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的使用容易混淆按照GB 310 0的规定 ,单位的名称及其简称既可用于口述 ,也可用于叙述性文字中 ;单位和词头的符号既可用于公式、数据表、曲线图、刻度盘和产品铭牌等需要明了的地方 ,也可用于叙述性文字中。这就是说 ,在叙述性文字中 ,既可以用单位的名称及其简称 ,也可以用单位的符号 ;但在公式、数据表、曲线图等地方必须用单位的符号。因此 ,在一般的科普读物中 ,数据表、曲线图中要用单位符号时 ,如果用单位名称是不标准的。例如 ,表 1的表示方法应改为表 2的表示方法。表 1长度 /米面积 /平方米体积 /立方米2 4…  相似文献   

2.
[酶的]催化活性及其单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传敬 《编辑学报》2000,12(3):154-154
介绍有关国际组织对于催化活性名称、量符号单位的规定及其沿革过程。提出可参照采用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国际临床化学联盟(IUPAC——IFCC)推荐的量名称[酶的]催化活性、量符号z、单位名称卡塔尔、单位符号kat。  相似文献   

3.
正答物理量的量值为0时,既可以给出单位,也可以省略单位。例如:"摄氏温度为0℃时的气体压强",也可以表示为"摄氏温度为0时的气体压强"。又如:"速度为0",既可表示为v=0 m/s,也可表示为v=0。对单位"1"的分数单位符号%,也可以做相同的处理。例如:效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对于"效率为0",既可写作η=0%,也可写作η=0。很明显,用数学式表示量值为0时,省略单位的表示更为简明,宜鼓励采用。  相似文献   

4.
菜肴名称对顾客心理的影响,菜肴名称是用于区别各菜式之间的文字符号,借以表示各种菜肴的风味、特色与品质.  相似文献   

5.
黄鹂 《编辑学报》2013,25(3):247-248
在石油天然气类期刊中经常会遇到测井曲线图。针对目前测井曲线图对象名称栏中存在的表达形式多样的问题,参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提出了作者所在编辑部规范对象名称栏编辑加工的方法: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量符号及单位表示对象名称;同一曲线道如果有多条曲线,则对象名称从上到下对应各曲线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并且采用底部对齐的方式;图件下方统一给出各量符号的说明。  相似文献   

6.
正交试验设计表的使用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郝拉娣  于化东 《编辑学报》2005,17(5):334-335
分析科技论文中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常用的各种列表(图)以及表中统计量符号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诸如列表中常出现正交表名书写错误、表中栏目名称不确切、表格和数据重复或短缺、因素与指标关系图多样化,以及极差分析表中统计量符号的多样化表示、方差分析表中多字母的统计量符号表示等,并对变量符号的规范表示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郝欣 《编辑学报》2001,13(1):35
郝欣    某宣贯教材中有这样一段叙述:“以伦琴为单位的照射量和用拉德(rad)为单位的软组织中吸收剂量,在带电粒子平衡条件下数值上是近似相等的。但是,当采用国际单位制(SI)时,用库仑/千克表示的照射量和以焦耳/千克为单位表示的吸收剂量数值上就不相同了。”   这一段叙述使用了2个错误的单位:库仑/千克和焦耳/千克。   库仑/千克、焦耳/千克既不是单位的中文名称,也不是单位的中文符号,它是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东西”。按规定:单位的中文名称中是不许有符号的,这里的符号“/”不能代替“每”;组合单位的中文符号应是由每个单位的中文符号组合而成的,即中文符号中不该有单位的全称,这里的库仑、焦耳都是全称。   在一些书报刊中,把这种“东西”作单位名称或中文符号使用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牛顿/平方米、立方米/秒、千瓦.小时、元/平方米、摩尔/升、帕斯卡/开尔文等。这些“东西”的正确名称分别为“牛顿每平方米(或牛每平方米)、立方米每秒、千瓦特小时(或千瓦时)、元每平方米、摩尔每升(或摩每升)、帕斯卡每开尔文(或帕每开);它们的中文符号则分别为牛/米2、米3/秒、千瓦.时、元/米2、摩/升、帕/开。  相似文献   

8.
玉元 《编辑学报》2021,33(3):348-348
最近见到有位专家将表头中包含5条斜线的复杂全线表转换成如下三线表: 其实这个形式上规范的三线表存在多个不规范问题: 1)表题不正确.数据表的功能是清晰展示实验数据,便于快速比较、分析,所以表题中不应出现"谁与谁的关系""对什么的分析""谁对谁的影响"等定性表述的词语.该表题宜改为"不同附着力(F)、滑转率(ηt)时×××的最大径向应力(σrmax)". 2)表题中"最大径向应力σrmax""滑转率ηt"存在语言重复.如量名称"最大径向应力"转换为符号是σrmax","σrmax"转换为量名称是"最大径向应力",二者表示同一个量,实践中只需取其中一种表示即可.  相似文献   

9.
张晓庆 《编辑学报》2021,33(3):259-261
针对科技论文中文字表述与数学公式不一致的现象,给出3类常见的不一致问题:文字表述与公式内容不一致,文字中的符号与公式中的符号表示不一致,文字引用与公式序号不一致.结合实例对这3类错误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编校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计量单位与科学名人中国标准出版社隋松鹤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中,有不少单位名称的来源与著名科学家有关。这些单位的外文符号都用正体大写字母表示。了解这些单位名称与相应科学家的联系,有利于正确区分和使用这些符号。下面按英文字母的排列顺序,对一些常见法定计量单...  相似文献   

11.
参照GB 3100~ 3102-1993《量和单位》和关于计算机流程图的相关规范,分析科技期刊中计算机流程图表达中存在的问题,且给出规范的表达形式.认为:流程图中,开始与结束标志符号用椭圆框表示,数据输入和输出标志符号用平行四边形框表示,判定标志符号用菱形框表示,活动标志符号用矩形框表示;判定的2种选择可用"是"或"否","Y"或"N","Yes"或"No"表示,建议全期期刊表达一致,首选"Y"或"N"表示;图形中的文字、变量符号、体例、格式可参考GB 3100~3102-1993等相关标准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2.
郝昕 《编辑学报》2012,24(4):386-386
问 摄氏温度单位“℃”的中文符号是什么? 答 按规则,单位名称的简称即为该单位的中文符号,如压强单位Pa的中文名称为帕斯卡,其简称“帕”即为Pa的中文符号。“℃”的中文名称为摄氏度,而摄氏度没有简称,所以,“摄氏度”就是摄氏温度单位“℃”的中文符号;然而,“℃”是一个特殊的单位符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它还“可作为中文符号使用,可与其他中文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  相似文献   

13.
姚树峰  门向生 《编辑学报》2004,16(2):118-1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维修科学与技术迅速发展,产生了一些新的量.在使用中由于尚无规范化的量符号可供使用,作者和编者一般多照搬英文或英文的中译文,其中许多用法不符合国标[1]要求(参见表1):1)用量名称字母简写或多个字母表示量符号;2)量符号下标使用不规范,一是下标的正斜体不规范,二是下标使用汉语拼音,三是用汉字做下标;3)用多个量符号表示同一量;4)用同一量符号表示多种量等.  相似文献   

14.
科技图书所涉及的国家标准最多,各种插图、表格、量和单位的符号及名称、数字用法、外文字符、公式、参考文献著录等都有一定的书写规则,都有各自的国家标准。如何使科技图书符合出版要求是编辑加工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拟就自己在科技图书原稿审读中发现的一些常见问题作一粗浅分析,与同行探讨。 1.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书写不规范 (1)使用国际、国家已弃用的量、单位的  相似文献   

15.
科技期刊广泛使用的图标目(表栏目)的规范表述已日趋完善,本文仅对几例有代表性的问题的标注实例进行讨论。1.把组合的单位符号作为完整的图标目(表栏目)使用。如rad/s、r/min、m/s等,正确的标注应是,量符号/(rad·s-1)、量符号/(r·min-1)、量符号/(m·s-1)等。2.定量与非定量的标注界定不清。定量坐标系是指具有标值的坐标系,因为有标值,标注时才用完整的标目,即“量符号/单位”;非定量坐标系是指无标值的坐标系,可以用一个量符号或被定义的字母(如X、Y、Z等)表示,但不能用单位符号(如m、h、s、v等)表示。很明…  相似文献   

16.
正确使用法定单位的名称和中文符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出版物中,法定单位的名称和中文符号经常使用,但令人遗憾的是使用错误的情况相当普遍。本文拟结合实例并以国家标准为依据,谈谈法定单位(包括法定单位与计数单位构成的组合单位)的名称和中文符号的正确使用。1法定单位的名称1)法定单位的名称有全称和简称2种形...  相似文献   

17.
在化学类书稿的编辑加工中经常遇到量和单位的规范使用问题 ,尤其是分析化学类书稿更是如此。这里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体会 ,与编辑同行商讨。1 常见的量和单位的误用1)误用已废除的量名称和符号目前 ,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分析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人员 ,在大学学习阶段所学的量和单位 ,不少已经废除 ,他们又没能及时学习和理解法定的计量单位 ,在他们撰写的书稿中经常出现已废除的量名称和符号 (表 1)。在编辑加工过程中 ,编辑对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表 1 量名称和符号正误用法的比较已废除的量名称和符号正确的量名称和符…  相似文献   

18.
专业科技书籍中经常用一些符号表示一些变量及其所处状态;在地质矿产、石油行业书籍中这些符号有一些相对固定的用法,包括代表符号本身的字母及其大小写、正斜体等。正确使用这些符号对读者快速准确理解书稿内容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对普及国家标准也有推动作用。1.变量的表示法变量表示某一物理或化学量随时间的变化其值也会相应变化,国家标准规定变量用斜体表示。地质矿产、石油行业中的某个变量,通常用与该变量中文含义相对应的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的小写斜体表示,如压力用小写斜体p表示,为英文单词pressure的第一个字母;时间用t表示,…  相似文献   

19.
"IA"中的I,是电流的量符号,这种写法是错误的。量的符号用于表示某个量值,而量值是数值与单位之积构成的,即量符号中暗含着某个单位;因此,量符号I后再附一单位A是不合逻辑的,也会引出I是量值还是数值的歧义。如果表示电流的量值应写为  相似文献   

20.
周洁  王昕 《编辑学报》2018,30(2):155-157
针对科技论文中的众多符号,编辑可以从理解符号和文字表达的物理含义,遵循向量运算规律,以及文字表达和公式运算2 方面相结合这几种途径进行辨析,判断符号是标量还是向量,更准确、全面地完善文章,提高编辑加工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