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把科技创新团队看作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科研生产组织,基于协同创新层面提出了评价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分析了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三层指标评价体系,利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法从静态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结论和提升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效率的一般性启示,为科技创新团队的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科技创新团队看作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科研生产组织,基于协同创新层面提出了评价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分析了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三层指标评价体系,利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法从静态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结论和提升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效率的一般性启示,为科技创新团队的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传统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平衡计分卡(BSC)的基本原理,结合高校科研团队的特点,构建基于BSC的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模糊评价法,对高校科研团队进行评价,给出实用性和操作性更强的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包含丽  郑伟  韦小青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0):114-117,127
建立了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逼近理想求解的排序法(TOPSIS)的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模型,利用AHP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TOPSIS排序法,计算正、负理想解和接近度;依据接近度对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并进行了实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论文构建的科研团队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为高校科研团队绩效提供了一种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基于AHP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简要分析了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并运用层次分析(AHP)法构建了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高校科研团队的绩效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协同创新是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其核心任务是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提升,而衡量标准必然反映到绩效评价上。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学者对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方面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探究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的内涵。以协同创新为研究视角,通过内部和外部资源的协同效应构建了一套科技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实现对多个科技创新主体协同行动及其效应的科学观测与评价。最后对高校实现科技创新要素的有效整合,提升协同创新的科研绩效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多元化、边缘化趋势愈加明显。知识更新周期缩短,新的科研成果难以通过科研工作者独立的研究取得,团队已经取代个人成为科研创新的主要载体。如何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鉴别出高绩效的科技创新团队,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管理部门的评价和科研团队的自我评价,也有利于科研团队的绩效评价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旨在构建一个科技创新团队的绩效评价体系,为科技创新团队的评价提供帮助,为管理者提供一个科学的评价立足点,管理依据,寻找差距,改善本团队绩效。  相似文献   

8.
在对团队绩效评价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一个新的视角,即从团队的"PERFORM"特征出发,构建7个评价维度27个具体评价指标的团队评价新体系。依据新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方法,给出一个团队评价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曹献飞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2):130-133
在建立绩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可拓理论建立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为评价高校科研团队绩效水平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协同机制在知识创新过程中越来越表现出突出的作用,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知识创新,将协同机制引入科研团队知识创新系统。首先根据国内外创造力理论和知识创新相关文献分析以及不同科研团队案例调研,构建了科研团队知识创新系统,论证该系统具有复杂系统特性。此复杂系统具备应用协同机制的条件,据此建立了科研团队知识创新体系的协同机制应用模型,并对其静态特性和动态效应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某科研团队的案例分析,即在整个科研项目过程中实施协同管理,观察协同机制在各个子系统中的具体实施和实际应用,并验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高校科研团队的协同创新效能,在充分考虑效率型、效益型、递延型和创新型指标的基础上,提出用效率、绩效、成员满意度和团队未来生存力的组合来测量团队协同创新效能;然后结合德尔菲法、A古林法和因子分析法,以高校科研团队为对象,通过调查性实验,开发出异质性知识团队协同创新效能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从协同创新的角度出发,结合科研机构创新过程特征,在公益类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引入协同创新思想和要素,构建一套更系统、更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广东20家公益类科研机构作为评价对象开展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这套评价指标体系能较好地反映科研机构创新绩效的真实情况,为科研绩效管理提供了更为科学的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绩效考核管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海燕 《科研管理》2015,36(1):54-62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国家创新能力直接决定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转型。而高校是国家创新能力水平的直接体现,也是国家创新能力的主要研究主体之一,因此,高校的创新能力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创新水平。而目前我国高校的创新能力水平不一,并且对于团队创新绩效考核的方法没有形成统一的要求,往往是简单的根据学科带头人的水平,科研骨干人数,申请科研课题的数量和等级来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对于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简单通过增加科研投资额度及高新招聘高端创新人才来提高。忽略了创新环境、创新气氛、创新沟通等方面的提升,没有根据创新团队的特点、创新团队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本文将高等院校创新能力考核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校创新团队的特点及国内外管理方法相关文献的查阅,并对分析方法进行了适用性分析,选用PDCA循环法作为论文理论分析方法,论文结合PDCA循环法分析高校创新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对高校创新绩效考核及PDCA循环理论研究予以完善。并将应用PDCA循环法找到影响团队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而针对主要原因提出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措施。论文选取北京某高校团队创新能力绩效考核管理进行实证研究,运用PDCA循环法对该高校科研创新绩效考核,PDCA循环找到该高校创新团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运用因果图分析法进行进一步的剖析,找到创新团队创新绩效存在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对于较为突出的问题进行第二次PDCA循环,对该文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存在的内部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运用综合评价法对运用PDCA循环法前后进行创新能力水平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运用PDCA循环法后创新能力水平明显提升,通过检验可以看出运用PDCA循环方法进行创新绩效考核对于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水平是有帮助的。最后,提出对于高校团队创新能力提升的建议与措施。根据文献及实践分析提出目前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四点措施,即:创新课题选择,人才培养,团队建设与环境建设。综上所述,本文提供了高校创新绩效考核管理的新方法,通过实证分析论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由于全国高校创新侧重点不同,存在该方法考核时考虑不到的问题,因此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证分析进行量化分析,找出该方法在同类问题应用中存在问题,这是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4.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军民融合企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云模型理论进行了实例验证,以期为军民融合企业科技协同创新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缺乏对林草领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以及对林草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国家(推荐)标准,因此基于林草行业的特殊性以及林草科研院所是林草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定位,对国内外科研院所创新能力评价实践包括评价的体系、流程和导向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我国林草领域缺乏人才、平台实力薄弱以及评价机制不活等现实问题,从评价的内容、主体、方法及流程、结果的使用等维度构建我国林草科研院所创新能力评价的逻辑体系,提出要面向国内林草科研院所进行全覆盖的创新评价,即区分不同层级进行评价,并保证科研院所的行政和科技主管部门的协同支持,同时要进行全过程的科技创新评价,即对科学研究本身、科学研究成果及其产生的社会效应等各个环节作出评价。最后,结合我国林草科技创新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要构建以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为核心的林草科研院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树立林草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评价新导向,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科研档案作为重要信息资源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现行的科研档案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科研需求,存在科研档案不完整、档案利用率低,信息化步伐滞后、管理队伍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协同创新”理念的提出,为高校科研档案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高校应紧紧围绕“协同创新”理念,探索科研档案管理的协同创新模式,进一步提高科研档案归档效率,提升档案利用价值,完善档案管理服务体系。本文剖析了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现状,从体制机制创新、信息化管理和管理队伍建设三方面提出了科研档案管理协同创新体系构建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刘云  王刚波  白旭 《科研管理》2018,39(6):159-168
科研创新团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组织单元,是构成国家创新能力的微观基础。本文以我国1352个科研创新团队为研究对象,采用循证式评估方法针对团队负责人及团队骨干成员设计问卷调查,从基本情况、组成结构、运行机制、产出绩效、政策支持作用等方面系统评估了我国科研创新团队的发展状况,总结了团队发展的经验。结合对143个团队的深度访谈,本文发现,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自然形成,拥有出色的学术带头人并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和较好的研发条件,孕育形成优良的科研文化,构建了健全的规章制度和高效的运行机制,是优秀团队形成的重要条件。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国科研创新团队支持政策的若干建议,包括加快落实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的人才基地专项、加强对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引导、改进团队支持计划的经费管理、优化组织与运行机制等,为国家改进对科研创新团队的支持政策和计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改进的G1-CRITIC-TOPSIS方法构建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模型和可视化系统,对2015年至2019年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绩效评价模型相比,所提出的绩效评价模型可对协同创新中心的绩效进行客观有效评价;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的绩效水平与国家级绩效水平差异较大;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结果差异悬殊,行业产业类和区域发展类绩效评价结果显著高于文化传承类和科学前沿类。基于研究发现,提出优化协同创新中心体系建设、建立分类分层绩效评价机制、动态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情况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科研团队具有跨区域、跨层次、多主体等特点,往往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然而,以往成果对其风险识别存在缺口。从优势理论视角,揭示科研团队创新优势差异对过程风险的影响机制。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和探索性案例方法结合的方式,分析3个科研团队及其创新过程,随后对其关键风险提炼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创新优势差异通过诱发个体参与风险、协同分工风险和目标互异风险减弱创新协作与风险控制的效果。进一步而言,从个体角度看,个体参与风险体现在定位风险、行为风险、能力风险;从团队角度看,协同分工风险表现在成果分配风险、知识共享风险、成员关系风险;从组织角度看,目标互异风险体现在观念认同风险、任务复杂性风险、决策信息不对称风险。据此,从发挥个体优势和创新优势互补两方面给出创新管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