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王世忠 《培训与研究》2006,23(9):113-117,120
当前,在我国学校管理学理论界关于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角度和特点”的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中,存在着较大的认识上的偏误。究其原因,是研究者们缺乏对学校管理学“基本问题”的思考所致。学校管理学“基本问题”的特殊性,决定着学校管理学作为一门具体科学在对学校管理进行研究时的“研究角度”、“研究特点”、“研究对象”、“逻辑起点”以及它对学校管理的特定的“研究范式”。并且,学校管理学的“基本问题”还是确立学校管理学的范畴体系和建构其理论体系的“总根源”。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教育管理学学科属性问题热度不减.只有界定了一门学科的属性,我们才能确定该学科研究的方向和重点.笔者认为研究对象是界定一门学科学科属性的关键,所以本文试图通过对目前对教育管理学和管理学以及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的一些研究,从中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3.
通过学界近百年的思想传承、理论反思、学科建设与实践探索,在广泛研习西方诸多理论流派、深入总结中外公共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理应逐步趋向并最终形成较为完备的学科内涵,即:学科定位应当综合公共行政学、(新)公共管理学、公共服务理论等学科优势;价值基础应当蕴含公平、民主、效率等核心观念;研究对象应当聚焦公共部门管理、非政府组织管理以及公共组织运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建构需要明确四个问题,即学科性质、研究对象、逻辑起点、管理特点。并认为,高等教育管理学是高等教育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系统,逻辑起点也是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管理是高等教育管理的根本特征。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建构必须以此为基础。  相似文献   

5.
管理学是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该学科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其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和伦理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为了学科的发展,多年来,经学校和学院的共同努力,培养和引进了一大批具有理、工科背景的管理工程专业研究人员。在优化技术、生产管理和质量工程等领域完成了一批学术水平很高的科研项目,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出版了许多重要的学术专著。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学校经营管理学学科体系建设,既有赖于对与学校经营管理相关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更有赖于对其学科体系建设进行规划预设,而后者应是当今学科体系建设更有效的居于主导地位的方式。本文要探讨的是作为一门学科的、一般层次的学校经营管理学的内容组成体系问题。学校经营管理活动,就其本体的基本形式和核心结构而言,是由主体要素、中介要素、对象要素结构而成的,有关学校经营管理活动本体的这三个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本质、规律性联系与运动的探讨和研究,便构成为学校经营管理学的主体内容。如此,学校经营管理学内容体系框架,则包括学校经营管理的总论、主体论、客体论、中介论、实践论(活动过程论)五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根据学科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而言,我国学校管理学的发展正进入到了一个困难的抉择阶级:是满足于学科外延上架构而成的拼凑式“体系”,还是进而探寻学科内涵上的关系逻辑,建立起一个结构严密的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这是摆在所有从事学校管理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同志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体系是一种模式,而模式是历史的产物;现实之抽象。通观已经出版的我国《学校管理学》专著所勾勒出来的学科内容体系的框架,把它抽象化起来,大体上呈现为以下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8.
从认识论角度看,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软"性的、"应用"度较强的学科;从社会学角度看,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分散"度较高而"城市化"程度较低的学科。鉴于这些属性,为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应当整合多样的研究范式,继续关注实践问题,充分吸纳各类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9.
从认识论角度看,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软”性的、“应用”度较强的学科;从社会学角度看,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分散”度较高而“城市化”程度较低的学科。鉴于这些属性,为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应当整合多样的研究范式,继续关注实践问题,充分吸纳各类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管理学科属于经验分析科学。高等教育管理学应该回归实践,其最根本的学科属性是实践性。从学科生成及发展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却远离了实践性这个根本属性。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所欠缺的就是在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基础上进行专有概念、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的构建,即学科合法性的核心——学术合法性的建设。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目前广泛开展的院校研究、高校战略规划研究,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我们有必要抓住此契机,使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在科学性上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1.
教育心理学最鲜明的学科特征是交叉性,主要表现为: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交叉;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交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可分为学科理论体系、方法论体系和内容体系,探索和弄清学科体系是学科科学学的重要理论任务。  相似文献   

12.
我国学界对教学主客体的研究都是以微观教学过程即课堂教学过程为出发点的,因此忽略了管理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从宏观教学过程这一角度,教学主体系统应纳入管理主体,即教学主体系统应由教的主体、学的主体和管理主体构成。管理主体的引入,可以充分调动教学过程中的一切积极因素,协调构成教学过程各种要素的关系,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科技学院矿物加工学科面向区域经济,突出矿业特色,提升实验条件,研发科技成果,建设成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实现了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高考历史学科试题以"能力考查"为基本目标,围绕"贯通历史基本知识,提升思维能力"的指导思想,立足主干知识与能力考查的关联性,创新试题考查的载体与形式,深入挖掘历史学科思维价值内涵的考查,全面落实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功能,在考试评价上努力实现素质教育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5.
法治主体与法律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法治和主体的概念后,发现法治和主体的本质是契合的,都是以自由为最高的祈求和永恒的目标。提出“法治主体”概念,认为具有独立、自由和解放,世俗性、此岸性、此生性,理性,个性尊严的个人才是法治主体。本以此作为检验某一特定社会是否达到法治社会的标准。在比较了“法治主体”和“法律主体,,后,分析了提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discusses Subject and Logical Subject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The grammar rules complied by some grammarians will be focused on and induced in a fuller account of the survey, aiming simply at a common- sense just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sentence analysis. Subject, a familiar grammatical term, is one of the most basic to thetraditional of grammatical analysis. It reports the concept of the subject and its history conducted with learners of English who are involved in making further English programme in the education with deep grammar explorations. Both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face many problems in this area, which need to be made clear and definite. The non- finite verbs have their specific rules or objective laws stipulated or summed up by grammarians. These areas of intellectual inquiry ,like most other fields of language study, have represented profoundly intelligent and important investigation in to the English deep grammars.  相似文献   

17.
On the Subject of English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ssiduous readers of English for Ages 5 to 16 may remember that, in their introductory section, Professor Cox's Working Group identify five "views" of the role of English in the curriculum: "cultural heritage", "personal growth", "cultural analysis", "adult needs", and "cross-curricular". In this article, Jay Snow discusses these views, relating them to the history of English and to its potential futur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精神自由的艰难追索与尘世超越的逍遥理想,是一部《庄子》的真魂。本文试图从“灵肉两分”入手,揭破“身的解脱与心的希冀”缘自“体道求真与天人合一”的心理、精神、思想依据及心斋、坐忘、悬解、见独的功夫序列,分析了《庄子》作为彻底理性批判主义者的感性色彩与诗家情怀,揭示其“安”与“不安”、“顺”与“破”、“无为”与“有为”、自由中的不自由及不自由中的自由所据的割裂社会历史必然性与自然必然性的矛盾症结,发掘了其哲学运思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意蕴。  相似文献   

19.
主体的颠覆:拉康精神分析学中的"自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认识之主体的自我的身份无疑是哲学领域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在笛卡尔之前的本体论哲学中被视为不证自明的而放进了括号;认识论哲学将认识主体,也就是说将自我作为至关重要的问题提出来,但是最终还是将同一性和自主性赋予了它;语言论哲学的革命使人们得以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并对同一、自主的自我作了彻底的颠覆。但是,这种颠覆不是来自于形而上学,而是来自于拉康对弗罗伊德精神分析的创造性阐释。因为拉康的贡献,我们终于认识到,自我的同一和自主只是一种虚构和妄想,自我根本上是分裂的,因为自我其实就是一个他。自我的存在是为另一个人而建构的,建构的方式和结果使他像另一个人,而且其存在注定要被另一个人夺走。所以,自我的本质就是一种挫折。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人学思想指导下,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下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主体性培养问题作了理性思考,并从教育观念、教育目的、人际关系和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融合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