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第一,教师首先要转变以往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切实从学生出发,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一定的空间我们在教学中从根本上把单纯的技术传授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健身的方向转变。把在体育课中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学会自我评价作为体育教育的首要目的。使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身心健康发展与终身体育观结合起来。第二,要真正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新的课程标准确立了五个领域即:身体发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确实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出了学生的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2.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构建了五个学习领域详尽、具体的学习目标,从水平一到水平五,新课标提出的“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达到的行为目标就有251条之多。面对只有目标体系,缺乏具体教学内容的新课标,体育教师将面临许多实际问题。本文试图对五个领域的学习目标进行重新归  相似文献   

3.
刘苗 《体育教学》2007,(2):23-23
一、新课程下体育教师备课存在的问题1.教学目标拖沓冗长新课程下设定了五个学习领域目标,于是就有了教师在每次的备课的教学目标中都要生搬硬套的写上这五种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4.
邓雷 《体育教学》2003,(6):36-36
新体育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与原来体育教学大纲相比,新体育课程标准有两个明显的不同特征:一是在理论体系中设置了五个学习领域及其目标,其中“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是两个重新界定、明确的学习领域;二是尽管设置了学习领域目标,但没有规定达到目标的具体内容和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健康课程五个领域强调什么?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的特点以及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确立了课程目标,拓宽了课程内容,划分了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了课程的内容框架体系。从理论上讲,五个领域涵盖的内容应该很多,但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考虑,每个领域分别精选了一些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目标和内容。一、运动参与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标准》强调学生要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水平一),乐于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水平二),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水平三),初步养成坚持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排球运动是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项目,对促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一直被列为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五个领域学习目标,并强调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活动为主  相似文献   

7.
1.说本人基本情况。首先要进行自我介绍,姓名、学历、职称等等,好让听的人对你有个基本印象,对你的教学档案有个初步的了解。2.说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对自己任课班级的学情作基本的分析。这些是因材施教的基础,是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组织措施、选择教学方法和确定运动负荷的基本依据。3.说教学目标。依据《课标》水平段中的五个领域学习目标制定出相对应的1~2个切实可行的、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4.说教材内容。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最利于达到目标的教材内容。5.说教学过程。这部分应是说课的重点无论是理论课或实践课,都需要按照课的…  相似文献   

8.
国家教育部制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目标五条,学习领域目标五个、十六条.广大体育教师对新的理念,新的教学目标如何理解和操作,多有困惑和争议,本人就此谈些个人的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9.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谈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课程的功能转变,应该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这一目标的提出,不仅给学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素”,还给教师确立了新的教育目标,促使教师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文兵 《体育教学》2002,(6):26-2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主要内容。研究性学习,即是其中的最强音。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后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不仅作为一门课程,能够系统地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获得自然、社会、自我领域的感性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而且,也是一种学习心态、习惯的培养,应渗透到各门学科的学习之中,迁移到更广阔的学习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本文对…  相似文献   

11.
体育新课程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课时目标细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体育新课程提出了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两个学习领域,但是通过几年新课程的实施情况来看,对这两个领域目标的达成效果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因为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领域是“看得见目标,摸不着内容”,广大体育教师在实践中往往感觉无从下手。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在新课程目标体系中,课时目标是整个体育学习目标的根基。因此,对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学习领域,只要能把领域目标——水平目标,正确分解到课时目标中去,就能保证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学习领域目标的实施和达成。一、设计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课时目标的依据1.领域目标、水平目标和体育学科特…  相似文献   

12.
梁军 《体育师友》2006,(6):58-59
当前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使体育教学属于全体学生,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整个教学评价的核心,通过对现有的学习评价局限性的分析,围绕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中的五个领域目标进行学习评价的目标、方法、内容思考,提出学习评价的发展方向,以求在体  相似文献   

13.
初学者快速学会蛙泳的关键动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游泳教学中,使初学者快速学会蛙泳是师生共同的目标。笔者积累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教师完成好在水中的五个示范动作是实现目标的关键。这五个关键示范动作是:一、漂浮后站立初学游泳者由于不熟悉水性,在水中改变自己身体的姿势很困难,特别是在学习俯卧浮体时,在鼓励他们大胆漂浮起来之前如果不教如何站立,会使他们失去安全感、恐水心理加重,影响教学进度。另外,初学游泳者在水中会感到很不平衡或失去重心。因此,学习漂浮之后的站立非常重要,学会了这个动作,才便于其它动作的学习。学习漂浮后站立,应从易到难,先学团身浮体后站立,再学俯卧…  相似文献   

14.
杨大华  胡永发 《精武》2012,(25):48-48,50
本文旨在对体育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探讨,提出要合理运用好小组合作学习的五个要素,要掌握方法、合理分组、积极引导,选好组长、制定目标,培养合作、教师主导,全程调控、激励评价,强化合作  相似文献   

15.
对新课程标准中五个学习领域目标理解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标准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学科本身的特点及国内外课程发展的趋势,将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划分为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它们亦可称为课程的具体目标.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原来的体育教学大纲中就有的,如身体健康目标、运动技能目标,另一种是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如运动参与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下面本文就每个学习领域目标进行一一分析.  相似文献   

16.
冯浩 《体育教学》2003,(1):38-39
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为设计目标,强调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使每个学生在认识上、情感上和态度上积极发展。通过学生的主动创造和学习,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l)了解运动对健康的作用;(2)认识跳跃练习能发展人体的弹跳能力,前后滚翻能增强自我保护,变向跑能发展灵敏、协调等素质。技能目标:(l)主动创造和学会各种跳跃方法,体会身体失去平衡时和跌倒时的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17.
梁光日 《体育师友》2011,34(4):42-42
一、目标激励法目标,是老师所预期的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要善于学会设计每一节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并运用目标激励学生积极学习。如:在实心球投掷授课中,根据性别、力量等因素的差异,给学生定不同层次目标,使他们在自己的层次目标上得到成功。同时,给学生提出的目标要具体,依次按照若干个小目标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即指学生通过学习与理解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完成体育锻炼的能力。这种自我锻炼能力不仅可以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增强自信心,还能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鼓励学生自觉获取体育锻炼的知识、方法以及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所以,体育教学是否可以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学会自我锻炼,成为全面培养人才的关键所在。文章以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概述及意义,分析学生缺乏自我锻炼的现存问题,由此提出提高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有效对策,从而实现全面教育人才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田径运动中的“跑”、“跳”、“投”是生活和体育运动的基础,也是谁都可以参与的运动。是追求比对手“高”、“快”、“远”的运动,是竭尽全力挑战自我,体验与对手竞争乐趣的运动。五年级儿童学习“跳远”、“跨栏”,六年级学生在前半段是以“跳高”项目进行“目标学习”的。  相似文献   

20.
为使学生在较短的冰上课时问内顺利地学会滑冰和提高滑行技术,在高校速度滑冰课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和分类指导的教学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接受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和指导、进行不同层次的目标检测的同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了素质教育中教育要面向全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