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日在整理体育教育资料中,发现谈体育课要有笑声的章见诸于各种体育报刊。有趣的是主张体育课要有笑声的章多半发表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也就是西德体育教学法专家海克尔教授来华讲学,并提出评价体育课质量的两条标准,一是“出汗”,二是“笑”之后。为何在这之前笑少见呢,  相似文献   

2.
编辑部约我写一篇“卷首”,题目是“什么是一节好的体育课”。这是一个“难题”,因为评课难,对评课再进行评说就更难。作为一名普通的体育工作者,由于学识有限,工作范围有限,我的评说只能是挂一漏万,“瞎子摸象”了。误区之一———大题小做。教师在一节体育课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总想要完成一个“单元”的甚至一个“大纲”中提出的所有目标。这几乎是约定俗成,谁要是达不到,会有人指东道西。我认为,这是一个误区,是一个脱离实际的误区。其结果是教学重点不突出,运动实践的时间减少,讲解时间增多,教学无特色。怎么办?实事求…  相似文献   

3.
如何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有趣,使学生由“要我学,要我练”变为“我要学,我要练”呢?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首要前提,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相似文献   

4.
场地小,同时有几个班上体育课的现象在中小学比较普遍。常出现相互争场地,“谁先占着谁就用,后来者只能当观众”,以及出现把学生关在教室中将“体育课”上成“美术课”、“纪律加强课”等现象。我校只有两个篮球场,却同时有三、四个班上体育课。要解决“场地小.多班上课相互干扰”的问题,我们探索、尝试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做到‘四个一’”的路子,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5.
浅谈开放式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传统的体育教学相比,开放式体育教学在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强调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并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地分析体育课的实质和价值,从而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北京一所小学开展“体验孕妇”活动。在小朋友腹前绑上六七斤重的布袋,体验妈妈当年孕育他们的辛苦。这一做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残疾人日”前夕,为了教育学生对残疾人的同情、理解和尊重,我在体育课上尝试“体验残疾”活动。课前,我装扮成一名残疾人,脚缠绷带、手撑双拐,一步一摇地走向学生。看到我这副模样,学生们都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老师的腿怎么啦?”、“老师受伤啦?”、“被车撞啦?”、“老师,还能上课吗?”……看着他们急切的目光,我道出了真相:“老师没有受伤,是装的。同学们这么关心老师,那你们关心残疾人…  相似文献   

7.
补课     
星期五的下午,我正在办公室备课,突然进来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昨天的体育课什么时候补上?”我一听就明白了。因为,昨天我外出学习,他们班的一节体育课给耽误了。可是我想,昨天的体育课都让语文老师给上了,还想补体育课?真是异想天开!于是就随便说了一句:“明天!”可我又一想,明天是星期六,不上课! 管它呢,他们还不知道来不来呢?第二天,因为是星期六,我吃过早饭,很晚才到办公室里去。当我路过操场的时候,发现一个班的学生整整齐齐的站在操场,当时我就愣住了,那不是我的学生吗?于是灵机一动,赶紧到办公室准备体育器材。“报告老师,我们班…  相似文献   

8.
享受课堂     
我盼望着上课铃声的到来,那预示着我又将踏入崭新的一天。热烈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上充满着孩子们的笑语欢声。看着孩子们的眼睛发亮,满脸通红,满头大汗,忘我地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课中,这一切在我看来就是一种享受,是对我工作最大的犒赏。经常有学生问我:“老师,下节体育课上什么?”上什么内容并不是特别的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这种期待、盼望体育课到来的迫切心理才是我最需要的。从他们的言语、眼神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喜欢上我的体育课,这大概源于我让学生享受体育课堂的想法,从而使自己的课堂多了一些灵感的闪现,少了一些…  相似文献   

9.
故事要从一篇日记说起。一天,班主任老师递给我一篇日记说:“熊老师,你看我们班朱迪写了一篇关于体育课的日记,还挺感人的。”我接过日记看到:“……每到体育课时,我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上体育课,又怕上体育课,因为我每次都是最后一名,从未成功过,可今天我成功了,还当了冠军,我要感谢接力棒!”是的,回想起那节课,朱迪的成功,应说感谢接力棒,是接力棒帮他“长高”啦!是接力棒帮他“跳”起来啦!“老师,我摸到最高的那个球啦!”、“老师,我也摸到了!”“老师……”这是我设计的单脚起跳触摸阶梯式空中悬挂球的课堂教学情境。你瞧,同学们那一个…  相似文献   

10.
下午最后一节体育课是一乙班的。上课铃响了,正准备喊学生到操场集合,突然下起了大雨。这老天爷真会捉弄人,充分准备的室外课怎么上呢?室内课我又毫无准备,面对教室里跃跃欲出的学生,我顿时不知所措。站在我眼前的两个学生却正在投入地做拍手游戏:“你一,我一,一休哥;你二,我二,肩老二……”于是,我灵机一动,干脆去跟学生学做拍手游戏。听说老师要学游戏,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嚷开了:“老师,我教你。”“我!”“我,老师……”看着学生们高高举起的小手,着急的眼神,我乐了,随手指了一个学生(田敏)让他教我。“你一,我一,一休哥;你二,我二,肩老二;…  相似文献   

11.
珍贵的礼物     
一直以来,我愿意把自己与孩子们的一个个小小的故事收藏起来。那些可爱面孔,那些点点滴滴,那些瞬间感动依然如此清晰。记忆的亮点总是如此鲜活而闪烁着……许多感慨在心中储存了好久好久无法释怀——那令人难忘的师生情。去年秋季的一次教职工篮球赛中,我不慎把两腿扭伤,就连走起路来都疼痛难忍,更别说是上体育课了。那天是四(3)班的体育课,按我当时的身体状况,真是无法去上课了。可想想别给孩子们耽误了这节他们盼望已久的体育课,我还是坚持着一步一步地挪着向操场走去。心想这个班有几个学生最调皮,他们一定要笑我这个“瘸子老师”。可当…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山西尧庙乡郭村小学教师。担任五年级数学课兼班主任。1986年临汾市实施“农村小学班主任代体育课”的教学改革后,我才开始兼代小学体育课。在这方面,我一没有经验,二不懂理论,但谈到我是如何走上小学班主任上体育课这条轨道,真是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3.
要提高高等学校体育教学质,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改革体育课内容一惯制,努力钻研教材,而在具体的教学中运动负荷的安排要适度,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使体育课由“让我学”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4.
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解决运动负荷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读书时,老师曾告诉我们评定一节体育课的好坏,运动负荷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可我发现前一阶段相当多的课忽视了这一点。过去的体育课可以说是很重视运动负荷,而现在不强调了,有些课根本没有什么运动量,整节课做做游戏、强调韵律,寻求一些浮浅的“快乐”体育课越来越不像体育课了。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合理地解决运动负荷呢?  相似文献   

15.
一、体育教学拓展延伸的原则 (一)追求“体育性”是拓展与延伸的前提 这是体育教学的首要原则。毛振明教授指出:“体育教师要牢记体育课的学科性质,要使我们的每一堂都上得像体育课,要使体育课完成体育学科被赋予的任务和使命,不能让体育课走偏走样。”近来,出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有些教师为了凸显体育教学的“新颖性”和所谓的“拓展与延伸”而丢弃课程的本来性质。  相似文献   

16.
沈育 《体育教学》2001,(4):44-44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在学校组织的一次体育教研活动中,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老师突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教快速跑起跑动作时,如何发令?”我随口答道:三个口令——“各就位”、“预备”、“跑”。那位老师听了我的回答后,摇了摇头。正当我感到莫名其妙时,他又对我说:“你仔细看一看初一的体育课本吧”。我拿过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中组织教学,应该“活”,通过教的活、学得活、运用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实践,得出三条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 1、“放”与“收”结合 “放”就是在体育课中,在学生掌握了“三基”的基础上,按教师要求,自行模仿,体会动作,或者自己选择练习内容。“收”指在“放”的基础上,教师统一练习,进一步完善动作。  相似文献   

18.
冲浪肥猫 《垂钓》2011,(6):66-71
当“五条”声此起彼伏在钓鱼论坛的时候,你就知道人间四月天已经到了。 看着大家钓鳟鱼你五条、我五条的(美国对钓鳟鱼有限制,每人限钓五条),好不热闹。现在见面都说:“你五条了吗?”  相似文献   

19.
文小宝 《网球天地》2012,(3):144-144
小时候,我住在上海一条老式弄堂里.天天走街串巷,挨着哪家吃哪家.百无禁忌。隔开一条弄堂里有位姓陈的大叔,可以说是看着我长大的。在那个年头,老陈家已能天天鸡鸭鱼肉换着吃了,可谓名副其实的“阶敌”分子.我便隔三差五跑去打牙祭,久而久之.他便认了我做干儿子。  相似文献   

20.
在上个学期的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过程中,有一位女生经常在上体育课时说不舒服,开始以为是身体不适,就不太在意,总允许她见习,因为她的体育成绩、素质还不错,但慢慢发展到不愿来上课,还跟老师谈条件:“我体育成绩过得去,就不用上了吧。”我感到问题不简单,便决定要好好地跟她谈谈,首先问她:你觉得老师教学上有需要改进的吗?不喜欢上体育课吗?回答是令人费解的:其实我很喜欢上体育课的,但我不敢也不想来上了,还说要不是因为不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