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2 毫秒
1.
指出了我国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外法学教育的经验,构建出我国的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阶段的高层次法律研究生教育主要包括法学硕士研究生和法律硕士研究生。法学硕士研究生主要招收法律专业本科学生,侧重于对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其毕业生也主要侧重于在学术研究机构就业。法律硕士研究生(简称JM)主要招收非法律专业本科生,其在校学习侧重于法律实务的解决,目的是培养  相似文献   

3.
中国法科研究生教育向何处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的法科研究生教育包括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和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法律硕士是在借鉴美国法律博士研究生教育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随着我国法科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法学硕士生与法律硕士生培养目标的模糊、培养模式的困惑等。为此,应把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和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统一起来,把培养合格的司法人才作为法科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在3年的学制内实施高强度的法科学习和法律训练的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当前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法律实践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认为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应适当提高实践教学课程及课时比例,转变传统的实践教学授课方式,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丰富实践教学资源,强化毕业实习实践指导效果,以提高法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及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北京9所培养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在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培养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养工作职业导向不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师资配备及教学方法运用不够得当、实习环节缺乏有效安排,此外,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对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一视同仁对待的问题。据此提出以下建议:法律硕士(法学)的培养应当明确职业化培养目标,合理规划课程安排,完善师资组成结构,增加学生实践机会,优化配套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引进了法律硕士学位之后,法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出现了不少问题,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的定位模糊,两类研究生的培养方式雷同,培养目标不清晰等.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法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7.
浅析当前研究生就业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些年来随着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就业问题已成为高校和研究生本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研究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产生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并试图就如何缓解研究生的就业压力,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率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法律硕士专业研究生论文答辩中,我们发现有一定比例的学生论文质量不高,对答辩现场提出问题的回答也不到位。其原因主要是理论知识掌握的不扎实,行文能力不强,为了保证论文质量,培养合格的硕士生.应实行淘汰制。  相似文献   

9.
对复合型法律人才实践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属于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法律硕士教育是专业学位教育的一种,是一种新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种法律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尤其是在培养法律硕士研究生职业技能素质、激发法律硕士研究生创新精神等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10年各高校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新增了一项——全日制专业学位法律硕士(法学),简称法本法硕,它是介于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之间的新兴专业。基于目前的就业状况,大部分法学硕士研究生最终选择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只有少数研究生继续学术研究。但从事实务工作的研究生过去主要接受学术型培养,参与法律实践少,不能很好地与社会实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设立已有十年时间。这十年期间它的发展状况如何、发展中又出现了哪些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法律硕士的培养理念、培养方法以及法律硕士的实习状况等方面的分析,指出了我国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回顾和总结了海南大学在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和措施,包括推进法律硕士培养与司法职业资格认证相衔接;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法律硕士培养的积极性;优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索分类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3.
认为我国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瓶颈在于学校作为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主体的单一性.指出高校应与实践部门展开深入合作,进行开放式的联合办学,介绍了西南政法大学实行的法律硕士研究生“联合订单培养制度”,说明了该项制度在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既不同于法律硕士(非法学)研究生,也不同于法学硕士研究生,但究竟如何定位,无论是在决策层还是在实务中都比较模糊。基于当前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脱节、法学教育过度扩张等现状,借鉴其他国家的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培训,根据我们调研问卷的结果,将法律硕士(法学)人才定位为高层次、精英化、专业化、实务型法律职业人才是比较符合社会需要和法学教育的内在特点的。增加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这一类别有利于提升我国硕士法学教育.培养法律职业人。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专业学位硕士招生政策的放开,研究生就业难问题开始显现。导致研究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法律硕士为例,分析指出:需要科学规划和安排法律硕士三年学习生活,需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校外实习基地,充分发挥导师、辅导员的育人作用和就业指导职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和输送高层次、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专业学位硕士招生政策的放开。研究生就业难问题开始显现。导致研究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法律硕士为例,分析指出:需要科学规划和安排法律硕士三年学习生活,需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校外实习基地.充分发挥导师、辅导员的育人作用和就业指导职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和输送高层次、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女研究生就业难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问题解决也必须由多方共同努力。作为培养女研究生的高校,应尽最大努力提高就业率,满足毕业生的就业要求和用人单位需求。  相似文献   

18.
法律硕士专业硕士是应用型专业,为此它的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培养社会适应性人才.现行法律硕士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适应能力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法律硕士培养机制过于封闭.法律硕士人才培养的根本出路,在于培养模式的根本变革,坚持开放式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朱春霞 《高教论坛》2006,(5):158-160,198
作为高层次的复合型、实践型法律人才的法律硕士培养,为我国的法治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如何培养面向21世纪的新型法律人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从我国法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际出发,结合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指出法律硕士的培养模式应当朝着复合型、综合化的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20.
双导师制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审慎提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与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法律专业人才,意义重大。虽然培养单位在相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很多,亟待深入研究,但是,双导师制作为已被培养单位及法律硕士研究生认可的一项制度,应逐步完善,不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