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根据各类记载及保存的哈佛燕京学社档案,对哈佛燕京学社北平办事处在中国购书情况进行了详细统计,首次揭示了哈佛燕京图书馆在中国的采购情况及民国时期古旧书业的一些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2.
文章收录并考释原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善本部主任沈津先生收藏的聂崇岐致顾廷龙35通信函。信札的时间集中于1939年7月至1958年间,内容涉及燕京大学状况、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引得编纂进展、燕京大学图书馆与上海合众图书馆购书事宜、平沪两地旧书业情形,以及聂崇岐个人教学、研究工作等。从这批信札可以窥见1939年之后聂崇岐工作、生活、学术研究及与友朋交谊之情形。  相似文献   

3.
通过梳理民国时期哈佛燕京图书馆档案,从方志采购的背景、经费、时间、方式、来源与成效等方面对民国时期该馆方志收集历史开展研究与分析,揭示其对哈佛燕京图书馆早期馆藏建设以及哈佛大学乃至北美中国研究的影响,为方志流播海外的历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2):118-121
根据实地文献调查,参考相关资料,介绍了哈佛燕京图书馆为胡适学术研究所提供的文献支持,以及胡适对哈佛燕京图书馆的捐赠和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流传下来的典籍被誉为“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但近百年来,流落于海外者不知凡几。许多热心于中华典籍的志士仁人,如黎庶昌、罗振玉、傅增湘、王重民诸先贤,都曾为介绍、传播沦于异域的中华文献作出过自己的贡献。如今有幸拜读沈津先生的《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以下简称《书志》),不能不令人产生历史的感慨和现实的快慰。美国哈佛大学是一所创建于1636年的世界著名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自1928年始创哈佛燕京学社,正式有系统地收藏中文典籍,七十余年来经过数代华裔学者的努…  相似文献   

6.
哈佛燕京学社北平办事处作为哈佛燕京学社在中国唯一的计划制定、执行和监督机构,在其存在的23年间大力捐助燕京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对燕京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2019年7月22日,南京大学谢欢博士对哈佛燕京图书馆馆长郑炯文先生就北美东亚图书馆发展相关问题进行访谈。东亚图书馆肇始于欧洲,起源于传教士对文史哲印刷文献的专题收集,与汉学发展紧密相关;美国东亚图书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如今美国已成为西方世界东亚研究的中心。华人图书馆员是北美东亚图书馆从业人员中非常重要的群体,三代华人图书馆员各具专长,为北美东亚图书馆发展做出了贡献。郑炯文先生自担任哈佛燕京图书馆馆长以来,主要致力于以下三方面工作:①整理裘开明、吴文津担任馆长期间收集的文献;②开放馆藏,将哈佛燕京图书馆的资源面向全世界学者开放;③推动中美图书馆员交流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哈佛燕京学社的缘起及其宗旨。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的成立及其工作过程、工作成果等。引得编纂处所编印的64种引得(索引),是图书馆工作者或学者查阅、检索、利用和开发我国古代文献内容的重要工具书。  相似文献   

9.
论文阐述了哈佛燕京图书馆将特色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贯彻于图书馆具体工作的管理与服务特色,希望为我国图书馆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哈佛燕京图书馆郑炯文馆长荣休之际,哈佛燕京学社李若虹博士对他进行了访谈.郑炯文馆长回顾了自己管理美国顶尖大学东亚图书馆的历程,分享了自己从事图书馆事业数十载遵守的两条准则:保证藏书质量和全心全意为学者提供一流的服务,并介绍了燕京图书馆为了满足信息时代的需求,在过去的20多年所经历的变革和创新,以及最终如何发展成为一家能在21世纪为哈佛大学以及世界各地的师生、学者提供一流服务的研究型图书馆.除了改进馆藏结构,提高服务质量以外,郑馆长还在任期内着手启动了两个大的项目:访问图书馆员项目和善本书数字化项目,此举不仅推动了图书馆的国际合作进程,而且弥补了哈佛燕京图书馆业务上的不足,使得馆内珍藏本以电子版的形式能为世界各地学者所利用.  相似文献   

11.
徐莉  李阳 《历史档案》2017,(2):136-141
为了解海外明清档案存藏情况,开展明清档案征集工作,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李国荣等一行五人于2016年9月赴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实地考察。此次交流访问,深入了解了哈佛燕京图书馆的历史、馆藏及藏品价值,并征集到一定数量的明清档案。  相似文献   

12.
2022年8月,哈佛燕京图书馆迎来第四任馆长杨继东先生,笔者在哈佛大学量化社会科学研究所(IQSS)做访问学者期间对他进行了访谈。首先,杨馆长回顾自己学科交融的研究经历,分享管理多所美国顶尖高校图书馆东亚分馆的经验,阐明接任哈佛燕京图书馆的3个机缘,揭示当前面临的空间与人手的挑战以及应对措施。其次,杨馆长介绍哈佛燕京图书馆珍善本等特藏资源的建设现状与数字化进程,阐明学科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展望后疫情时代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变化。最后,杨馆长提出元宇宙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的见解,指出现今图书馆业的两大热门趋势即特藏与数字人文,巡礼哈佛与斯坦福的数字人文项目,并给出针对国内数字人文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古籍数字化规范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变革的领域。针对目前古籍数字化存在的问题,文章以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古籍数字化项目为研究实例,通过其数字化加工方式、数字化过程、参数选择等方面的具体实践,重点对图像和元数据的数字化建设和组织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古籍数字化标准规范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揭示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成立的过程,总结引得编纂处在索引编纂领域的影响,有助于为古籍知识库构建经验。[方法/过程] 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和演绎法,总结引得编纂处成立前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转型的社会背景,分析"整理国故"运动、"索引运动"影响下引得编纂处取得的索引成就。[结果/结论] 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是民国时期"西学东渐"整理国故"及"索引运动"等众多因素影响下的产物;引得编丛刊的问世对中国索引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哈佛燕京学社汉学引得丛刊》成功的经验对当下的古籍知识挖掘与人文计算研究具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5.
哈佛燕京学社北平办事处作为哈佛燕京学社在中国的常驻机构,在民国时期为学社在中国开展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它为燕京大学国学领域的教育、研究等提供资助,在出版《燕京学报》和编纂引得丛刊、培养研究生等国学人才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论文从时间顺序、历任干事及开展活动等方面厘清办事处的发展脉络,完整呈现办事处的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16.
哈佛燕京引得编纂处背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简称“引得处”)以及“哈佛燕京学社汉学引得丛刊”(简称“引得丛刊”)成立的意义和它在中国索引史上的学术地位,已有不少专家作了深刻的阐述。本文想就“引得处”成立的背景作一番初步的研究。通过对其背景的分析与研究,不但可以把握早期中国索引事业发展的脉络,而且可以从这一个案中,分析中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特点,为今后的发展与合作打下基础。一 二十世纪初中国索引发展的背景 宋明以来,我国一些工具书已具有索引的功能。如宋代的一些类书、明代的《永乐大典》等,有些书如《佩文韵府》等,按韵统…  相似文献   

17.
著名图书馆学家裘开明博士先后担任厦门大学和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馆长,为中外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得了图书馆界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8.
姚伯岳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26(2):103-104,21,封底
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的沈津先生不久前在他的博客上发表了<书口彩绘>一文.该文为之补充了有力的实物证据,并对书口彩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春博 《中国索引》2006,4(2):60-62
本文在总结哈佛燕京学社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洪业主持的索引编纂事业加以概述,认为他的工作对于民国时期索引编纂的科学化有着重要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学术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杜维明先生,1940年生于云南昆明,父母亲均为南大校友。杜先生1957年进入台湾东海大学,师从徐复观,亦受牟宗三思想影响。1961年大学毕业,次年获“哈佛-燕京奖学金”赴美国留学.196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1981年起任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和哲学系教授,并曾担任过该校宗教研究会主席、东亚语言和文明系主任。1988年荣膺美国人文艺术科学院哲学组院士,1996年出任哈佛燕京学社社长,现任美国夏威夷东西文化交流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