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互联网通过链接实体经济,能够促进产业深度融合、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最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本文力图揭示中国互联网发展对产业的协同集聚、结构升级的影响,探寻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是否对产业协同集聚和结构升级产生异质性作用。实证研究表明: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提高会促进协同集聚,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协同集聚起中介作用。区域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互联网发展显著促进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协同集聚,协同集聚的中介作用仅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显著存在。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区域分布失衡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英  汤亚非  邹纲明 《现代情报》2010,30(8):157-162
通过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绩效数据的分析,其中包括:总产值、主营收入、增加值、新产品产值、利税和出口交货值等多个方面的数据,了解到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全国区域分布,发现高技术产业集中我国的东部地区,而中部和西部在高技术领域处于明显劣势,严重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均衡发展。据此建议国家应该尽快调整高技术的产业结构,让高技术产业成果,带给中部和西部的人民一些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0—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SFA模型实证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检测技术创新效率区域联动效应的存在性,并用VAR模型对该效应路径进行估计。研究表明,(1)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产出主要受研发资金投入影响,研发人员投入的作用不显著;(2)政府RD投入、自主创新倾向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地区市场开放度对技术创新效率具有负面影响;(3)无论是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还是在区域内部,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都不明显;(4)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区域联动效应,但这种效应仅发生在相邻地区,并且表现为中部到东部、中部到西部的单向局部正联动。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技术,从地理邻近、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3个方面构建了空间权重矩阵,考察了2004—2015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看,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本地和周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从分区域的角度看,技术进步对东部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中部地区不显著;技术效率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东部和中部地区不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凤祥  张伟 《软科学》2017,(8):9-12
通过选取2006~2014年中国30个省份(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对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系数进行了测算,并分析环境规制、民间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全国范围来看,民间投资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环境规制也显著促进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分区域来看,民间投资和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区域性差异较大,东部地区民间投资的影响为负,中西部地区为正;东部和中部地区环境规制影响为正,而西部地区影响甚微.此外,研发投入、贸易、财政支出等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也产生影响.同时,由于我国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未能为产业结构绿色升级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本支撑.  相似文献   

6.
构建省域高技术产业综合评价体系,依据201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采用多层次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内地31个省市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呈现东强西弱态势;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高,中部地区和部分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入大;但高技术产业成果转化效率和产业环境有待提高,西部偏远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东部地区可提高研发投入强度,承接国际高端高技术产业转移;中部地区和西部部分地区需健全促进高技术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扩大对外开放水平;西部偏远地区需加强高技术产业承接基础配套设施;东北地区可激活高技术国企活力,支持高技术民营企业发展,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现有研究认为发生“资源诅咒”现象的原因在于过度的资源依赖降低了研发投入从而抑制了创新。为了进一步探究了资源依赖和研发效率的关系,本文利用随机前沿模型计算得到了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级区域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并实证研究了自然资源依赖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自然资源依赖对高技术产业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这种抑制作用,西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为此,本文认为应当降低资源产业的依赖程度,应当制定专门的扶持政策,应当注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应当因地制宜的制定资源产业政策和高技术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8.
司增绰  曹露玉 《科研管理》2022,43(5):113-120
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国家高新区设立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整体看高新区设立显著促进了高技术产业发展。据高新区所属地城市发展水平、城市所在地区和高新区自身所处生长周期不同,进行了异质性检验,发现二线及以下城市高新区设立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影响显著,一线城市高新区设立对高技术产业发展没有显著影响;中部地区城市高新区设立能够有效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东部和西部地区城市高新区设立不显著;初创期和发展期高新区设立有效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成熟期的效果不显著。因此提出建议: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设立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因地制宜加强高新区质量建设,提升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高技术产业发展不能仅依赖高新区政策,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9.
在使用因子分析方法综合测度高技术产业升级指标基础上,利用我国三大经济区域2004—2012年期间高技术产业五大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产业种类属性和产业所处地区变量在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和高技术产业升级之间的调节关系。研究发现技术引进总体上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升级,但是对产业升级的实际效果取决于高技术产业所属的具体产业属性以及高科技产业所处的具体地域位置。技术引进对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产业升级效果最佳,技术引进对电子及通讯设备,航空航天器和医药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效果不显著。技术引进对中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升级效果最佳,西部和东部地区效果次之。技术引进对高技术产业升级的效果在东部地区体现了经济学"边际报酬递减"效应。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1985~2006年中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协整理论和动态最小二乘法模型,研究了我国各区域(即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FDI对相应地区产业结构的长期影响和短期的修正机制,以及FDI对不同区域产业结构作用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各区域FDI对产业结构变动均具有长期的影响和显著的差异,呈现出由东部向西部影响逐渐增大的态势;而短期中,除东部地区之外,FDI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曹雄飞  霍萍  余玲玲 《科学学研究》2017,35(11):1631-1638
文章依据人力资本和产业集聚理论,运用中国近十年高技术产业和高科技人才面板数据,测算了29个省市区高科技人才区位商与高技术产业区位商,并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选取了相关控制变量,利用STATA12.0对面板数据进行了回归,实证分析高科技人才集聚与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之间互相影响,开放度、政策、交通等因素在区域层面对高技术产业集聚发挥不同影响;同时发现东部地区高科技人才集聚程度高,高技术产业发展好,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唯有陕西属于人才集聚和产业集聚是进入全国前十位的省份。  相似文献   

12.
选取1997-2009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省际层面面板数据,分区域考察了制度环境对知识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环境是影响知识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并且这种影响已经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制度环境改善对知识生产效率提高的贡献度差异明显,分别是19.5%、11.8%和23.4%。制度环境五个方面指数中,非国有经济发展仅在西部地区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产品市场发育只对东部地区产生了促进作用,而要素市场发育则在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虽然政府与市场关系、法律制度环境对各地区知识生产效率都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但影响大小也有着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高技术产业人才聚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性程度,从区域异质性视角,理论分析高技术产业人才聚集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并提出相应假设,利用2009—2016年我国25个省级区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固定效应(FE)、随机效应(RE)模型并对比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成果产出和产品产出角度,高技术产业人才聚集均能显著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表现为东部地区人才聚集对技术创新成果产出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对产品产出的促进作用略低,表现为"中部最高,西部次之,东部最低"。此外,研发人员投入、研发经费投入和资产规模对技术创新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但区域差异性也十分明显。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青  傅莉媛  孙海添 《资源科学》2023,(6):1239-1254
【目的】工业生产碳排放是中国生产活动产生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本文旨在测度工业生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并对其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为碳减排提供相应政策建议,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方法】利用碳排放分类、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和空间计量模型对2005—2019年全国及区域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2005—2019年工业生产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呈现增长趋势,由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演变为东部>西部>中部地区;碳排放强度呈现下降趋势,始终为西部>中部>东部地区。(2)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全国总体差异较大且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碳排放量总体基尼系数由2005年的0.3793上升到2019年的0.3861,碳排放强度总体基尼系数由2005年的0.3160上升到2019年的0.3990。东部地区碳排放量区域内差异最大,区域内基尼系数均值为0.4119;西部地区碳排放强度区域内差异最大,区域内基尼系数均值为0.3175。(3)工业生产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主要受到产业结构和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的影响,碳排放强度主要受...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3—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在借鉴C-H模型、L-P模型的基础上测算以OFDI为技术溢出渠道的国外RD资本存量,研究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全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是其促进作用还尚小,并且国内RD人员的投入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产生了抑制作用;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东部和西部的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提升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金融发展的内涵包括金融规模、银行业结构、金融生态环境3个主要方面,从这3个角度剖析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衡量各省份技术创新能力,比较不同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差异;基于因子分析结果,建立全国范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静态面板模型,比较分析不同地区的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区域之间存在差异且发展水平为东部中部西部;(2)发展良好的金融体系能够促进技术创新;(3)股票市场的发展相比商业银行规模的扩大更有利于技术创新;(4)银行业竞争程度越低越不利于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5)信用环境的改善能够显著推动技术创新;(6)外资投入带来的技术外溢未能被当地企业"消化吸收",且这种作用在东部地区较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软科学》2019,(10)
从创新投入产出视角,运用基于实数编码的投影寻踪法测度了2009~2016年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际效率,利用泰尔指数法分析了实际效率的差异及构成,应用经济收敛理论检验了实际效率的收敛性。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际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且三大区域间、省际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全国与东部地区实际效率存在σ收敛,而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存在σ收敛;全国及三大区域实际效率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即初始条件相同时,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际效率趋于相同的稳态水平;在考虑企业规模、政府支持、产权结构等影响因素时,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际效率趋向各自的稳态水平。  相似文献   

18.
产业结构对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峰  王琢卓  杨海余 《资源科学》2013,35(2):388-395
本文以STIRPAT模型为基础,采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就产业结构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伴随产业结构构成效应和竞争效应的提高,城镇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分别表现出显著的U型和倒U型曲线关系,且产业结构构成效应和竞争效应的提高均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从地区层面看,现阶段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仍未达到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区间;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对土地利用影响不显著.各地区产业结构竞争效应有利于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其中西部地区多数省份的产业结构竞争效应指数最接近最优阀值,而中部地区偏离最优阀值最远.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7-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测度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以改进的GP指数量化知识产权保护程度,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 表明,全国知识产权保护显著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提高;东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为显著正向影响;中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间接效应显著为负向;西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为负但不显著,间接效应显著为正.结论 对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效率提升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与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重要战略结合点的绿色创新效率问题,运用SBM模型,构建以高技术产业集聚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测算2008-2018年我国28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实证分析创新质量对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 表明:在研究期内,28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稳步提升但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并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特征,其中绿色创新效率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创新质量对东、中部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基于产业集聚水平的双重门槛效应,门槛值分别为0.636、0.944,而西部当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跨越0.363门槛值时,创新质量对绿色创新效率才会有显著促进作用;企业规模、劳动者素质、政府行为对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外开放显著抑制绿色创新效率提升.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综合考虑区域发展差异、充分发挥协同优化作用、积极实施人才引进战略等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