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小学教师所体验到的压力比其他职业的人高很多,不仅要负担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还要面对来自于社会环境、学生及家长、学校和自身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提高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教师自身要有提高心理素质的意识,学习正确调适心理的有效方法,也需要学校管理者的支持和关心,更需要社会关注教师心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2.
落后地区农村中小学部分教师由于工作压力大、环境差、地位低,已经出现了职业倦怠的症状。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在其生理、心理和情感方面有明显的表现,对教师自身、对学生成长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其成因有四个因素:社会因素、职业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其对策有三: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要营造宽松的氛围,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小学教师不健康心理主要表现为职业适应不良、职业倦怠和人际交往障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来自职业本身的压力、来自教师自身的个人因素以及教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要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教师个人层面多处入手,进而从整体上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更加重视.农村初中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已有一定的改善.但我国农村初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依然严峻。农村初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既有个人和职业的原因,又有学校和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消除既需要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又需要学校积极营造适合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心理氛围。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师不健康心理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清平 《教育导刊》2002,(12):36-38
当前中小学教师不健康心理主要表现为职业适应不良、职业倦怠和人际交往障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来自职业本身的压力、来自教师自身的个人因素以及教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要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教师个人层面多处入手,进而从整体上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在中小学从事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工作颇具挑战性,教师除了身体上的辛苦之外,心理上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其压力来源于家长的不理解和质疑、学校的不重视和不支持、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欠缺.化解教师心理压力的应对策略为:从社会角度看,性健康教育工作要取得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三方面支持;从教师角度看,性健康教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认知调整、知识储备和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7.
刘刚  刘强 《文教资料》2007,(8):135-136
目前,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问题成为关注的对象。本文主要从社会、学校、教师自身等方面对导致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8.
全国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以来,很多市县的乡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方案都没有将中小学心理教育队伍纳入服务体系。中小学心理教育师资队伍和心理辅导工作,不仅有利于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更是农村社会心理服务的中坚力量。目前,农村中小学心理服务教师的学科结构难以适应社会心理服务工作,需要建设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卫生学等多学科多专业相互支撑的心理服务队伍。高等学校需要强化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心理学课程,应用心理学专业需要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中小学心理教育服务教师需要逐步摆脱被动等待学生和居民心理咨询的理念控制,确立心理服务导向的社会心理服务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李青梅 《西藏教育》2008,(10):47-48
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中小学教师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要与社会的要求相协调,为社会所容纳,并具有创造的思想,广泛的生活兴趣、融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进取精神、稳定的工作热情。目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素质状况不容乐观,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关注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关系到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着学校心理教育的质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各类学校中教师的心理素质现状不容乐观。社会、学校和教师要澄清认识上的误区,转变观念,维护和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中学教师在焦虑情绪、心理压力、应对方式三方面的差异,以指导教师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心理压力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716名中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1)不同教龄的中学教师,市、县、乡中学教师在焦虑情绪、心理压力、积极应对或消极应对几个方面差异显著(P〈0.05)。(2)普通班与重点班的教师之间在焦虑情绪、心理压力上差异显著(P〈0.01)。结论教龄较长的中学教师,市、乡中学教师以及各中学重点班的教师焦虑情绪和心理压力较重;普通中学、城市中学的教师更多地采用消极应对模式。  相似文献   

12.
Research Findings: Early care and education has pronounced implications for young children’s social-emotional learning. Although program structural and classroom process quality indicators have been widely explored, teachers’ personal social–emotional capacity has only recently been recognized as an indicator of quality. This study reviewed and identified indicators of teachers’ social-emotional capacity and established a two factor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load and coping abilities. We also explored correlational associations between teachers’ social-emotional capacity and their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and responsiveness to children’s negative emotions.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1,129 teachers in center-based child-care programs and public preschools in the US. We found that teachers’ psychological load (depression, stress and emotional exhaus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teachers’ negative reactions to children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after controlling for a wide range of teacher/classroom characteristics. Conversely, teachers’ coping abilities (reappraisal emotion regulation and problem-focused coping strategies) were related to their positive reactions to children’s negative emotions. Practice or Policy: The findings suggest further studies to identify training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 components that might address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psychological difficulti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Child-care programs may also need efforts that support teachers’ social–emotional capacity as a way to improve teachers’ responsiveness and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相似文献   

13.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11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考察幼儿教师工作压力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联,探讨心理资本和工作倦怠在其中的序列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幼儿教师工作压力、心理资本、工作倦怠、生活满意度两两显著相关;(2)幼儿教师工作压力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但分别通过心理资本、工作倦怠的独立中介作用以及二者的序列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生活满意度。研究结果提示不仅要重视缓解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降低工作倦怠,还要从提升幼儿教师心理资本、发挥个体资源的保护性作用等途径缓解工作压力对幼儿教师生活满意度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过半数的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本文主要从教师的现有素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尽快适应教育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教师职业呈现不稳定性、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角度分析了教师压力增大、进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认为这一现象理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介绍德国现行学校心理教育技术-游戏辅导活动,引发对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重点突出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把游戏辅导引入心理活动课;学校教师应掌握一些随时能开展的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心理教育活动,渗透于学校课堂。  相似文献   

16.
苏南发达地区初中教师心理素质调查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问卷调查结构,统计分析了苏南地区初中教师心理素质的基本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初中教师的心理素质总体比较稳定,但在教学幽默,教学创新精神和教育情境适应性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然面,初中女教师的心理品质要优于男教师,职称高的教师和获匀教师的心理品质要优于一般教师,文章针对这些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7.
面对重大社会突发事件时,高职院校师生会产生应激、焦虑、紧张、抑郁等心理反应。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职院校不仅需要考虑师生的人身安全,也要重视为师生提供心理支持服务,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尽量减少疫情带来的心理不良反应,消除心理危机。以此为背景,以青海某高职院校为例,梳理该校心理服务团队制度保障、组织领导、在线服务、助力社会四方面情况,探讨在此期间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心理防护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制,旨在为后续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论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令人乐观,人们一直有意无意地忽视着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从新农村建设、教师专业化成长、心理健康研究的全面性和政府部门的决策等方面来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改善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措施主要就是:政府要改善教师生存环境、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减轻教师心理压力、教师本身要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承受着升学、工作、经济生活、社会角色等方面压力,随着新课程改革后,他们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在职业压力方面尤为突出,聚焦农村中小学教师这一特殊群体,探讨其职业压力形成的原因,提出解决策略来缓解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