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老子在《老子》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道”的概念,并赋予它以形而上的意义。认为“道”是宇宙之最终依据,“道”生“有”和“无”,“无”是天地之始;“有”是万物之母,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从而完整地完成了以“道”为宇宙之根本地宇宙本体论。在此基础上,该书提出了“无为”思想,并以“无为”作为人生活的根本根据,倡导不争、尚无、处下、守柔、虚静的思想理念。老子的“无为”思想具有独特的哲学语境。在哲学语境的笼罩下,该书蕴含了“无为”思想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
道是老庄哲学体系的原初性概念,道之生成性对于现代社会具有积极意义。通过与儒学在对立统一中互参互补,道之生成性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独特的担当精神。道是人的生存状态的抽象表征,道之生成性能够为现代人的生存活动提供目的性、现实性、真诚性和艺术性。老庄“无为”“不争”和“让王”等主张,在道之生成性上并不意味着人可以消极避世,相反,我们可以从中发掘出更加深沉的现代责任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3.
与先秦其他政治思想家不同,面对当时社会、国家混乱无序的局面,老子意识到,恢复社会秩序关键不在于提出具体的治国之道,而在于发现并按照社会、国家的本性(规律)管理社会、国家。老子以“道”的高度概括了宇宙包括社会、国家产生及运行的根本规律,提出了“道法自然”的社会政治观。“以道治国”是老子的治国方案,即治理社会、国家必须按照规律办事。这被认为是超越“治国之道”的“为君之本”,具体包括行善政、顺民心、为无为等。老子所构想的能完美体现“道”的理想社会、国家就是小国寡民。老子的政治思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在庄子、黄老派、玄学、太平道等上都有体现。  相似文献   

4.
老子不争哲学思想,包含处下守柔、知足去欲和不敢为天下先三个方面的内容,其实质是功遂身退、为而不争、以退为进、以“不争”来争.作为传统的为人之道和处世哲学,它对国人谦退忍让、知足常乐、礼贤下士等传统美德的形成曾经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作为包含着辩证思想的智慧谋略,它对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当代人消除精神压力、领导者提高领导艺术,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教学管理层面的“道”,是指教学的根本,即教学观;“术”是指具体的教学管理,即实践本身;“法”是“道”与“术”之间沟通的桥梁。用这个视角来观照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管理之“道”应是以人为本的教学质量管理观,“法”应是“三全”(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原则,在这样观念下的教学管理之“术”才是有效的,全面的。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成功连任,他的下届任期从2012年1月1日开始。为期5年、潘基文宣誓就职。他引用中国哲学家老子《道德经》中的名言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相似文献   

7.
《道德经》提出了“道生德蓄”、“尊道贵德”等命题,凝炼而又深刻地阐发了道德与生命的内在联系这一生命伦理的基本问题,并具体落实为“返朴归真”、“柔弱不争”、“俭啬寡欲”等养生之“德”。教育人类从种种糟蹋和浪费生命的“失道”状态中觉醒,珍爱生命,善待生命,让人生更为精彩!  相似文献   

8.
老子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以“道”为美。老子认为真正的至高无上的美是道,大道至美。“道”派生天地万物,又超越声色名声,似有实无。整个老子美学就是由“以道为美”为核心辐射开来的网络系统。老子美学系统不是零散的,而是有内在联系的。以“无”为美,以“妙”为美都是以“道”为美的变相形态。道法自然,从道家的人性论出发,老子提出“圣人为腹不为目”及以“味”为美的独特美学观。以“道”为美体现在治国之道上就是“不争”的“圣人之治”;并提出了“致虚守静”的方法论,以达到复归本性的美好境界。  相似文献   

9.
“不争”词先秦已有,即不争竞之义.《老子》:“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孙子兵法》:“城有所不攻,功有所不争.”词义是显而易见的.但元曲及明清一些小说中多见的此词却变得使人陌生,引得语言学家要重新认识,经过几十年的研讨,笔者以为却是仍未得其确,因以此文再议.  相似文献   

10.
儒家“一以贯之”的践行之道即“忠恕”之道,它的思想真谛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之不欲,勿施与人”。这一践行之道不仅可以处理好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且“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可以从中引申出来,它是人类的普世伦理,是全球的底线伦理,是全球伦理的重要精神资源,是天下和平、四海无波的根本。若要走向世界和平,就需要在各个国家内部、不同国家之间实行“忠恕”之道,只有这样世界才能赢得真正而持久的和平。  相似文献   

11.
“切、达、成家”是刘咸炘在其“厚、雅、和”的“狭而严”的评文标准之下所提出的平而通之准。“切、达、成家”的提出,不仅有其自身因素,亦受章学诚影响。刘氏详细阐释了为文者“不切”“不达”“不成家”的原因,这既是他对自己评文标准的明晰,亦可以反观刘氏对文章写作的要求。而他对“文以载道”这一经典命题的辨析,不同于传统学人将“道”的范围狭窄化,且将作文者对“道”的理解作为“切、达、成家”的根本立足点。他所提出的这些要求,对于我们今天的作文者来说也值得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2.
分三个层面对“道德”范畴的形成及其内涵进行了历史考察 ,认为是道家老子最先将“道”升华为哲学范畴 ,认为“德”作为政治伦理范畴 ,形成于西周 ,较“道”为早。“道德”连用虽散见于先秦典籍 ,但作为哲学范畴 ,当确定于《庄子》。而《老子》之“尊道贵德”、《论语》之“志于道 ,据于德”、《中庸》之“苟不至德 ,至道不凝焉”等论题 ,都是“道德”范畴的先声。  相似文献   

13.
《刻意》对庄子的思想进行了别具一格的概括,比较集中地阐发了道家的“无”和“朴”的思想,并把它上升到道之本,人之本的地位,强调遵循自然之道,表现了庄子思想的根本追求,体现了道家独特而深刻的思想文化价值。文章提出的道家至德、至道、至治、至养、至美之理想境界,对提升当代人的人生境界有着深刻的思想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三字经》云:“人之初,如玉璞,性与情,俱可塑。若不教,行乃偏,教之道,德为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做到“德为先”,可采取以下渗透方法: 一、审题入手,先声夺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许多课文,只要教师善于抓住文眼提问,就会收到高屋建瓴作用。譬如教学《一定要争气》,我就设问:“争气”是什么意思?“一定要争气”是什么意思?课文写谁“一定要争气”?他为什么要“争气”?他是怎样“争气”的?他两次“争  相似文献   

15.
《史记》一书中,反对争利,倡导谦让,不只是个体修身处世的问题,而是与天下“治平之道”紧密相连。无论在材料取舍、体例安排,还是人物评判等方面,都贯穿着司马迁政行简易、礼让为国的主张。禅让天下的最高政治理想,谦让简易之政的现实施行,犯颜直谏、举贤纳言的君臣之道等方面的思想,蕴涵着丰富的社会政治观念,构建成司马迁的“争”、“让”思想体系。今天,我们当借鉴这些闪光的思想,寻求通向和平幸福的康庄大道,方不负太史公“述往事,思来者”的深心。  相似文献   

16.
儒家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以德育人”。孔子提出“以德育人”的根本原理是“忠恕之道”,即“由已推人”之道:“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德育人”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其思想和方法符合现代科学原理。孔子提侣的“诗教”和“乐学”,其核心也都是“以德育人”。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古代的修身教育方面,道家以“真人”为目标,提出了“抱朴守真”、“柔弱不争”、崇俭寡欲的修身原则,倡导了“行不言之教”与“以养促德育”的教育方法以及“致虚守静”和“绝圣弃智”的修身之道。这些主张包含着不少合理的成分,对我国修身教育的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陶行知先生又针对中小学生教育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做人;学生不应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相似文献   

19.
唐代散文重“追”表现出来的崇儒特征虽然具有复古倾向,但在根本上体现了作家济世的辅时及物精神,因此,散文无形中以是明道为准则,产生了视文章为“技艺”的社会风气。其实,散文的“道”与“技艺”不可分离。因道求艺与借艺明道都是散文本能的表现,求明道之文,归宿是道,艺同昌达道的方式或桥梁,不过散文并非以明道为唯一的使命,抒情,状景乃至游戏之文淡化了“道”而突出了散文“艺”的一面,促进了唐代散文风格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20.
“道言悖论”及庄子对言说方式的 怀疑、改造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语言本身的怀疑是庄子怀疑论不同于西方怀疑论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怀疑语言,故庄子主张“无言”,认为“道不可言”,然而“道”作为本质的“言”就决定了“道”从根本上来说不可能脱离“言”。“道”与“言”的悖论使庄子最终不可能抛开“言”而显示“道”,而只能对言说方式进行改造与创新。这种由庄子独创的言说方式以言而无待、两行以明、不谴是非为其特征。正是这种言说方式的改造使庄子的哲学得以通往艺术与美学之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