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叶磊  娄策群 《现代情报》2017,37(6):168-171
通过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相关概念的研究,厘清论文检测与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之间的关系,为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借鉴。文章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信息生态理论,从学术成果信息、学术成果信息主体、学术成果信息环境3个方面分析论文检测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学术生态视野下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要培养具有原创性技术创新人才,必须认识学术生态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相互作用,发挥系统中各种生态因子对技术创新人才的功能性作用。充分优化学术系统内部结构,建立完善创新联盟、学术联盟和学术生态三位一体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系统集成功能,增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学术泛化、功利学术、重量轻质等,构成了当今中国学术界的基本生态,由此造成我国学术论著质量普遍不高。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们缺乏对学术的真正理解。只有真正弄清学术的真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不良的学术生态,进而提高我国学术研究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4.
述论学术真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泛化、功利学术、重量轻质等,构成了当今中国学术界的基本生态,由此造成我国学术论著质量普遍不高。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们缺乏对学术的真正理解。只有真正弄清学术的真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不良的学术生态,进而提高我国学术研究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5.
张风帆  夏园园  计彤 《科教文汇》2013,(30):104-105
学术生态与自然生态类似,学术生态各生态因子应和谐共处、协同进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只有达到并维护学术生态及其系统的动态平衡,才能保持我国创新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才能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肥沃土壤,才能促进我国自主型科技创新的突破和发展。建设和谐的学术生态系统,既是我国学术发展自身的需要,又是培养创新人才、实现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梳理国内外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特点、局限性及存在争议,提出针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启示与建议。【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与归纳总结,剖析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现状及问题;结合国内外资料调研及编辑工作实践,得出启示与建议。【结果】 国外研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时间较早,2009年国内成功研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并将其投入使用后,抄袭与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被有效遏制;但对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局限性认识不足、过度依赖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设置的文字复制比阈值太低,引起新的学术不端问题,不利于引导学术研究和学术继承性、创造性发展。【结论】 (1)科技期刊编辑部应理性使用检测系统、设置合理阈值、科学界定学术不端行为,为规范学术研究、保证研究质量和及时准确发布研究成果建立正确导向;(2)科技期刊编辑部应与相关机构联合,建立统一的引用规范,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和论文类型等采用不同的阈值,实行“人机”结合、精准检测;(3)建立学术不端审核机制,规范审核流程,提升编辑把关能力,形成以编辑为主、多方联合的多元防治体系;(4)应用新技术不断提升检测系统查准率,提供更多服务功能,满足不同学科及新型出版方式的多样化需求;(5)建立学术不端法治体系,建立终身信誉制度或荣誉准则制度,开展科研诚信终身化与常态化教育,相关单位将学术道德纳入人才评价体系,促进学术生态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东升 《学会》2008,(7):27-32
科技社团是一定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该文在区分科技社团生态位与生物生态位概念的基础上,借用生态位基本原理中的防止生态位发生重叠现象而对科技社团生态的主要测量指标进行界定,以学术交流、学术评价和学术奖励作为科技社团生态位的三个重要特征进行分析,并由此得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阮云志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7):187-190
科学界定学术道德及其相关概念是学术道德研究和建设的逻辑起点。对国内关于学术道德及其相关概念如学术、学术规范、学术道德规范、学术共同体、学术失范、学术道德失范、学术不端行为、科研不端行为、学术腐败行为等研究进行了简要的述评。  相似文献   

9.
董锁成  李泽红  石广义  李宇  李岱 《资源科学》2013,35(9):1755-1764
国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为资源经济学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资源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30周年之际,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经济研究专业委员相关研究团队及全国主要资源科学研究团队的科研实践为例,本文回顾和总结了资源经济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已有学术贡献,对资源经济学的学科价值进行了再认识,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时期我国资源经济学学术创新的主要方向。资源经济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已有学术贡献主要包括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发展关系研究、资源承载力研究、资源安全研究、资源流动研究、资源循环利用与循环经济研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世界资源经济研究等7个领域。生态文明战略的提出更进一步提升了我国资源经济学的学科价值,我国资源经济学应紧跟国家战略需求,在水、土、能源和矿产等部门资源经济学领域、循环经济领域、资源产权与价值领域和资源经济研究方法等4个方面推进学术创新。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经济研究专业委员会应担负起学科发展导向和学术创新组织的重任,引领中国资源经济学迈向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学术出版与学术不端行为之间的关系,指出如学术期刊管理不善,会对学术不端行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反之,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泛滥。《农业工程学报》在防范和处理论文中学术不端行为的实践证明:学术期刊办刊人在学术出版活动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在出版环节有效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出现问题的处理和曝光对违规学者具有很大威慑力。最后提出:在期刊出版过程中,涉及学术不端行为的稿件的认定和处理工作极其复杂,亟待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学术期刊编辑部及审稿专家要严格审选稿件,将核查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作为审稿的重要内容之一;编辑部要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规范出版行为;学术出版界携手并肩,共同防范和抵制学术期刊出版违规论文,形成规范的学术出版的大环境,断绝不端学术论文出版传播的渠道,为建立良好的学术生态作出期刊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网上电子期刊研究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2  
彭伟 《情报科学》2000,18(4):296-300
随着主流出版商逐步进入电子期刊市场,作为国际互联网的广泛使用的结果,电子期刊正从它的幼稚期迈向成熟期。本文的目的在于对如何利用电子期刊和电子期刊对信息工作者和学术界所带来的挑战做一些思考。作者认为,电子期刊的最大优势在于给学术交流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这将可能使它从根本上超越传统期刊。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高校图书馆现状调查与分析—自动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君  余平 《情报科学》2001,19(11):1223-1229
90年代中期以来,我省高校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各高校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水平不平衡,自动化建设内容不全面、网络化程度低,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此,必须增经费投入,加强对自动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和组织领导,建立起统一的自动化体系;应加强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和自动化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以提高图书馆对教学科研信息需求的保障水平,保证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深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Concerns have been raised that the growing emphasis on the commercial value of academic research may have negativ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notably that it may have a deleterious effect on the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or on the open-ended nature of public science. These concerns have catalyzed an expanding set of empirical studies, the evidence from which is vast and mixed. We review this body of investigative work, teasing out some preliminary conclusions regarding the broader implications of academic enterprise and promising avenues for further research.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学术评估的概念、作用、以及目前常用的两种学术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归纳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学术评估的特点,并就其体系构建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看法,认为我国的社科学术评价体系将会呈现出从专家评估走向多元主体评估、从单维度评估走向多元标准评估、从数量技术评估走向多种方法综合评估、从阶段评估走向全过程评估等多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数字化期刊网络系统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刘善文 《情报科学》2003,21(10):1058-1060
本文针对我国三大学术期刊网络检索系统从收录范围、全文阅读、标引质量、检索系统、检索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我国数字化期刊网络系统还有待于完善和发展,并就此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术期刊出版发展路径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洁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1):1127-1133
[目的]促进高校学术期刊出版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给出高校学术期刊出版发展路径。[方法]从高校学术期刊应进行合理定位、改变出版模式、开展联盟合作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根据自身条件,积极创办英文期刊,鼓励综合性学报向专业期刊转型,通过学者化办刊,依托数字化出版平台,采用OA出版的模式,形成高校学术期刊出版群,逐渐树立起高校学术期刊出版的品牌形象。[结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充分发挥高校办刊的资源优势,积极配合国内学术期刊生态布局的调整,通过提升高校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声誉,吸引优质稿源回流,为做大做强国内学术期刊品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提高中国编辑出版类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可行性和措施。[方法]调研中国编辑出版类期刊基本情况和产生国际影响力期刊的特征,调研SSCI编辑出版类期刊现状和中国作者发表文章情况。[结果]中国编辑出版类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不高,但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提高国际影响可采取的措施包括:提高编辑出版类期刊的国际化意识、为文章增添国际化信息、出版中英文双语或英语期刊、加强网站和数据库建设、争取被检索机构收录等;还可通过明确自身定位推动中国STM出版格局的完善,借助学术力量加强国际交流,提高编辑素质,在中国编辑"走出去"的同时将国际同行"引进来"。[结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编辑出版类学术期刊是可行的,而且对促进中国科技期刊整体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姜春林 《情报科学》2002,20(4):393-395
介绍了CSSCI及其基本功能,尤其对于合理评价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8种科学学类CSSCI源期刊为对策,利用CSSCI生成的影响因子等部分指标和相应数据,初步分析了该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对高校图书馆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忠霞 《情报科学》2000,18(5):427-430
本文在展望图书馆发展前景的基础上,描述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模式,论述了在图书馆转型时期主导图书馆发展的几大重要因素,并指出有待解决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20.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不可或缺的内容,学术论文没有参考文献,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参考文献的著录规范,可以参考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但在编辑加工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本文就参考文献的编辑加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