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某小学三年级期中语文考试,同桌的两个同学都做错了同一道六分题,且错误内容、方式完全一样.任课老师对两人的相同错题毫不含糊地采取了加倍扣分的处罚方法.试卷发下后,一学生得分:98-6×2=86;另一学生得分:85-6×2=73.在这位老师看来,学生考试中,同桌同学发生此类情况,显然属于作弊所致.不管两人责任大小,无论从哪个方面讲,两人的"作弊"题均加倍扣分、"各打五十大板",有利于遏制、防范、减少学生考试作弊现象.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新教材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有这样一道题:生物小组的同学饲养兔子和鸽子,饲养1只兔子每天需1元,饲养1只鸽子每天需0.5元,该小组每月有90元活动经费,他们能饲养多少只鸽子?多少只兔子?我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大部分同学都是这样解答的:90÷(1×30)=3(只)。答:他们能养3只兔子。90÷(0.5×30)=6(只)。答:他们能养6只鸽子。可还有个别学生出现了这样的答案:(1+0.5)×30=45(元),90÷45=2(只)。答:能养2只兔子,2只鸽子。关于这道题的解答方法引发了我们教研组全体老师…  相似文献   

3.
关于"走向开放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走向开放式教学”的概念什么是“走向开放式教学”?我们先来看一个“同底数幂相除”的案例:上课伊始,教师不点题,不讲授,只给同学每人发一张16开的纸片,上面印着十道题:计算:56÷53=74÷72=911÷95=an÷am=(-x)4÷(-x)=(ab)5÷(ab)2=(a+b)6÷(a+b)4=(a2)4÷a4=(a2b)6÷(a2b)4=a9÷a6÷a2=教师说:举行个小小数学竞赛,看谁又快又准(不得超过一刻钟)。如所料,不到10分钟,就有五六个学生举手示意:已完成。可是,15分钟后,仍有学生未完成。师(问那几…  相似文献   

4.
[教学片断]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84平方米(如图1),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学生思考片刻之后纷纷举手)生1:84-(84÷6+8)×6÷2=18(平方米)生2:(84÷6-8)×6÷2=18(平方米)生3:我画一条辅助线,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如图2),列式为:(84-8×6)÷2=18(平方米)生4:还可以在平行四边形上画一条辅助线(如图3),列式为:84÷2-8×6÷2=18(平方米)教室里安静片刻后,又有一位学生站起来,“我还可以这…  相似文献   

5.
物品均有包装,数学题也有“包装”,而包装是否恰当,直接影响解题的“效益”。因此,如果适当变更题目的“包装”,往往能豁然开朗。一、变更算式的表现形式例1:6.25×0.16+264×0.0625+5.2×6.25+0.625×20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变更上题的表现形式。6.25×0.16+264×0.0625+5.2×6.25+0.625×20=6.25×0.16+2.64×6.25+5.2×6.25+6.25×2=6.25×(0.16+2.64+5.2+2)=62.5二、变更应用题的叙述方…  相似文献   

6.
“数的整除”单元练习题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湖小学王燕宁,黄汉英一、直接写出得数0.9÷3=1÷8=6.4÷0.8=0.25÷5=1÷0.02=0.46×0.2=1.34×4×2.5=0.8×2÷0.8×2=X-1.2=1.80.6+x=1x÷0.25=4...  相似文献   

7.
一、设疑激趣先出示下面前三题 ,指名口算 ;再出示下面后三题 ,同桌两人比赛 ,一人用计算器算 ,一人口算。(36×5)÷(12×5)=(36×2)÷(12×2)=(36×7)÷(12×7)=(36÷3)÷(12÷3)=(36÷8)÷(12÷8)=(36÷12)÷(12÷12)=师 :好多用计算器算的同学赢了!口算的小朋友认为这个比赛不公平 ,是吧?那交换一下 ,再赛下面一道题 :(36×100…0)÷(12×100…0)=10个10个生1 :等于2。生2 :等于3。师 :请你说说这一题为什么等于3呢?生2 :36÷12…  相似文献   

8.
“分686868686868181834346868“说”片断实录后、3天后、2天后的气温分别是:(-2)×5=-10(度),(-2)×4=-8(度),(-2)×3=-6(度),(-2)×2=-4(度)。这样既产生了乘法,又为乘法的深入认识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老师您好     
把“老、师、您、好”四个汉字,分别换成2、3、4、5、6、7、8中的哪一个数字,才能使下列四个等式都成立?老-师+您÷好=老老-师×您÷好=师老×师-您+好=您老+师-您+好=好 娱乐城答案:《老师您好》:老=6;师=2;您=8;好=4。老师您好@曾泉圣  相似文献   

10.
马小虎有几道题做错了,让我们帮他纠正。例1把一根钢管截成6段,每截一次用时3分。一共用多少分?小虎的错解:3×6=18(分)。分析与解:这道题错在截钢管的次数上。因为把一根钢管截成6段,截断的次数是6-1=5(次),所以总共需要的时间是3×(6-1)=15(分)。例2从200中减去20,加上10,再减去20,加上10,……照这样下去,减多少次后得数为0?小虎的错解:200÷(20-10)=20(次)。分析与解:这题错在最后一次减去的数量上。因为减去20,加上10,实际每次减去10,即(20-10…  相似文献   

11.
苗苗 《良师》2003,(12)
“盈亏”问题应用题,如按一般的思路分析,很难找到合适的解题方法。若根据题中的“相差”关系,往往可以发现这类题的解题规律。例1把铅笔分给若干个学生,若每人分3支则余7支;若每人分5支则少9支。问铅笔有多少支?学生有多少人?解:因为每个学生多给铅笔5-3=2(支),铅笔总数相差7+9=16(支)。所以学生人数16÷2=8人,铅笔支数为3×8+7=31(支)或5×8-9=31(支)。规律一:有余加不足,除以每人分物之差,得人数。例2有练习本若干,分给许多学生,若每人分8本则差105本;若每人分5本则差…  相似文献   

12.
解图形题不仅要掌握计算公式,还要会添辅助线。例右图AGCB是4×7的长方形,GFED是2×10的长方形。求三角形BCM的面积与三角形MED面积的差?解法一:连接CE(如图1)。根据题意和图示,则BC=4,DE=2,DE边上的高CD是10-7=3。因为BC平行于DE,所以CD也是BC边上的高。又因为△BCE的面积是4×3÷2=6,△CED的面积是2×3÷2=3,而△MCE的面积是公共面积,所以△BCE的面积与△CED的面积之差就是△BCM的面积与△MED的面积之差6-3=3。解法二:延长BC交FE于H(如图2),根据题意和图示,则…  相似文献   

13.
巧用分配律     
有些有理数的运算题,若按运算顺序进行,不仅繁琐,而且做起来容易出错,若灵活应用分配律就能避繁就简.一、直接应用例1计算(-34)×(8-113-0.04).解:原式=(-34)×8+(-34)×(-113)+(-34)×(-4100)=-6+1+3100=-497100.例2计算481217×(-511724).解:原式=(48+1217)×〔(-51)+(-1724)〕=(48+1217)×(-51)+(48+1217)×(-1724)=48×(-51)+1217×(-51)+48×(-172…  相似文献   

14.
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觉得数学难学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 ,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我们人为地制造了许多难点 ,恐怕也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有这样一道题目 :3个人每人分2个苹果 ,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一定要学生写“2×3=6” ,如果写成“3×2=6” ,老师就扣分。我一直很困惑 :辛辛苦苦教学生2×3不能写成3×2(交换律 ) ,这不是人为地增加难点 ,又是什么 ?在不制造人为困难的同时 ,我认为 ,教师还必须千方百计搞点人为的“容易”。什么是“容易” ?我想 ,对学生来说 ,“容易”就是具体、熟悉 ,而不是抽象、陌生。下…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批改数学作业时,有一道文字题:“415与218的和比它们的差大多少?”标准答案是:(415+218)-(415-218)=414。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做的:218×2=414。当时我心里想:“415”这个数字你怎么没看到呢,真是粗心大意。于是就随手打了个“×”,然后合上作业本。这时封面上的名字使我一震,是某同学的本子,我马上意识到刚才太轻率了。某同学是班里有名的“一题多解大王”,前几天的一节应用题课上,有一道应用题:“电机厂原计划60天生产7500台电机,实际每天生产的是原计划的1.2倍,实际…  相似文献   

16.
题:求函数y=cos(π6-2x)的单调递增区间有两位同学作出了以下两种解法:学生甲:因y=cos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2kπ-π,2kπ],(k∈z),所以2kπ-π≤π6-2x≤2kπ,-kπ+π12≤x≤-kπ+7π12,(k∈z).故所求递增...  相似文献   

17.
趣谈平方数     
西方有成语“条条道路通罗马”,形成平方数的途径真是不少,如:9801=992,998001=9992,99980001=99992,……9409=972,994009=9972,99940009=99972,……1156=342,111556=3342,11115556=33342,……4489=672,444889=6672,44448889=66672,……下面再介绍三则有关平方数的趣题:1.一种逗人的现象1×2×3×4+1=25=52,2×3×4×5+1=121=112,3×4×5×6+1…  相似文献   

18.
下午第三节课,初一(1)班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开始了,小芳抢先说:“最近,我发现一件趣事:你看,普普通通的数字1、2、3、6能够组成等积式1×6=2×3,……”未等小芳说完,性急的小婷便急忙说道:“这很平常!这样的等积式能随口说出:1×4=2×2,1×8=2×4,……”心直口快的小芳打断小婷的话说:“1×6=2×3的确很平常,但有趣的还在后头呢!我把这些数字从左到右搭配成两位数12与63,再分别把它们的十位与个位上的数互换,得到两位数21与36,结果12×63=21×36=756.”小婷被这等积式…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竞赛中,不少题目可列方程解答。由于小学生只学了简单方程,遇到较复杂的方程,就会束手无策。为了解决会列方程不会解方程的矛盾,现介绍解方程的几种特殊思路如下:一、运用整除性质运用数的整除特征,往往是解方程的重要方法。例1一次数学竞赛共20道题,规定:答对一题给5分;不答不给分也不扣分;答错一题倒扣2分,小华考了48分,他答错了多少道题?答对了多少道题?解:设小华答对了x题,答错了y题,依题意得:5x-2y=48,即:5x=48+2y。根据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与条件“共20道题”可知:y只能是1或6…  相似文献   

20.
上期问题答案12-13=12×13,25-27=25×27,310-313=310×313……要验证这些等式并不困难,等式的左边减一减,右边乘一乘,看看两边是否相等就行了,计算能力强的同学恐怕口算都可以做到。但要再写出一些类似的等式,就要费点脑筋了,先得观察已知的这几个等式,看看它们有什么规律?两个比较明显的规律是:①所有这些分数都是真分数;②每个等式中的分数的分子都相同。还有什么别的规律吗?把12-13=12×13中的两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按大小顺序排列:1、2、3,我们看到了1+2=3;把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