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陈艳如 《考试周刊》2023,(14):122-125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由“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两大模块组成,“道德”和“法治”作为社会生活得以有序和文明运转的两大规则决定了该课程必须回归社会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为人处世,由此具备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依据此,文章在摒弃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以考试为纲、只注重对内容死记硬背且生搬硬套的教学模式上,从教学内向输入、教学外向输出和教学效果评价三大方面分别做出了关于回归社会生活策略的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论,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揭示了教育与生活的本质联系。让德育回归生活,回归教育的本质,是当前我们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现实需要。学校教育要对学生实施生活德育,促进学生的道德自主建构,以不断促进学生道德素养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道德冲突”,通俗地讲,是指个体的道德观念与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之间的差异。道德冲突的凸显,是任何一个社会转型时期伦理生活的鲜明特点。基于我国当前转型期伦理生活的实际,加强对青少年的伦理生活指导,帮助中小学生正确看待道德事件,引导中小学生走出道德冲突,有利于青少年良好性格的形成和社会道德水准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4.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如此强调将课程实施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紧密结合,把生活的本来面目呈现给儿童,目的是使道德教育不再是虚假的欺骗,促进学生全情参与,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5.
何勇 《教育导刊》2013,(11):71-73
德育,作为“五育”之首,一直是社会十分关注的教育问题。但是,目前德育的实效性却不那么令人满意,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存在问题。德育目标“高大空”,脱离生活实际,比较理想化:德育内容只关注道德原则、道德规范.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缺乏对学生道德能力形成过程的关注;德育方法陈旧,重灌输轻体验、重防范轻赏识、重说教轻实践,难以走进学生内心。  相似文献   

6.
由于社会具体环境的变化和教育过于功利化的趋向,当前学校价值观教育已经逐渐脱离生活实际而流于空洞的道德说教。通过对这种现状的具体分析,提出学校价值观教育应根据已经变化的社会具体环境,把中国传统文化中适应于当代社会的积极部分加以阐发,结合学生切身的生活经验开展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价值观教育,以体现学校价值观教育对于促进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形成与发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道德渗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道德体验是学校道德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体验具有亲历性、反思性、整合性和不可传授性的特点。关注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习道德,既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又是寻求支持道德学习的条件。生活中处处有体验,但不是有生活就有体验,回归生活世界,开发体验式道德学习资源,是学校教育的使命所在。如何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习道德,一是把握“物镜”生活,使学生体验到道德就在身边;二是创设“情境”生活,在情感体验中丰富道德智慧;三是开发“意境”生活,让学生在艺术生活中学会生活。  相似文献   

8.
韩国初中德育开设“道德”课,内容分四个领域:个人生活,家庭、邻里、学校生活,国民生活,民族生活。每一个年级在每一领域中的内容均有所不同。例如:“个人生活”领域主要是加强对人生和道德意义的认识;“家庭、邻里、学校生活”领域主要是让学生懂得在家庭邻里和学校生活中的礼节和道德问题,并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社会生活”领域主要是使学生深入到社会范畴,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各方面的教育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与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我们实践有效的课堂评价激励机制能提升《品德与社会》的课堂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在道德认知、生活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能力的提高。一、以鼓励为主的评价,发挥教师的激励作用激励性评价是“教师在道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闪光点,为学生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激励学生不断增强成功愿望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杜威德育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道德的人”就是民主社会中的“有用的好人”,“道德的教育”就是培养个体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是承担学校社会责任的教育。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原理的启示就是在“充分承担各种社会关系所赋予的责任”意义上重新阐释“道德人”概念,在“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维度”意义上对既有的德育实体性概念进行批判与重构,将“德育首位”看作“将教育的社会属性放在学校教育规划的首位”,将“学科德育”理解为“通过学科教学增强学生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智慧和情感”,从而在整体上反思学校教育的德性基础。杜威思想也提示了我国德育实践变革的学校教育整体德性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11.
任颖 《生活教育》2011,(8):76-77
做人以德为本,要成才,先成人,学校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无庸置疑。然而,我们当前传统的德育太过注重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的抽象知识,仍是在“象牙塔”里对孩子开展教育,漠视了学生个体的生活环境,漠视了他们内心潜藏的愿望、热情等现实生命所指的方向,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动性。看似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理想世界,可实际上却是“虚假的教育”、“无用的教育”,这也导致了当前我们学校德育教育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直让德育工作者感到困惑的难题。人们在对学校道德教育失效、失误反思后指出,从现代学校道德教育逻辑起点上看,“教什么”与“怎么教”这两个基本问题就存在着偏颇,如在目标与内容上,定得似乎太高、太大,往往只讲理想,不讲功利;只讲超越,不讲现实;只讲“应然”,不讲“实然”,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在学校德育活动中难以达标。序列也常有颠倒,诸如,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集体主义,到了大学才讲做人的  相似文献   

13.
80年前,陶行知先生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80年来,生活教育理论经受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因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在当前我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题生活中继续显示出蓬勃的生命活力。生活教育理论围绕“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原理提出的生活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功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论教师权威的现代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要关注整个人生世界和意义世界,唤起和激发主体对新的生活方式和更高精神境界的渴望与追求。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社会是以教师作为媒介来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培养为人处世能力(道德)的重要系统。在传统社会,教师以师道尊严对学生施加道德影响,培养其道德习惯。在现代社会,传统的教师权威遭遇挑战。但是,教师作为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社会道德的诠释者”,其社会职责、职业伦理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道德成长担负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5.
生活永远具有教育性。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学生的道德人格和积极的生活态度的形成是在他们的生活中,在接触社会和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的。为此,教师要摒弃课堂即教室的观念,树立“生活教育”的思想。通过课前、课中、课后活动,架设通向生活的桥梁,引导儿童通过生活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6.
孟庆华 《双语学习》2007,(9M):140-141
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多年来学校开展了礼仪教育、环境教育、抗挫折教育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生活方式变了,社会环境变了。以往我们对学生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要求,学生就得无条件的接受那些固定的道德价值,这种以“听话为标准”,以“服从为目的”的驯服式教育忽视了主体精神活动在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思品课原本应是一个师生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然而,不少思品课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局限在怕本的世界里,回避纷杂的现实生活,忽视学生的理解、体验与感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法对学生的心灵产生触动和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生活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学校的品德教育如何依据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综合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教育资源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地、全面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并为学生提供一种以实践体验为主的道德培养的途径呢?这就是:回归生活。新课程所倡导的是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新课程所反对的是脱离、背离生活的道德规范教育、社会知识等教育。“回归生活”正体现了新课程在基本理念上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生活是德育的出发地,也是德育的回归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无法将学生的生活原原本本地搬入课堂,只能设计一些类似于学生生活或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力图打破思品课堂中以单纯的灌输为主,远离儿童生活的"纯道德的教学模式”。当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类生活”的课堂场景,即从“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生活经验中走入课堂,唤醒真实的体验,教育价值就以生活经验的形式沉淀在儿童的思想意识里,这正是品德课堂有效教学的必然追求。  相似文献   

20.
李春 《考试周刊》2010,(31):222-222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本文主要探讨生活中的潜在的德育内容,倡导创设适宜于道德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走进生活,参与社会实践,实现道德教育的生活化,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