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后现代知识观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大学制度合法性的理论前提是现代知识观的存在。后现代知识观的兴起对现代大学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开始发生结构性的变革。探讨后现代知识观对现代大学制度的影响,为探讨现代大学制度变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随着小学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专业纳入到高等教育体系是现代社会和小学教育发展对小学教师质量、层次、学历提出更高要求的需要.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必须植根于大学文化的沃土,在大学文化尤其是大学精神文化、学术研究、知识创新氛围的熏陶、影响下,培养出高素养的小学老师.  相似文献   

3.
现代大学教育的本身要求将德育贯穿于各个专业学科教育的实践之中,按照现代大学教育的功能来讲它已经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自觉性原则.尽管道德教育和知识传递教育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关怀方式,但现代教育学认为人的行为方式无一不受到道德的制约,更何况大学在实施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还有知识创新的功能,正是在这种行为知识的一致上把德育与各专业的学科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了.我国大学德育教育自觉性的丢失一方面在于把大学德育教育与各学科专业知识的教育的对立性理解,一方面在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教育观念主要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进而使大学德育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必须在两个互不联系的专门领域内进行,进而丢失了大学专业学科教育的德育功能.澄清这种对立性理解和消解传统观念对现代大学教育的束缚已成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现代大学教育的本身要求将德育贯穿于各个专业学科教育的实践之中,按照现代大学教育的功能来讲它已经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自觉性原则。尽管道德教育和知识传递教育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关怀方式,但现代教育学认为人的行为方式无一不受到道德的制约,更何况大学在实施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还有知识创新的功能,正是在这种行为知识的一致上把德育与各专业的学科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了。我国大学德育教育自觉性的丢失一方面在于把大学德育教育与各学科专业知识的教育的对立性理解,一方面在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教育观念主要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进而使大学德育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必须在两个互不联系的专门领域内进行,进而丢失了大学专业学科教育的德育功能。澄清这种对立性理解和消解传统观念对现代大学教育的束缚已成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大学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机构,知识创新的首要阶段是知识共享。影响大学知识共享的主要文化因素有文人相轻、互不信任、竞争需要和知识归属观等。文化视角的大学知识共享的实现应建立诚实、信任、利益合理分享和公平竞争的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6.
透视当代大学通识教育的文化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文化的视角来透视和诊断当代大学通识教育,就会发现存在着三大方面的严重问题,其一是全球化的“两重性”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两难处境;其二是大学通识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问题;其三是大学通识教育中如何达成对古今中外文化的会通、超胜与综合创新问题。揭示大学通识教育的这些深层次的文化问题,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和推动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所要赋予人的是全面的发展、是人的生命价值的体验与感悟,帮助人成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价值的存在。这基于我们不断更新的知识观和课程观。现代课程与教学有着丰富的价值教育蕴含。知识蕴含着人类的思维方式与精神追求,它不仅有物质价值、更有智慧价值和精神价值,其本身就有价值蕴含,不仅是生存的方式,同样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使人成为一种文化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我国近现代大学课程的发展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近现代大学发展仅有100余年历史。在这短暂的时期,大学课程改革经历了向西方国家学习借用和自行探索的阶段。由于受到发展历史的局限和现时的制约,我国大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德育泛政治化,缺少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教育;课程学科化,过分强调学科知识逻辑与结构;课程设置专门化,忽视“全人”教育;重知识传授,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究其原因主要有历史发展的局限性、国家至上的制约性、传统课程观的束缚和传统知识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展大学文化传承既是教书育人的基本内容,也是推动文化育人、弘扬大学精神、推动对外文化交流的内在要求。当前,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片面重视汉语知识教学,忽视汉语教学的文化功能;大学精神传承不够,文化实践活动较少;文化教育模式单一,缺乏文化传承体系等问题。为此,应坚守大学“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展文化传承教育、文化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文化观之称为"观",就在其既以哲学的视角观察和思考文化问题,又以文化的视角充实和发展哲学问题,两者互为中介而融合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新文化观,它包括文化存在观、文化实践观、文化价值观。文化存在观认为,"三"是文化形态存在的基本方式,包括生活形态的文化、生产形态的文化、生命形态的文化;文化发展的三维属性,启示我们去把握三个不同等级的规律,即落后民族文化建设规律(个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特殊)、世界文化建设规律(普遍);科学技术的三维方式,包括作为生产力的科学、作为生产关系的科学、作为生产方式的科学。文化实践观认为,"三"是文化实践的基本方式,即教育创造了独特的三维方式,包括作为社会实践的教育、作为经济实践的教育、作为人本实践的教育;文明进步可归纳为三维类型,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理想追求包括三维境界,它以追求和谐、追求创新、追求幸福为最高境界。文化价值观,是指通过对商品内在的价值考察(客体)、对认识选择的价值分析(主体)、对行为规范的价值判断(主客体),从而揭示出人文生活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1998—2019年CSSCI数据库中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领域的文献为数据样本,利用CiteSpace软件制作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知识图谱,以期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路径。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发文数量波动增长,研究主要围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与创业教育、创业型大学的发展、“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等五大方面展开。基于此,文章提出今后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来拓宽研究视角;在研究内容方面可以重点关注大学生创业意愿与过程的调查与研究以及如何有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等方面;在研究方法上可以采用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学术性是大学教师角色的内在品性,但不同教师对角色的认同和选择存在不同价值取向,并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职业行为。"专业学术人"取向关注青年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发现和创新,"教学学术人"关注青年教师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创新与传播。两种取向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各自的"合理性"和现实问题。现代新型"学术观"成为两种价值取向整合的基点,也成为平衡"专业学术人"和"教学学术人"张力的逻辑归旨。因此,把握大学青年教师角色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构建公平的青年教师学术职业评价制度,强化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的衔接,完善青年教师分类培养体系等,是重构大学青年教师"学术人"角色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创新素质培养的建构主义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可以重新审视创新教育问题。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的基础是知识建构,在长期的知识建构基础上形成专长方能有所创造。就学生的“创造”或“创新”而言,主要应使用个体标准加以衡量,不可误用高端的社会标准。建构主义强调的恰恰是学生要在个体与环境或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知识,反对长久以来支配着教育的客观主义知识观。参照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以及相应的师生观、教学观和评估观等,在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实现诸方面基本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美国研究型大学为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强调以整体知识观来统整大学的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建立融普通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为一体的连贯的大学本科课程体系,并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追求大学本科教育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5.
创新人才培养是当代大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指向,并成为大学教育中的一种潜在话语与默会认同。通过大学教学活动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我们在知识观、学生观、课程观与教学观四个维度重新审视大学教学活动的内在理路与观念基础,并在创新人才的内涵指引下,构建新的贯一性的思想策略与实践理念。  相似文献   

16.
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观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尤其是教育中存在的弊端 ,是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观产生的客观原因。弗莱克斯纳本人的经历是其现代大学观形成的直接根源。弗莱克斯纳认为 :大学应是具有“适应”和“落后”两重性的复杂有机体 ;大学的职能是发展科学和培养人才 ;大学的精神是学术自由 ;大学应是由文理研究生院和纯粹的专业学院组成的机构。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观 ,对现时期我国大学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大学教育理想存在如下问题:理性主义知识中心论重知识轻学生、重科研轻教学;工具主义的功能论强调为社会服务而忽视了为学生服务;功利主义的学生中心论只注重迎合学生的需要和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应该秉持价值多元与平衡,重塑大学教育的知识观、功能观和学生观。  相似文献   

18.
大学教育中存在的六种文化"异化"现象。从六个视角论述了大学教育文化的整体理解、动态理解和深度理解:从文化构成要素间的关系,从人的全面主体规定出发来整体理解大学教育文化;从"文化育人"的过程、功能、内容、方式、途径等方面整体理解大学教育文化;从"文化自觉"的视角对大学教育多个层面的适应和变革作动态理解;从构建一种以研究促进教学为目的,承担教学学术责任的教师文化的视角动态理解大学教育文化;从文化积淀的视角深度理解"院校文化";从学科优势积累的视角深度理解"学科文化"。大学教育文化的深度理解有助于文化载体的功能开发。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基于"过程观"的培养方式旨在提高大学生超越"常识"的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系统性过程教育的方式来引导大学生的知识重构,形成从结果创新走向过程创新的思维观念,树立从具体语境走向历史语境的创新习惯。基于"过程观"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要求高校在构建全面的知识课程、倡导走向实践的教学方式、营造创新的校园氛围以及选树引领示范的榜样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相似文献   

20.
刘媛媛 《考试周刊》2009,(44):72-73
墨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理论的精华,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以“亲知”、“闻知”、“说知”为灵魂的知识观的奠定独具特色。如何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培养现代技术应用型人才。一直是高职高专院校关心的重点。本文通过作者对墨家教育思想中的知识观的思考,阐述了其对现代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诸环节的借鉴和启示,从素质教育的视角分析了墨家知识观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