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跳远起跳技术是由起跳腿的“缓冲与蹬伸”和摆动腿的“蹬、摆”两个技术构成,作为跳远起跳动作的重要技术构成之一的摆动腿摆动技术对整个起跳起着重要的作用。就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中摆动腿技术有关的运动学参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探讨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中摆动腿技术的运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论“髋”在跳远起跳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跳远技术要求整个人体同时参与运动,人体的躯干和下肢之间的运动衔接、力量传递必须依赖于髋的动作。然而由于髋在运动中所处位置不同,躯干与下肢之间,以及整个人体的运动状况就不一样,力量的传递效果也就不同。所以髋在跳远“起跳”动作中的位置变化,对起跳效果及成绩有重要的影响。1 髋在起跳中的作用1.1 着板瞬间积极“伸送髋”的重要性及要求1缩短上板最后一步步长,加大着板角,加快了着板速度。当髋部积极前伸、转动时势必引起另一侧髋的运动,这样既有利于“直腿扒地式”起跳,又有利于摆动腿的加速前摆。2加快了重心迅速前移到支撑点…  相似文献   

3.
跳远起跳过程中的摆动对于减少着地时的制动力,提高起跳速度,增加起跳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起跳时,不仅要强调起跳腿的快速有力蹬伸,而且还要十分注意摆动以及"摆"与起跳腿的"蹬"协调配合。1摆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对跳远起跳效果的影响1.1摆动腿摆动动作对腾起初速度的影响起跳蹬伸过程中,摆动腿的摆动速度是影响起跳效果和跳远成绩的直接因素。摆动速度与腾  相似文献   

4.
改善跳远起跳时摆动腿技术的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是身体重心腾起速度、腾起角度和起跳高度。   研究表明:要进一步提高跳远成绩,最有效的途径是在继续提高绝对速度水平的前提下,提高起跳力量和改善起跳技术,以获得尽可能大的腾起垂直速度和合理的腾起角度。   1.跳远起跳中,合理的摆动腿技术特征   (1)在合理的最后一步步长的前提下,在起跳腿着地瞬间,摆动腿应越接近起跳腿越好,两大腿之间夹角在 35°~ 42°,这说明摆动腿距离地面后能积极开始向前摆动。   (2)在起跳腿开始由缓冲转入蹬伸时,摆动腿应已摆过起跳腿,摆至身体的前方。这…  相似文献   

5.
采用IVC高速射像系统对参加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男子跳远比赛前10名运动员起跳过程摆动腿动作运动学特征及对起跳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摆动腿摆动技术在跳远起跳过程中对增加身体重心垂直速度起着重要作用;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速度在蹬离地面至最大缓冲阶段角速度不断增加,蹬伸阶段角速度为零,其特征与运动生物力学有关原理相符: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相比,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瞬间摆动腿摆动时机晚、速度慢、摆动幅度较小,从而影响了起跳效果,这是影响跳远成绩提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跳远起跳阶段摆动腿摆动的运动学特征及对起跳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采用 JVC高速摄像系统对参加第 4届城市运动会 (1999,西安 )男子跳远比赛前 10名运动员起跳过程摆动腿动作运动学特征及对起跳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 ,摆动腿摆动技术在跳远起跳过程中对增加身体重心垂直速度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速度在蹬离地面至最大缓冲阶段角速度不断增加 ,蹬伸阶段角速度为零 ,其特征与运动生物力学有关原理相符 ;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相比 ,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瞬间摆动腿摆动时机晚、速度慢、摆动幅度较小 ,从而影响了起跳效果 ,这是影响跳远成绩提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广州体育学院田径队5名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20周的核心力量训练,通过三维摄影对实验前后跳高运动员在助跑最后一步和起跳阶段摆动腿的支撑与摆动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起跳腿着地时摆动腿摆动的角速度、起跳蹬伸阶段摆动腿最大角速度及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增加值等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抓好了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就是抓到了跳远技术的关键,而起跳过程中臂、腿的摆动是重要的技术细节。跳远起跳的臂、腿摆动动作是在起跳时,两臂摆动动作配合做急速的突停制动,同时摆动腿一侧髋带动大腿向前上方快速摆动。但在跳远教学和训练中,我  相似文献   

9.
运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分析了弧线助跑身体内倾是水平速度转化为垂直速度的有效途径,这种速度的转换是背越式跳高优势所在,是从最后助跑2-3步降低身体重心,可加大起跳垂直工作距离,起跳实质是三种旋转力结合(三合一)在一起才能有效地把助跑获得水平速度转化为垂直上升速度,将摆动腿动作在起跳过程中的作用上升到用“摆动腿来起跳”这一高度来认知,有利于理解起跳动作实质,有利于在实践中正确指导训练,是技术训练的突破口。摆动腿蹬伸动作转化的越快,起跳效果就会越好。  相似文献   

10.
运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分析了弧线助跑身体内倾是水平速度转化为垂直速度的有效途径,这种速度的转换是背越式跳高优势所在,是从最后助跑2-3步降低身体重心,可加大起跳垂直工作距离,起跳实质是三种旋转力结合(三合一)在一起才能有效地把助跑获得水平速度转化为垂直上升速度,将摆动腿动作在起跳过程中的作用上升到用“摆动腿来起跳”这一高度来认知,有利于理解起跳动作实质,有利于在实践中正确指导训练,是技术训练的突破口。摆动腿蹬伸动作转化的越快,起跳效果就会越好。  相似文献   

11.
运用灵像解析的方法对8名中国女子跳远运动员(平均成绩6.29m)和10名美国运动员(平均成绩6.52m)有关运动学参数进行对比、诊断。研究表明,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摆动腿在助跑最后一步蹬伸阶段的伸髋平均水平速度和着板时摆动角速度两项指标上有一定的不足;在助跑最后一步中,摆动腿放脚速度慢,髋关节前送技术差,导致摆动腿支撑扇角较大,这是我国运动员在此阶段不能保持较高水平速度的直接原因;在助跑最后一步蹬伸阶段中,由于摆动腿离地时的膝角较大,“屈蹬”技术形成的不够理想,推迟了我国运动员摆动的时机;在着板时,我国运动员应主动积极地加快摆动腿的摆动,以此带动起跳脚脚掌向后的加速踏板动作,同时努力使着板角达到费尔歇模式;起跳过程的缓冲阶段是获得垂直速度的主要阶段,加快摆动腿的摆动速度是损失较小水平速度、获得较大垂直速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运用录像解析的运动学研究方法对8名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和10名美国运动员有关运动学特征进行对比、诊断。研究表明,我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摆动腿在助跑最后一步蹬伸阶段的伸髋平均水平速度和着板时摆动角速度两项指标上有一定的差距;在助跑最后一步中,摆动腿支撑扇角较大,因此在此阶段不能保持较高水平速度;在助跑最后一步蹬伸阶段中,“屈蹬”技术形成的不够理想,推迟了摆动腿摆动的时机;起跳过程的缓冲阶段是获得垂直速度的主要阶段,加快摆动腿的摆动速度是水平速度损失较小、获得较大垂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跳远主要取决于运动员助跑与起跳有机结合的实效性,跳远起跳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是适时、快速有力的摆腿动作,起跳动作是摆动腿的摆动动作与起跳腿缓冲、支撑、蹬伸最佳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1、三级跳远摆动技术的重要性 三级跳远的摆动动作包括摆动腿的摆动和提肩摆臂动作。摆动动作及其速度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一二级跳远的技术结构、起跳力量和起跳速度,从而影响三级跳远的成绩。国内外研究表明:摆动腿摆动动作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带动起跳腿同侧髋迅速前移,加速上体及重心的前移速度,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10年8月在沈阳举行的辽宁省第11届运动会女子跳远决赛前七名运动员起跳技术录像的解析,将运动员起跳缓冲和蹬伸阶段的时间、重心速度及个别关节的角度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制约辽宁省优秀少年女子跳远运动员成绩提高的关键因素是力量素质的薄弱。由于力量薄弱造成起跳腿着地瞬间膝角偏小、最大缓冲时膝角偏小、蹬伸时间加长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技术上,缓冲时间和蹬伸时间的合理分配,摆动腿的有效摆动都对起跳产生一定的影响。就如何提高素质、改进技术给出建议,为少年跳远运动员的训练提供有益的参考,并为2013年全运会辽宁女子跳远项目后备运动员提供训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信息技术、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跳远决赛前三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跳远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北京世锦赛女子跳远运动员的起跳技术整体上已达到世界优秀水平,在起跳阶段蹬地角度、起跳扇面角度比较理想;在起跳中时间大体呈现T1> T2=T3 的特征,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运动员起跳腿的"缓冲与蹬伸"和摆动腿的"蹬、摆"技术呈现出摆动腿摆动不积极、蹬伸质量不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主要由起跳腿的蹬伸技术与摆动腿的摆动技术所组成。目前,大多数人们集中于跳高起跳的"蹬伸"技术研究,对起跳阶段的"摆动"技术研究相对较少。文章运用现场技术录像和运动图像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在起跳阶段摆动技术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前摆动腿最大缓冲幅度比较大;在起跳阶段摆动腿蹬离瞬间,摆动腿膝关节角度变化较小。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的摆动腿缓冲阶段,身体重心的高度、摆动腿膝角的变化情况与助跑水平速度的损失有显著性相关。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的伸膝角度、伸膝速度与起跳腿着地时摆动腿的摆动速度、摆动腿离地后的最大摆动速度都有高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一、动作要领蹲踞式跳远的完整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等紧密衔接的几个部分。它的助跑一般距沙坑10~15米,采用站立式起跑,助跑应加速,最后一步起跳腿,应积极下压,用全脚掌快速用力地踏板,蹬伸起跳。同时摆动腿应积极前摆,使身体腾空后,起跳腿前提向摆动腿并拢,两腿屈膝尽量向胸部靠拢,两臂经前摆至身后,在空中成蹲踞式动  相似文献   

19.
高水平跳远运动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证明,跳远起跳过程中缓冲阶段拉动腿的摆动效果对上板速度、腾起初速度和跳远成绩有显著影响,起跳蹬伸阶段摆动腿的摆动制动加速度与腾起初速度和跳远成绩有高度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摆动腿在跳远起跳过程中,直接影响着起跳腿工作效果,因此分析研究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技术从动作形式上来看,一般把起跳脚着板,到起跳脚离板瞬间称为起跳阶段,但是从起跳肌肉工作,起跳的发力以及动作的连续性和运动员跳跃的心理因素等方面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