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为探讨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体质状况,研究以8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法和实验法分别对学生的家庭背景和体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①城市男大学生在在身高、体重、胸围、皮褶厚度、肺活量显著性大于农村男大学生(P<0.05~0.01),而引体向上显著性小于农村男大学生(P<0.05);而城市女大学生的身高、50m和仰卧起坐均显著性好于农村女大学生(P<0.05).②独生子女男大学生在在身高、体重、胸围和皮褶厚度显著性好于非独生子女男大学生(P<0.05~0.01),独生子女男大学生的握力显著性好于非独生子女男大学生(P<0.05),而的引体向上和1 000m显著性低于非独生子女男大学生(P<0.05~0.01);独生子女女大学生的身高、胸围、皮褶厚度显著性高于与非独生子女女大学生(P<0.05~0.01),而握力和800m却显著性低于非独生子女女大学生(P<0.01).③农村大学生在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显著性高于城市学生(P<0.05~0.01).④独生子女组的在总分、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及敌意因子均显著性低于非独生子女组(P<0.05~0.01).结论:城市生源大学生的体质显著性好于农村生源大学生,但城市生源大学生的皮褶厚度显著性高于农村生源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体质好于非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2.
广西汉族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体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揭示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体质差异。方法:采用体育测量法,对广西2861名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发育和素质发展进行多指标比较分析。结果:独生城市男女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发育水平优于非独生城市学生,但独生子女身体素质发展滞后,在耐力跑、男生上肢力量、女生下肢爆发力方面低于非独生城市学生发展水平。结论:在我国广泛推行“计划生育”国策对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指出对学生体质中存在的问题应加强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身心指标测试和 7项教育实验的结果 ,从体质差别、智力差别、个性特征等几个方面对两者进行了比较 ,进而对改革小学体育提出了 4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体质状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据1996年人口数据表明 :中国有3.2亿个家庭 ,独生子女家庭占20.7 % ,独生子女已有6630万 ,1996年大学新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已达到四成。据统计 ,1996年考入天津高校的新生中 ,独生子女比例占60 % ,今后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扩大。人们想象中 ,由于普遍重视了营养 ,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体质一定比同龄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要好 ,其实不然。1.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据我国1979、1985、1991、1995年全国大规模的7~22岁城乡男女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 ,学生的耐力素质普遍下降 ,大学生下降幅度最大 ,…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湖南科技大学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BMI指数和体质健康的相关性,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湖南科技大学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BMI指数和体质健康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独生子女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因素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永军 《体育科学》2006,26(6):51-54,70
采用问卷调查和测量统计法,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独生子女大学生对体育有兴趣,但对有一定强度的运动项目冷落;饮食营养状况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符合我国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标准;良好的营养使独生子女在运动时的无氧阅和最大摄氧量处于良好状态;在评价体质健康状态的3因素中,形态指标优越于同年龄人群,而机能指标和体能中的某单项指标令人堪忧。建议:端正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制订有效措施,激励师生共同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构筑坚实依托。  相似文献   

7.
独生子女与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身心10项指标测试和7项教育实验的结果,从体质差别、智力差别、个性特征等几个方面对两进行了比较,进而对改革我国学校体育提出了4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量的数据表明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观上是独生子女大学生体育观念匮乏、健康意识淡漠,客观上是各方面的呵护太多、作业量大、运动少,为此,提出了增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体育观念、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建立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模式,提高独生子女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技能,并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立一支高素质地教师队伍,增加教育投资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与其体质健康状况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有促进作用,同时对提高运动能力,加强身体素质,增强身体机能和促进身体的全面健康有着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曲秀燕 《辽宁体育科技》2006,28(3):29-29,50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比较研究等方法,对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健康素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旨在为优化学校体育卫生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丁俊晖的家庭教育模式引起争议着手,从我国独生子女教育的现实出发,分析了我国家庭独生子女教育的特点,针对家庭教育中对独生子女实行早期体育教育的优势与作用,倡导在独生子女的教育中实行早期体育教育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儿童游戏是指由儿童作为主体的、非生产性的、非消费性的、以儿童自我愉悦为内在目的的社会互动系统;从社会学视角看,儿童游戏是一种社会化机制,它通过建构映射真实的生活世界之社会结构的“游戏社会”、规范的社会化、互动模式的社会化以及角色扮演等功能方式,将作为游戏主体的儿童,经由“游戏社会”中游戏实践的中介,社会化为具有社会性的个体,从而为儿童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创造了实践条件.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与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论述了少儿体操运动员激励的构成因素,激励过程中的特点,以及进行激励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由于儿童青少年运动员的某些运动生理特点有区别于成人运动员,所以,他们的营养补充措施与成人运动员也不尽相同。儿童青少年运动员在运动中消耗大量的能量,但是,他们的糖代谢能力不如成人,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依赖性较强,相对比成人需要更多的脂肪和水。分别在水、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方面,对儿童和青少年运动员的营养补充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武术的健身、教育等功能对幼儿教育及其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运用问卷调查、访问调查、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幼儿武术教学组织形式和教法运用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探索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理论和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教学教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既有健康的身体,又有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的现代人。研究采用莫雷诺社会测量和其它有关社会性发展的问卷调查法,就幼儿体育对幼儿早期社会性发展作了有益尝试。结果表明,幼儿体育的特定情境是幼儿早期社会性发展的沃土,它突出地表现在幼儿群体良好的凝聚力上。幼儿群体内每个成员的被接纳指数和群体相融指数较高,群体内人际关系融洽,群体归属意识和荣誉意识强烈。研究还表明幼儿在群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与其运动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凌响超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2):190-191,194
自信心是人们行为的动力,特征性运动自信心是运动员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运动员的生活和运动行为产生持久性的影响。通过分析研究体校运动员自信心水平的差异,为培养和保持运动员自信心水平、为心理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幼儿智力武术游戏创编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幼儿生理和心理特征及武术运动的基本规律为依据,研究幼儿武术游戏相关理论。遵循游戏创编原理,探究幼儿武术游戏创编的基本结构、创编要素、创编步骤。文章本着坚持游戏创编的科学性、易行性、趣味性、安全性、创新性的原则,从而探索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丰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改善幼儿园教学课程,开发幼儿对武术的启蒙认识和培养幼儿对武术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