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注重“非常规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此做一些分析并提出几点教学策略。一、“非常规问题”的特征所谓“非常规问题”,一般认为是指一类没有现成解答方法、程序步骤或一般推演算法的探究性问题。它有别于常规的练习题,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对学生来说不是常规的,不能靠简单的模仿来解决问题19个大人和2个小孩子要用一条橡皮船过河,已知橡皮船的载重量是1个大人或2个小孩。这条船要过河几次才能把大人和小孩都送过河去(大人、小孩子都会驾船,来回一趟算两次)?这个问…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2015,(34)
一条河的东岸有6个人等着摆渡过河,其中4个是大人,2个是小孩.河中只有一条空的小摆渡船.小船最多只能载1个大人或者2个小孩.请问,这6个摆渡客,如何只凭借自身的努力和这只小船,全部摆渡到西岸?(假设小孩和大人一样具有划船能力)  相似文献   

3.
1写作缘起一般的人都有经验:几个人凑在一起,可以就一个话题或多个话题,聊上一个通宵。这中现象也不局限与大人,就连小孩,一到下课,便能几个围坐一处,你一言,我一语,兴致勃勃。这不,中午吃饭时,无意中听学生边喝饮料边说:"那语文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学生解题时常见的心理障碍类型及应采取的措施分析如下:1 凭直觉经验出现的错误及对策常见一些学生在解题时, 根据某些局部特征, 从已有的经验出发, 不经逻辑推理,贸然判断, 从表面看, 具有跳跃性和快速性, 但也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容易上当而产生负面影响。如“两个人用手分别握住同一弹簧秤的两端, 各用 30N的力拉,弹簧秤上的示数是零。”“大人和小孩对拉,往往小孩被大人拉过来, 是因为大人拉小孩的力大, 小孩拉大人的力小。”等等。一些学生把牛顿第三定律与这些问题脱钩, 根据直接经验以为这样判断正确。再如, 凭经验…  相似文献   

5.
一、抓课题,了解故事起国,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1.学生齐读课题后问:①课文主要写谁干什么?②小马为什么要过河?③引读1、2、3自然段,理解“去路”、“为难”的意思.抓住上述①②两个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小马过河的原因,训练学生说意思连贯的几句话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概率与统计”是新课程的四大内容之一.在各地中考试卷中,关于概率的考题设计新颖、紧贴生活,深受学生喜欢.但有些考题让学生颇感为难.现以2005年中考试题为例,谈谈“一次、二次、三次或三次以上操作”概率问题的解法,在本文中称之为“三维解法”.一、一维直线法当题目条件是从若干个元素中一次抽出几个元素(即一次操作类问题)时.比如“从若干个球中一次摸出两球”时,为了确定可能情况,若应用“两点确定一条线段”的做法,即先画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取若干个点,再找出图中共有哪些线段,此时有多少条线段便有多少种情况,从而解决问题.这种方…  相似文献   

7.
唐诗《小儿垂钓》是一首富有儿童生活情趣的佳作。吟诵全诗,一个天真烂熳,专心垂钓的小孩跃然眼前。这首古诗,在结构和用词上都与现代口语有较大差异,致使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一、借助插图感知诗意1.破题。①图上画了几个人?(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②小孩在做什么?(钓鱼)③教师讲解:“小孩”也称“小儿”,“钓鱼”也可说成“垂钓”。这首诗是写一个小孩钓鱼的事。板书课题:小儿垂钓。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说一说这首诗讲些什么事,你最想知道什么。…  相似文献   

8.
化归思想是处理数学问题的一般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化归法就是把复杂问题化归为简单问题,把非常规问题化归为常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文仅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化归方法等分平面图形面积.问题1给定一个梯形,用一条直线将这个梯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部分,该如何画线?分析对于  相似文献   

9.
前段时间,笔者听了几节初中语文课,令人诧异的是,在课堂上只看到教师向学生提问,而看不到学生提问。这种情况值得反思:三四岁的小孩都会围着大人不停地提问“这是为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怎么渐渐地,我们的学生就没有问题了呢?这不由得使人想起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拉比,有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问:“是什么因素促使你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的?”  相似文献   

10.
前几天,在刊物上看到一篇短文,题为《小孩与花》,颇受启发。“乡道上,一个小孩正低下身子,和路边的花说着一些我听不明白的话。我问她:‘你对花说什么?’她听不清,我只好蹲下来对她又说了一次。她说:‘我对花说,你今天开得真好看。’”对花说话一定要蹲下来,在花边耳语,花才能听见,大人与小孩说话也必须低下身子,与小孩平视,小孩才能听得清楚。这难道不是一种高尚的教育境界吗?尊重是双向的,要求学生尊重教师,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都是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体,和大人一样有自己的个性、纯正的思想、丰…  相似文献   

11.
脑筋急转弯     
《小读者》2011,(7):61-61
1.一个小孩和一个大人在漆黑的夜晚走路,小孩是大人的儿子,大人却不是小孩的父亲,请问为什么? 2.世界上最小的岛是什么? 3.有个刚生下的婴儿,有两个小孩和他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而且是同一对父母生的,但他们不是双胞胎,这可能吗?  相似文献   

12.
大人总是羡慕小孩无忧无虑,可是小孩在大人心中永远是个孩子,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小孩看卡通片时,大人在一旁说:“啊,真幼稚!”大人觉得幼稚,我们小孩可不觉得幼稚。小孩在大人心中永远不懂事。大人说话,小孩只要一插嘴,他们就会说:“去去去,大人说话小孩插什么嘴!”其实,我们小孩懂的事,大人不一定懂呢!大人们可以做自己乐意做的事,就算做错了,小孩也不能批评他,不然就会说你没大没小;小孩就不一样了,处处受大人管,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错了事,大人又是责备又是教导,唠叨个不停。小孩有许多心里话想对大人说,可是却不敢大胆地说。如…  相似文献   

13.
“小船过河”问题是中学物理中的一个典型问题.一般讨论船过河都解决了如何求最短过河时间和最短过河位移问题,但很难出新意.笔者认为在高三复习时还应对“小船过河”问题进行创新.下面列举几个创新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代称1.黄发、垂髫: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来代指老人。垂髫,指小孩垂下来的头发,用来代指小孩。如《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伛偻、提携:伛偻,驼背的意思,老年人弯着腰,故“伛偻”指老人;提携,小孩由大人搀着走,故指小孩。如《醉翁亭记》:“伛偻提携  相似文献   

15.
<正>"解决问题"无疑是当前数学教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它最为突出的一点是以问题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数学教学的根本在于数学能力的养成。那么,如何利用解决问题的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呢?我在教学过程中着力通过培养四种意识,促成问题的解决,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一、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兴趣之源[案例1]"复杂的平均数"的教学片段。师:昨天,我们一家7个人(4个大人,3个小孩)到上海  相似文献   

16.
四年级的数学练习中 ,有这样一道题 :56只猴子过河 ,一条船上最多坐8只 ,至少需要几次才能全部过河?这道题常规的解题思路是这样的 :因为每次要有1只划船的猴子 ,这样每次船上最多坐7只猴子 ,所以此题列式为 :56÷7=8(次) ,所以当学生列式为 :56÷8=7(次) ,56÷9……我毫不犹豫的给否定了 ,可当我按上述思路讲评作业时 ,马上就有同学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现摘录以下同种解题思路 :生甲 :如果这条河河面很窄的话 ,船上绑上1条很长的绳子 ,每次坐8只猴子过到河对岸 ,然后剩下的猴子用绳子把船拉回来 ,第二次再坐8只猴子过河 ,按照这样的方法过河…  相似文献   

17.
所谓思维的灵活性,按心理学的说法,就是指善于变换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能力。在应用题教学中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一、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过渡性问题 众所周知,解答复合应用题时,除了题目所叙述的主要问题以外,学生还应当自己提出某些过渡性问题,以通过解决过渡性问题,最终达到解决原问题的目的。一般地说,所提出的过渡性问题不同,将导致解题步骤和方法的改变,甚至影响解题的成败。 例1 有一段布,可以做3套大人衣服或7套儿童衣服。已知做一套大人衣服比做一套儿童衣服多用8尺布。这段布共有多少尺?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过渡性问题,可以得到此例的多种不同的解法: 解法1 (1)做一套大人衣服比做一套儿童衣服多用这段布的几分之几?(设这段布为“1”)  相似文献   

18.
“非常规”物理实验,是指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日常生活和自然界现象作为演示对象或条件而进行的有别于传统的常规性的物理实验.其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主要对“非常规”物理实验进行介绍,分析初中“非常规”物理实验的重要意义,总结现阶段物理实验设计中存在的缺乏良好教学情境、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探究实现初中“非常规”物理实验的设计与实践优化策略,以供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进行单元复习或总复习时,适当运用典型习题的分析作辅助,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现举一例介绍于下。高中物理上册第二章练习五第(5)题为:两个大人和一个小孩沿河岸拉一条船前进,两个大人的拉力分别为F_1和F_2,它们的大小和方向如图中所示(图1),要使船在河流中间行驶,求小孩对船  相似文献   

20.
注重“非常规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此做一些分析并提出几点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