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和日本学者在实验中发现,茶叶中有一种主要成分叫茶多酚,它具有预防龋齿的作用。它能抑制主要致龋菌———口腔变形链球菌的生长。近年来又发现,绿茶的茶多酚对人的唾液淀粉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食物烹调后,口腔内的淀粉酶能将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产生单糖。这...  相似文献   

2.
茶叶是我国盛产之物 ,其种植和饮用历史悠久。茶叶中的化学成分丰富多样 ,药理活性高 ,且含有大量的生命元素。饮茶能提神益智 ,防止油腻 ,消食化积 ,滋补营养 ,增强体质 ,减肥健身。因此 ,茶叶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是与化学成分密切相关的。它的化学成分组成约有 40 0多种 ,主要有茶多酚类、嘌呤生物碱、多种维生素、蛋白质、芳香族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果胶、烟碱和人体必需的元素等等。茶多酚是多种酚类衍生物的总称 ,约占2 5% ,它包括儿茶素、花色素、黄酮和黄酮醇、酚酸四类化合物。它们是多羟基具有酚性质的物质 ,更有显著的药理作用 …  相似文献   

3.
李梅浠 《老年教育》2010,(12):59-59
绿茶采集后,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精制等加工制成,含缩合鞣质、茶多酚、类黄酮、咖啡碱、β-胡萝卜素、VC、VE等成分,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抑制脂氧合酶的活性和脂质氧化作用。常饮绿茶,有防治心血管疾患、防癌、抗突变等多种功效。  相似文献   

4.
绿茶我国被誉为"国饮".大量科学研究证实,绿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和氨基酸等具有一定的药理功效.绿茶一年有三季,分别为春茶、夏茶和秋茶,其中春茶和秋茶的口感相似,但是市场价格却相差几十倍,但是其主要成份是否有差异,并未见报导.该研究用国标法和红外光谱法分别对南京地区新鲜的春季茶和秋季绿茶样品中茶多酚、咖啡碱和氨基酸进行分析,两者的实验结果都为春季绿茶中茶多酚、咖啡碱和氨基酸的量高于秋季绿茶.  相似文献   

5.
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测定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在食品、油脂、保健、医药、日化、精细化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茶多酚的提取和应用研究成为国内外开发“绿色工程”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研究的内容是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与测定,主要目的是测定茶叶在不同条件下荼多酚的含量,然后相互比较。例如:茶汤放置时间,泡茶次数及pH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都希望自己每日饮用的茶水中的茶多酚的含量多一些,因此我们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从茶水中获得茶多酚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6.
孙秋香  肖婷 《培训与研究》2009,26(8):47-49,57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在食品、油脂、保健、医药、日化、精细化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茶多酚的提取和应用研究成为国内外开发“绿色工程”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研究的内容是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与测定,主要目的是测定茶叶在不同条件下荼多酚的含量,然后相互比较。例如:茶汤放置时间,泡茶次数及pH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都希望自己每日饮用的茶水中的茶多酚的含量多一些,因此我们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从茶水中获得茶多酚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种不同发酵类型的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方法的变异系数小于4.38%,回收率为96.6%~104.0%.其分析结果为:3种不同发酵类型的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不发酵的绿茶,半发酵青茶,全发酵红茶,即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随着发酵程度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8.
茶叶是我国盛产之物,其种植和饮用历史悠久.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十分丰富,药理活性高,且含有大量的生命元素.饮茶能提神益智,防止油腻,消食化积,滋补身体,增强体质,减肥健身.因此,茶叶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是与其化学成分密切相关的.它的化学成分约有四百多种,主要有茶多酚类、嘌呤生物碱、多种维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量日照绿茶内的微量元素并且提取茶多酚。方法:在测量日照绿茶(市售)微量元素的基础上,用正交法考察了外在因素对日照绿茶中茶多酚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根据对实验过程的总结与分析,提出日照绿茶中茶多酚提取的优化工艺。结论:此方法提取日照绿茶中茶多酚的效果较好且对于日照绿茶的化学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茶叶是我国盛产之物,其种植和饮用历史悠久.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十分丰富,药理活性高,且含有大量的生命元素.饮茶能提神益智,防止油腻,消食化积,滋补身体,增强体质,减肥健身.因此,茶叶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是与其化学成分密切相关的.它的化学成分约有四百多种,主要有茶多酚类、嘌呤生物碱、多种维生素、蛋白质、芳香族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果胶、烟碱和人体必需的元素等.  相似文献   

11.
饮茶与健康     
饮茶有益于健康,其奥秘何在? 据现代科学分析表明,茶叶中含有350多种化学物质,大致可分为二类,一类是可以补充营养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一类是具有药理作用的物质,如茶多酚、生物碱、脂多糖等。说起茶多酚,它是茶叶中奇妙的物质,起着茶叶药效的主导作用。经常饮茶能使人减缓衰老、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各种茶叶(尤其绿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以维生素C含量最高,它是机体不可缺少的水溶性抗氧化剂,红枣富含还原性维生素C,有“活维生素丸”之称。维生素C对人体新陈代谢以及生命活动中的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茶的故乡,是最早、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制茶工艺历史悠久,花色品种繁多,有三千多年的饮茶历史.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茶叶中含有有机化合物450多种,无机矿物质15种以上.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成分,占干物质含量的20%~30%,其分子结构中具有活泼的羟基氢,能提供氢质子,常作抗氧化剂,阻止或延缓油脂的自动氧化,还具有防止食品因氧化而使营养成分损失、褐变褪色等功效.  相似文献   

14.
茶叶最适冲泡条件的生物化学实验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冲泡条件,使茶叶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浸出量最大,我们以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三类不同加工方式的四种茶叶,以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冲泡,茶水中维生素C、茶多酚和氨基酸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发酵加工的红茶和不发酵的绿茶相比较,后者维生素C、茶多酚和氨基酸的含量较高;从茶水中维生素C、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值来看,三类不同加工方式的四种茶叶的最适冲泡条件都应为85~90℃,4小时左右;冲泡过夜的茶水中维生素C、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损失;冲泡后放置过夜的茶水中三种成分含量都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汉朝时期,就知道茶不但有解渴及悦人之香味,而且有药效作用。东汉名医华佗已话及茶之药效。现代科学已明确这是因为茶叶中的化学成分起到的药用功效。 一、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1.水分:水是茶树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是形成光合作用的产物的重要原料。幼嫩的茶树新梢中一般含水分75—78%。叶片老化以后含水量减少。茶叶中的水分不但能溶解可溶性物质,如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无机盐  相似文献   

16.
采用常温、-18℃、-40℃处理茶鲜叶,参考绿茶的炒制工艺制成茶叶,分别室温水冲泡,测定茶汤中茶多酚,茶氨酸,咖啡因的溶出速度的影响,确定冷泡茶加工工艺。结果表明:-40℃冷冻的茶叶中茶多酚、茶氨酸、咖啡因溶出速度比-18℃冷冻的茶叶快,常温处理溶出最慢。  相似文献   

17.
茶多酚是从茶叶、毛竹中提取的一种多酚类混合物。研究证明它具有优良的抗氧化的能力,能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对人体及动物几乎无不良的影响,正在替代传统的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在医药、日化、食品及饲料行业有重要应用,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视。本文综述了茶多酚的研发动态,初步分析了从皖南茶叶与毛竹中开发茶多酚对皖南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提香过程是提高茶叶香气品质的重要工序之一。本文采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对茶叶感官品质和生化成分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香温度和时间对绿茶感官品质有显著作用;当提香温度为120℃、提香时间60min时,提香后绿茶感官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9.
市场茶饮料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市场茶饮料中的茶多酚含量利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进行测定,并考察温度、搁置时间对茶饮料中茶多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茶茶饮料中茶多酚含量较高,其次是乌龙茶、红茶。随着温度升高、搁置时间延长,饮料中茶多酚损失率增加、茶多酚含量减少,抗氧化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自制交联PVP(聚乙烯吡咯烷酮)凝胶对绿茶茶水浸取液中的茶多酚的吸附。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对2mLTP试液,用4mL交联PVP凝胶,吸附60min,茶多酚的除去率达到50%以上。其吸附机理为:交联剂的活性吸附中心与茶多酚上的酚羟基形成氢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