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基于核电企业开放式创新能力的内涵特征,从创新资源获取、创新资源整合以及创新扩散3个方面设计核电企业开放式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熵权法和数值转换构建改进的突变级数评价模型,以避免评价过程中的主观影响,同时使评价结果具有绝对数值上的含义,并进一步选取国内71家核电上市公司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一方面表明现阶段我国核电企业开放式创新能力整体上处于中等以下水平,尚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验证了所构建的改进突变级数评价模型在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了突变级数法和系统化法建立了资源型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预警模型。通过实证分析,以平顶山市2005—2014年数据对其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利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方法对未来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趋势进行预测。验证了该预警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发展情况,可以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大学科技园是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促进国家创新和区域经济,如何实现对大学科技园的绩效评价至关重要。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基尼系数赋权和突变级数法构建基于改进突变级数法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价模型,应用3种突变类型对65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当前大学科技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推动其健康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也为大学科技园的绩效评价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实现农业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构建农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本研究利用我国30个省(市、区)2008-2017年间农业科技创新的面板数据,基于改进的突变级数法的静态评价方法和基于信息集结角度的多时间段跨省区变化速度的多维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分析,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高的东部多数地区,其整体变化趋势有下降趋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低的西部地区,使其变化速度有明显上升趋势,且高于东部地区;江苏、安徽、陕西等省份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及变化速度均高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各省市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年鉴选取2009—2014年科技服务业省际面板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突变级数法中指标重要性排序的改进,建立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对各省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不仅分析六年间各省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变化趋势,同时对各省市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等级进行划分,得知我国科技服务业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状态,对此从研发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角度给出对策建议,从而促进我国科技服务业快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将突变级数法和熵值法结合构建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该模型包括构建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各层级突变系统类型及利用归一公式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模型对中国29个制造行业绿色工艺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得到29个制造行业的绿色工艺创新能力及其绿色工艺创新投入和产出能力的顺序,根据该排序及特点将29个制造行业绿色工艺创新能力划分为较差、差、一般、好、较好共5个水平,并根据各能力水平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构建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对评价体系中各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利用灰色关联度评价理论建立起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以佛山市为样本,对其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佛山市科技创新能力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本质、内涵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了陕西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模型,构建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运用模型对陕西省三大区域的10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做了定量评价,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能力与绩效提升依赖于各子系统的有机协同。本研究基于三螺旋理论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耦合协调度综合评价模型对区域科技创新主体及创新要素的交互作用与耦合效应进行分析。运用2010—2017年相关数据对甘肃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该混合评价模型在揭示区域创新系统运行规律的同时,对各相关子系统耦合情况及各内部要素的影响做出判断,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产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突变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依据突变级数法基本原理构建产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突变评价模型,在模型的建立中用熵值法确定突变评价模型各评价层次中指标的排列顺序,克服了突变级数法在同一层次上区分指标的重要程度上的主观性,并以我国高技术产业的21个子产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为例验证了其具体用法,体现了该模型的简捷、实用、科学、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刘琼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5):109-116
基于2008-2016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科技公共服务效率评估指标体系,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各省市科技公共服务效率,并通过静态、差分GMM和系统GMM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科技公共服务效率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公共服务效率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正向滞后效应;区域创新能力本身存在累积效应,前期创新能力是当期创新的基础;市场化程度、城镇化和人力资本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替换区域创新能力指标后结果依然稳健.最后基于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明海  杨晓农 《情报科学》2022,40(9):130-136
【目的/意义】提高科技服务机构创新供给能力评价的指标合理度和结果准确率。【方法/过程】提出基于事 件树的科技服务机构创新供给能力评价方法,通过事件树分析法从技术创新能力、经济效益、未来发展潜力、示范 带动能力和产能利用状况五方面组建合理度较高的科技服务机构创新供给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网络分析法构 建科技服务机构创新供给能力评价模型,实现科技服务机构创新供给能力的评价。【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所 提方法选取的评价指标临界比率值、峰度系数和偏度系数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对科技服务机构创新供给 能力进行有效评价。【创新/局限】本文提出基于事件树的科技服务机构创新供给能力评价方法,选取了合理性较高 的评价指标,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将有效推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方法的局限性在于研究对象的 全面性不足,未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行业性信息机构进行创新供给能力评价,评价结果存在一定偏向性。  相似文献   

13.
摘 要:本文基于创新驱动视角,构建农业创新驱动过程模型,运用灰关联分析法对所建立的广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筛选,采用熵权TOPSIS法模糊物元综合评价模型,测算广西2010~2016年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广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但增速大幅放缓;投入能力对广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产生直接拉动作用,但此模式不可持续;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专利申请授权数与人均教育投资支出对广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有显著正效应;广西农业科技创新环境水平较低,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14.
主要针对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的评价研究,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为例,运用PMC指数模型并结合文本挖掘方法对相应的区域科技创新政策进行量化评价,以实现为现有政策提供科学合理的量化评价框架的目的,具有为新一轮政策的实施、调整、修正及延续提供决策支持的意义。实证结果表明政策P2的PMC指数低于其他两项,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但总体来讲三项政策均在合理范围内。最后,提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通过建构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出唐山市2000-2004年科技创新综合指数。随后分析了唐山市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结果显示唐山市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随着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唐山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上升、单位GDP能耗明显下降对永续发展的贡献加大,同时显著降低了各种主要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并提高其排放达标率,空气质量上升人们生存环境质量有较大改观。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研究成果相对指数,从科技管理体制促进成果产出和转化的角度,分析广东省2002—2015年科技成果相对指数及其变化规律,发现广东省科技成果的投入-产出效率不高,科研质量下滑严重,技术推广以及成果转化薄弱,科研立项以及评价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进一步探讨广东省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运用系统动力学构建科技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机理模型,通过模型中的反馈控制理论研究不同政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科技创新政策利用不同的政策工具在会产生显著的效果差异。  相似文献   

18.
分析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要素和科技金融发展现状,以我国29个省份作为研究样本并分为东北、东南、西北、中部和南部5个区域,建立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复合系统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协同度模型计算区域复合系统的有序度和协同度,结果显示:东南地区的协同状况最好,其次是中部和南部地区,东北和西北地区呈非协同状态,发展水平最低。进而建立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复合系统协同度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引入空间因素探究各因素对区域复合系统协同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支持、资本市场回报、财政科技支出强度和高新市场竞争力对区域复合系统协同度有正反馈效应,而开放程度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促进区域复合系统协同度提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区域创新产出能力、区域创新投入、区域创新环境水平等三个方面,构建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基于Fussy-GRNN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进而,在分析分布密度(SPREAD)选取原则的基础上,利用该模型进行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基于Fussy-GRNN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具有较强的自学习能力、高度的容错性和鲁棒性等、小样本适应性、训练速度快、模糊处理等特点,证明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