容、方法与途径方面进行新的尝试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浅谈建设和谐社会中的武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武术自它产生以来,就被纳入中国伦理之道。在中国古老而独特的伦理思想的哺乳与规范下,形成了武术之人应当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这就是中华武术的一个重要内涵——武德。本文通过对武德教育内容的继承和发扬的研究,针对当代社会道德发展相对滞后和滑坡的现象,提出了武德教育对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武打片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表现手段和传播方法之一,武术不仅具有技击的特性,而且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体现着武德——武术的灵魂。当今社会道德沦丧,国民道德素质下降,亟需建设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道德规范体系,武德的丰富内涵有助于建设社会道德准则。武打片也是传播武德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有着广大的受众并且对武德的宣传起促进作用,加快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构建,为打造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武打片中的武德教育具有时代性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浅析武术人自身和谐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建设的重要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武术人是构成社会人群的基本单位,并受武术和谐思想指导,武术的和谐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探讨武术人自身的和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国策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武术文化与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从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维学科的角度,结合当前“和谐社会”背景,深入分析武术文化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关系,进而提出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武术文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从构建和谐校园的角度谈学校武术教学的基本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等方法,论述分析了新形势下构建和谐校园中学生因素存在的问题,并从构建和谐校园的角度对学校武术教学的基本目标做了大胆设想,认为应该把传播身心健康、运动技术、传统文化和快乐思想作为学校武术的基本教学目标。并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完善武术教学的目标体系,使武术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和谐校园的构建,乃至为祖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北京奥运与武术国际化的文化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运用文化形态学理论,分析认为西方文化正在由工业文化向后工业文化转型,表现为人们在价值上重新重视情感和整体的价值,追求整个人类社会的和谐。和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武术是和谐思想的典范,北京奥运会将促进西方国家由工业文化向后工业文化的转型,这一文化转型将加速武术国际化的进程,同时武术也要充分利用北京奥运这一契机,早日实现国际化。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就中华武术伦理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征,结合中华武术伦理道德发现: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发扬自强不息的武德品质有利于适应社会的需求;发扬武德中的见义勇为精神能够有力地打击犯罪,稳定社会秩序;讲究礼仪可以完善青少年的人格;崇德扬善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中华武术历来讲求“习武先习德”,德立而功夫深,从古至今不管是何门何派,其门规戒律都要求把德放在首位,习武之人对德性修养的要求很高,甚至是苛刻严明,但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武德精神,使得武术的精华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武德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社会主义新时期,要充分发挥武德精神的育人功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7.
析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渗透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武德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武德教育在武术教学中历来居于主导地位,且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而广泛的积极作用。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渗透可通过武礼、武技、武理和武师表率等途径与方法,使之贯穿其全过程,达到技德双修。  相似文献   

18.
弘扬中华武术培养民族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文化竞争越演越激烈,加强我国的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是党和国家在新格局的重要目标。民族精神是文化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是民族意识的精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点是"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中华武术被誉为中国"国宝"和"国粹",是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结晶,通过练习武术可以培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因此,通过弘扬中华武术培养民族精神,对我国在新时期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探讨了武术教学如何在大学生复合型人才形成中做到让每个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获得全面、和谐发展。同时,文章研究了武术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了推动武术在教育中的普及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