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罗马尼亚国际体操大奖赛看男子体操新规则的执行情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邵斌  李之亿 《体育科研》2001,22(2):23-24
罗马尼亚国际体操大奖赛是新规则实行后举行的国际重要比赛,通过对比赛中各国运动员执行新规则情况的分析,可为教练员控制运动员的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国际摔跤联合会对规则进行6次"跳跃性"的修改,其目的是使摔跤比赛更具有观赏性,更吸引观众和媒体。2005年十运会预赛和决赛前后时间相隔不到半年,而规则的改变幅度较大,比赛成绩变化也很大。竞赛规则的改变将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训练方法、手段及成绩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何及时掌握新规则,并利用新规则指导比赛和训练,是对教练员、运动员的严峻考验。因此,熟悉规则和深刻理解规则精神,无疑是提高运动技能和取得比赛胜利的重要保证。本文针对摔跤竞赛新规则的特点,以参加我国十运会古典式摔跤比赛各级别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技术统计和分析,预测我国古典式摔跤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回顾乒乓球运动这几年的发展,尤其是采用40mm的大球,11分制和无遮挡发球的限制以后,乒乓球运动的竞赛规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目的(1)新规则对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2)受新规则的影响,国际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之间的竞赛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研究对象与方法采用录像观察法,三分法对14位顶级乒乓球选手的比赛录像进行了观察与统计.经过文献资料查阅,提出研究假设,分别如下(1)新规则以后,优秀运动员比赛时连续对抗的回合较以前有所增加.(2)由于新规则对发球技术的限制,比赛中运动员接发球抢攻的可能性增加,因而接发球抢攻技术的使用率要比以往高,与此相对应,对于发球运动员而言,发球后抢攻技术使用率应比以往要低.研究结果采用新规则以后,发球后抢攻、双方对攻、接发球抢攻三部分技术的使用率趋于平均.这表明,对于顶级运动员而言,前三个球的胜负对一局的比赛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运动员在接发球抢攻技术方面的使用率显著地高于国外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推断,中国运动员对新规则的适应要好于国外运动员.另外,采用新规则以后,对乒乓球运动员进行评价所采用的三分法标准应该进行修订,以适应新规则以后乒乓球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对新规则给举重比赛带来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能够更快地适应新规则的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全运会跆拳道比赛是我国最高水平的赛事之一,集合了全国各地最优秀的运动员,而各个运动员在比赛时的技术使用也各有千秋.文章通过对第十二届全运会跆拳道比赛男子比赛录像中后踢技术的运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包括跆拳道后踢技术分析、方法要领以及分类;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后踢技术详细的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通过新规则对转身动作得分的改变,后踢的训练方法和在比赛中的运用的调查与分析及其重点难点等,阐明后踢技术具有动作的快速,惯性带来的巨大力量及其较强的隐蔽性,在比赛中的重要性,使得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后踢技术在比赛中运用意识的培养及重视;还通过分析后踢技术,结合新规则在比赛中后踢转身技术动作得两分,来制定它的训练方法,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教学,训练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新规则对旧有羽毛球技战术的冲击,采用文献资料法、 逻辑分析法对新规则下羽毛球运动发展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规则比赛时长较原先的缩短了近四分之一,每场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获胜得分从原来的11分加大到21分等一系列的变化对运动员综合素质的要求更进一步,特别是对女选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研究新规则的特点,合理导向新的训练方法与手段,为我国羽毛球运动员能更好地适应新规则、 提高训练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2003年和2004年全国男子散打锦标赛不同级别前16强运动员的组合技术运用情况的统计和对比分析,探索实施新规则对运动员组合技术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实施新规则对各击数组合运用率的影响不大,但平均每局运用次数上升,说明新规则增进了比赛的激烈程度,有利于提高竞技性和观赏性;大级别运动员2击组合运用率提高4.8%,3击和4击及4击以上组合运用率均呈下降趋势,表明2击组合是大级别运动员比赛的制胜法宝,但有技战术单一化的趋势;中、小级别运动员均出现2击组合运用率下降,其他击数组合运用率上升趋势,显示出新规则有利于引导中、小级别运动员组合技术向着多元化、多击次方向发展;实施新规则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议加强运动员专项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的针对性训练.  相似文献   

8.
新规则实施对武术套路运动员的难度动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武术套路规则的实施在提高比赛难度和竞争性的同时,也必然影响到武术套路的训练。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竞技武术套路1996年规则与2003年新规则进行对比,并比较探讨新规则的实施对套路运动员难度动作训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06年试行的21分制羽毛球新旧规则的比较,阐述了新规则对羽毛球比赛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旨在为我国羽毛球运动员能更好地适应新规则,在比赛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国际田联关于起跑犯规(100~400米)的新规则自2003年1月开始在国际比赛中正式使用。 新规则规定每次短跑起跑只允许运动员犯规一次,任何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再次出现起跑犯规者便被取消资格。具体规定为:任何运动员起跑犯规,他的起跑器后座将亮起黄灯警告,同时其他运动员都受到黄牌警告,这就清楚地宣布了是哪位运动员犯了规,任何运动员如果再次起跑犯规便亮起红灯,他就立即被取消比赛资格。  相似文献   

11.
试析新赛制对羽毛球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1分每球得分制在2006年的羽毛球比赛中试用,新赛制力求缩短比赛时间、增强对抗性、偶然性和观赏性,强调进攻和快节奏。目的在于把羽毛球运动推向普及,吸引更多的选手参赛、观众关注、企业赞助和电视转播。新赛制对选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于勇 《体育科技》2007,28(3):24-26
21分每球得分制已从2006年5月起正式启用并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赛场上采用。新赛制力求缩短比赛时间,增强对抗性、偶然性和观赏性,强调进攻和快节奏,目的在于吸引更多的运动员参赛、观众关注、企业赞助和电视转播。新赛制对羽毛球运动产生较大的影响,也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世界羽毛球男子双打发球技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羽毛球运动中,男双运动员要想取得比赛的胜利,关键是在发接发及前5拍中争取主动,抢得先机。羽毛球运动打法、技术的创新,都有其规律性,发球更是双打比赛中能否抢先,取得进攻优势,进而夺取胜利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自1992年羽毛球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后,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羽毛球运动的商业化、职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强国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新赛制规定比赛采用21分直接得分制,并在每局比赛打到11分或一局比赛结束时休息两分钟,允许教练员进行场外指导,教练员赛前部署是否正确,临场指导是否及时有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比赛的成败,因此,教练员要想在比赛中运筹帷幄,驾驭整个比赛的进程并最后获得胜利,必须在赛前部署和临场指导的指挥艺术上很下苦功夫,深入研究。才能取得比赛最后的胜利。  相似文献   

15.
新规则下排球比赛规律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排球运动管理中心指导下,分析探讨了实施新规则对排球技战术发展带来的变化。研究得出:新规则实施后,一攻作用得到根本改变,防反仍占举足轻重位置,提高防反能力关系到我国排球市场的前途;比赛中各项技术得分比例发生变化,二传队员压力增大,发球作用影响深远:自由防守队员接发球和防守效果优于其他队员,我国自由防守队员接发球能力与外国队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强弱队之间比分差距缩小,比赛激烈程度加强,胜负偶然性增强;比赛时间相对缩短,比赛强度和难度提高,这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队员运动寿命延长,新人使用风险加大;我国排球技术指导思想的内涵需作适当调整与补充。  相似文献   

16.
女子羽毛球运动员着装的发展趋势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世界上的各项体育运动开展得都非常红火,但是上座率问题一直是困扰各项运动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女子运动。国际羽联主席在2005年的世锦赛上就因为上座率问题而呼吁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应该穿的漂亮些、时尚些,希望借此能改善女子羽毛球比赛的上座率,笔者查阅大量资料综合归纳后认为“:青春、时尚、凸显个性”将成为未来女子羽毛球运动员着装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17.
实行新规则后排球比赛规律初探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通过对1998~1999年全国排球联赛,1999年亚俱杯男排赛、4国女排邀请赛、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我国男女排集中秋训、世界杯比赛的调研,探讨了实施新规则对排球技战术发展带来的变化。结呆表明;新规则实施后,一攻作用得到粮本改变,提高防反能力关系到我国排球市场的前途;各项技术得分比例发生变化,二传队员压力增大,发球作用影响深远;自由防守队员接发球和防守效果优于其他队员,但我国与外国队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强弱队之间比分差距缩小,胜负偶然性增强;比赛时间相对缩短,比赛强度和难度提高;队员运动寿命延长,使用新人风险加大。我国排球技术战术指导思想的内涵需作适当调整与补充。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赛前情绪与心理准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羽毛球运动员成绩的优劣,不仅取决于临场技战术的发挥水平,而且取决于赛前情绪与心理准备的程度。对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赛前情绪状态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的内容及赛前心理状态的调节方法,旨在对赛前运动员的心理指导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羽毛球新旧规则的对照与分析,探讨新规则对羽毛球运动产生的影响,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理论指导,旨在推动羽毛球运动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追踪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在新赛制下的表现,研究了新赛制所带来的变革。研究表明:新赛制使女子单打比赛时间延长、心理压力加大、强手优势弱化、对技术战术及体能要求更高。应该改变训练指导思想、加大年轻队员的梯队建设、选材和技术风格多样化、科学训练减少伤病、提高单兵作战能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