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不同浓度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_2CO_3)对一周龄的小麦苗进行胁迫处理。处理10天后,测定地上、地下部分的干鲜重、含水量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两种盐浓度的增加,地上、地下部分的含水量、干鲜重及地上部分叶绿素含量均逐渐降低。在相同N_a~ 浓度下,各指标多是Na_2CO_3的胁迫作用大于NaCl,其中Na_2CO3_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叶绿素的下降作用明显甚于NaCl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青稞幼苗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水培法研究了200mmol/L NaCl胁迫对青稞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叶绿素、丙二醛(MDA)、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200mmol/L NaCl胁迫2,4,6,8d后,青稞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随胁迫的进行而不断下降,其中叶绿素含量在前4d下降尤其明显;MDA和脯氨酸含量则显著上升.表明200mmol/L NaCl胁迫对青稞幼苗造成了严重的生理伤害.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外源K~+对盐碱胁迫下海滨锦葵Na~+吸收的影响,试验以海滨锦葵为研究对象,在盐碱条件下添加K~+,测定海滨锦葵植株株高、地径、干质量、组织Na~+含量及其细胞分布.结果表明:在盐碱胁迫下,添加外源K~+,增加组织Na~+含量,而海滨锦葵植株株高、地径、干质量基本受到抑制.此外,添加K~+后,在较低浓度盐碱下,植株地下部分Na~+由细胞质向细胞壁转移;在较高浓度盐碱胁迫植株中,其地上部分的Na~+由细胞壁转向细胞质中保存;其他部分Na~+分布相对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4.
以徐薯18为实验材料,用M S营养液添加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甘薯愈伤组织,研究盐胁迫对甘薯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细胞膜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都高于对照;游离脯氨酸含量、细胞膜透性呈上升的趋势,且都高于对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下降趋势,且都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_2CO_3和NaHCO_3混合溶液对乌塌菜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探索乌塌菜种子在发芽初期对不同浓度Na_2CO_3和NaHCO_3混合溶液的耐受性。方法:以乌塌菜种子为试验材料,在乌塌菜种子发芽时,通过施加不同浓度Na_2CO_3和NaHCO_3混合液(0、25、50、75、100、150 mmol/L,其中Na_2CO_3和NaHCO_3按照摩尔比1∶9配制),研究Na_2CO_3和NaHCO_3胁迫对乌塌菜种子发芽势等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当Na_2CO_3和NaHCO_3混合液浓度≤25 mmol/L时,乌塌菜种子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和幼苗根系活力等指标略低于对照组,抑制强度不高,而随着Na_2CO_3和NaHCO_3混合液浓度的升高,对各指标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结论:乌塌菜种子可耐较低浓度的Na_2CO_3和NaHCO_3胁迫,高浓度的Na_2CO_3和NaHCO_3混合液可抑制乌塌菜种子的发芽及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6.
油菜素内酯提高小麦萌发期间抗盐性机理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实验确定0.1mg/L BR为盐胁迫下提高小麦抗盐性的最适浸种浓度;在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0.1mg/L BR浸种的小麦胚芽鞘长度、地上部分高度、根长、根数、地上部分干重、根干重均明显高于同等浓度NaCl处理的清水浸种的小麦;地上部分膜透性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以转IrrE基因油菜为材料,以非转基因油菜为对照,砂培条件下研究了油菜对Cs的积累吸收情况和Cs胁迫对油菜SOD、POD酶活性、MDA含量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转基因油菜和非转基因油菜对Cs的吸收量都增大,二者根部的吸收量都大于其地上部分;转基因油菜根部的积累量大于非转基因油菜根部的量,而地上部分积累量小于非转基因油菜的含量;在不同Cs浓度的胁迫下,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叶片的SOD和POD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4种Cs浓度处理下转基因油菜活性都高于非转基因油菜;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油菜叶片的MDA含量均呈上升的趋势,但转基因油菜体内的MDA含量都低于非转基因油菜;4种处理下油菜叶片脯氨酸含量也表现出上升趋势,而转基因油菜产生的游离脯氨酸高于非转基因产生的.以上结果说明在油菜受到Cs胁迫时,转IrrE基因油菜比非转基因油菜更具有Cs胁迫耐受性.  相似文献   

8.
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野大豆幼苗后,测定并比较根及地上部的Na 、Cl-、K 含量.地上部及根部的Na 、Cl-含量随盐度的增加而升高,且累积趋势相似.盐胁迫下根部的Na 、Cl-含量明显高于地上部,说明盐生野大豆在盐胁迫下以根部优先积累盐离子为其适应特征.地上部及根部的K 含量随盐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采用人工模拟淹水逆境的方法对滁菊进行不同淹水时间处理然后排水,观察其外观形态变化,测定了淹水期间幼苗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随排水时间的延长,不同处理的滁菊叶片萎蔫发黄、干枯,有的出现植株死亡现象,淹水时间越长受伤害程度越深。不同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可溶性糖含量处理Ⅰ先下降后上升,处理Ⅱ与处理Ⅲ先上升后下降且都高于对照,处理Ⅳ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处理Ⅰ后期脯氨酸含量与对照趋于一致,处理Ⅱ、处理Ⅲ的脯氨酸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处理Ⅳ后期叶片脯氨酸含量急剧下降。变化程度反映了滁菊受淹水胁迫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盐胁迫对旱稻/长芒稗、高粱及三属杂交后代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题组 《衡水学院学报》2008,10(1):45-47,51
用不同浓度的NaCl模拟盐害处理旱稻/长芒稗杂交后代、高粱及三属杂交后代幼苗,实验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的增大,3种材料幼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呈下降趋势,但水分利用率提高,幼苗叶片丙二醛含量逐渐上升,脯氨酸含量上升,POD活性也呈上升趋势,SOD活性增大.相比之下,父本高粱有较强的抗盐能力,旱稻抗盐性弱,但三属杂交后代的表现优于母本旱稻/长芒稗.  相似文献   

11.
NaCl胁迫对油菜幼苗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NaCl胁迫对油菜幼苗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分别对油菜幼苗进行胁迫,在不同的时间分别对油菜幼苗MDA含量,以及SOD、CAT活性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100mmol/L浓度以下油菜幼苗MDA含量稍有降低,但是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油菜幼苗MDA含量均升高.100mmol/L浓度以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油菜幼苗的CAT和SOD酶活性均上升,高盐胁迫下(200mmol/L以上),随着胁迫浓度和胁迫时间的延长,CAT和SOD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这说明油菜幼苗对NaCl胁迫存在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亚菊(Ajania pallasiana)对盐胁迫环境的适应能力,以亚菊扦插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在不同Na Cl浓度(0、100、200、300、400、500mmol/L)下,研究了亚菊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变化。研究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亚菊植株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随盐胁迫强度的增强而下降;相对电导率含量随盐胁迫强度的增强而增加。说明亚菊对较低浓度的盐胁迫有较好的耐受性,而当盐浓度达到300 mmol/L以上时,其生长受到较大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13.
探讨SO_2对盐胁迫水稻(Oryza Sativa L.)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为阐明SO_2的生理作用提供依据. Na_2SO_3和NaHSO_3按3︰1配置作为外源SO_2供体,在100 mmol·L~(-1) NaCl胁迫下,研究了0,0.01,0.1,1.0和5.0 mmol·L~(-1)Na_2SO_3和NaHSO_3处理对水稻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α-淀粉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影响.以Na2SO3和Na HSO3的相似钠盐Na_2SO_4作为对照处理.结果表明:低浓度(≤0.1 mmol·L~(-1))Na_2SO_3和NaHSO_3处理能提高盐胁迫下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增强-α-淀粉酶、SOD、POD和CAT活性并降低MDA含量,从而缓解盐的毒害效应,其中以0.1 mmol·L~(-1)Na_2SO_3和Na HSO_3处理效果最好.但随着Na_2SO_3和Na HSO_3浓度的增大,其对盐胁迫的缓解效应逐渐减弱,当SO_2供体浓度达到5.0 mmol·L~(-1)时,会加剧盐胁迫的毒害作用,而0.1 mmol·L~(-1)Na_2SO_4的处理效果甚微. Na_2SO_3和Na HSO_3可以促进盐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增强水稻的抗氧化能力,且具有浓度依赖效应. Na_2SO_3和NaHSO_3对盐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归因于其释放出的SO_2.  相似文献   

14.
等渗胁迫下NaCl和PEG对小麦幼苗伤害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等渗的NaC l和PEG处理三叶期小麦幼苗,3d后测定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两种处理均引起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降低,质膜透性增大,丙二醛含量上升,脯氨酸含量大幅度上升,叶片渗透势降低.NaC l处理使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而等渗的PEG处理却引起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相比较而言,在等渗胁迫下,NaC l引起的伤害大于PEG引起的伤害,说明盐胁迫除了引起渗透胁迫外,离子胁迫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商洛学院学报》2016,(2):65-69
以兰黑粒小麦92-1和小偃15幼苗为材料,采用室内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镉(Cd)处理对保护酶活性、质膜氧化程度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品种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在胁迫3 d后随着Cd浓度先增加后下降,胁迫6 d后呈下降趋势;除兰黑粒92-1超氧化物酶(POD)和可溶性蛋白在胁迫3 d后随Cd浓度先增加后下降外,其余各处理呈下降趋势;2种品种的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在胁迫3 d和6 d后均随着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部分增加呈显著性。兰黑粒92-1具有相对较高地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较轻地质膜氧化程度,表现出对镉胁迫相对较强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以玉米品种大黄和晴3为材料,研究NaCl胁迫过程中玉米幼苗胚芽鞘的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玉米幼苗分别用700nmol/L的NaCl及蒸馏水处理(对照)5d后,发现NaCl处理过的幼苗的存活率比对照低,存活幼苗的生长也受到影响,表明此胁迫处理已影响了玉米幼苗的生长,而使存活率降低.在用此胁迫强度的NaCl盐处理的过程中抗氧化酶GR在处理初期活性有所上升,而后期下降,而且NaCl处理过的酶液中的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比对照低.以上结果表明,在胁迫初期玉米通过GR活性的增加来清除活性氧以适应盐胁迫;随着胁迫强度的加大,酶液中的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逐渐减少,使酶液中GR的含量减少,导致酶活性降低.通过研究玉米幼苗盐胁迫中的GR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证实GR在盐胁迫中所起的作用,从而揭示抗氧化系统与植物抗逆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花期非洲凤仙(Impatiens wallerana Hook. f.)为试验试材,研究外源亚精胺(Spd)对100 mmol/L NaCl胁迫下非洲凤仙生理特性以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设置不同浓度的Spd处理组:0 mmol/L、0.2 mmol/L、0.4 mmol/L、0.6 mmol/L、0.8 mmol/L,测定处理时间12 d下非洲凤仙各项生理指标及总黄酮含量.盐胁迫下,非洲凤仙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降低,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降低,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经Spd处理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均升高,抗氧化酶活性呈上升趋势,丙二醛含量降低,总黄酮含量升高.研究表明,外源Spd可以缓解盐胁迫对非洲凤仙的伤害,提升总黄酮含量且以0.6 mmol/L Spd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以油菜品种"美国巨荚油王"为材料,采用室内水培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SA处理对0.1mmol/LNaCl胁迫下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油菜幼苗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降低,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外施SA明显提高了盐胁迫下油菜幼苗叶片内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脯氨酸含量,使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明显降低.外施SA可以缓解盐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并以0.15mmol/L,0.2mmol/L SA缓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研究在污染条件下小麦对重金属胁迫的反应,为农业生产中早期诊断重金属污染提供一些依据。用Cr3+、Pb2+及Cr3+、Pb2+混合溶液的各种浓度溶液处理小麦,研究Cr3+、Pb2+及Cr3+、Pb2+混合溶液对小麦萌发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2+的培养环境中,各个浓度下的发芽率相差不多;在Cr3+的培养环境中,小麦的发芽率随着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浓度越大对小麦发芽率的抑制作用越明显;在Cr3+、Pb2+混合的培养环境中,各个浓度下的发芽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呈降低的趋势,并且各个浓度下发芽率基本都相对低于相同浓度下的单一Cr3+、Pb2+的发芽率。在低浓度的重金属离子中,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与重金属离子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采用纸培法对转ZmPP2C2基因烟草和野生型烟草种子进行盐胁迫试验,设置了6个浓度梯度的NaCl溶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总体上随盐溶液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盐溶液浓度为50mmol/L时,转基因烟草最低,明显低于野生型烟草.而盐溶液浓度为150mmol/L时,转基因烟草发芽势明显高于野生型烟草.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比较复杂,在盐浓度为100mmol/L、150mmol/L时,转基因烟草随盐溶液浓度的升高下降比较明显,而野生烟草是先升高后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