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我国推行的是国家、地方、学校为主体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新的课程管理政策为学校的课程管理带来挑战,学校由过去单纯的课程执行者转变为一个课程管理者,教师拥有了课程权力,学校的课程管理内容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鉴于学校实施课程管理政策中的薄弱环节,建议重点加强研究性课程、德育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课程管理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从动态的角度看是课程政策、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课程管理要素之间的有机运作过程.文章从课程政策、课程规划、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与反馈等课程管理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对幼儿园课程管理运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并从全方位管理视角、走向专业与自主管理课程管理取向和制度伦理管理三个角度论述了幼儿园课程管理的基本诉求.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世纪以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赋予了学校一定的课程开发权,但整体来看效果不尽如人意。而近年来京、沪、浙等地在课程政策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推动了学校层面的课程改革,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的课程改革先进学校。他们调整地方课程计划、协调课程运行、改革评价方式、扩大学校的课程权限,协同建设学校课程资源等,为学校课程改革提供了空间支持、权力支持、资源支持、能力支持和方向引领。这表明地方课程管理的政策供给是制约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地方课程政策推动学校课程改革,要赋予学校课程建设的权力和空间,对学校课程权限的规定要具体、明确,要规范地方的课程管理行为。应制定和颁布国家课程管理指南、地方课程管理指南和学校课程管理指南。  相似文献   

4.
我国中小学学校课程管理:意义、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课程政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学校实施的所有课程进行的管理。学校课程的管理水平是决定课程实施成败的关键。我国中小学学校课程管理需要在课程管理意识、课程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课程管理的拓展领域以及领导和教师的角色转换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同时,要重视课程管理研究,改革学校课程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深化教育改革,关键在课程改革,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关键在管理。加强课程管理,是落实学校中心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我国开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班级课程管理就是在三级课程管理的基础上,从管理的层面上提出的,是三级课程管理的延伸与补充,三级课程管理得以延伸为四级课程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三级课程体系的实行标志着我国课程管理观从过去的教学管理观转向课程管理观,课程管理体制也从过去的“教学管理”转向了“课程管理”。课程管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研究范畴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课程管理的内涵、研究对象与任务;课程行政管理与学校课程管理研究;课程政策研究;课程领导研究;课程管理发展趋势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7.
学校课程管理的特点内在地决定了学校课程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学校课程管理改革的重要前提.学校课程管理过程的复杂性、管理情境的多变性、管理方法的生成性、管理主体的多元性、管理关系的伦理性以及管理水平的社会文化制约性等特点,要求学校课程管理应坚持专业性原则、分权原则和协调合作原则.召开课程委员会会议、进行课题研讨学习、开展调查访问和日常观察等正是体现学校课程管理要求和原则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
戈柔 《中学教育》2002,(9):23-2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政策,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和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是现代课程理论与我国现实国情相结合的合乎逻辑的发展方向和必然选择。“三级管理”的课程政策,将课程管理的权力由国家逐级下放至学校,给予学校管理课程更大的权力和自由,也为学校课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自由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9.
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作为课程管理主体对课程的规划、编制、实施、评价及相关因素与条件的管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赋予学校课程管理的主体地位,以课程论审视,“课程论性意义”是其本体性基础,课程模式演进是其历史性渊源,当代主体课程观是其时代性依据,强化师生作用的课程政策趋向是其制度性要求。考察学校成为课程管理主体的课程论意蕴,对于全面理解新课程制度与自觉实践新课程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校课程管理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中重要的一环,牵涉到了学校管理系统中最核心、最复杂的问题。目前普通高中学校课程管理中存在管理意识淡薄、管理能力不足、管理机构僵化、资金短缺以及课程政策本身局限性等问题,致使学校课程管理的质量和效益难以得到保证。寻找普通高中学校课程管理的策略,可为学校课程管理实践提供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学校课程管理主体论是指学校以课程管理的主体性方式发挥与发展教育者和学习者主体性的观点和主张。以课程论审视,课程模式演进是其历史性渊源,当代主体课程观是其时代性依据,强化师生作用的课程政策趋向是其制度性要求。从本体功能和目的上看,学校课程管理是以发挥和发展教育者和学习者的主体性为目的的课程管理活动;从实现方式来说,作为发挥和发展人的主体性的课程管理活动自身应具有主体性;从运作过程来说,学校应当遵循主体性的课程管理原则。以课程管理的目的、内容、主体和方法为线索来考察,主体发展是学校课程管理的根本目的,全程全面是学校课程管理的内容表述,课程共有是学校课程管理的主体观念,复杂范式是学校课程管理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
王金云  杨阳 《天中学刊》2011,26(3):132-135
黄淮学院课程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课程管理意识薄弱,教师缺乏课程管理权利,校本课程开发困难重重,考试制度制约着课程管理的落实,学校缺乏课程管理运行良好的氛围。针对存在的问题,黄淮学院应从三级课程设置的权限、学校课程规划、课程实施的保证与支持、课程的监督与评价等方面建构课程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学校课程管理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是课程改革的基层单位和实践场域,学校课程管理是课程管理体系中最具活力的环节.虽然"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赋予学校管理课程的主体权责,但由于长期"外控管理"造成的学校课程管理主体意识和能力的缺失,以及课程管理研究形成的课程理论视阈的先天局限,致使新课程的理念设计和制度安排遭遇到学校管理实践的阻碍,学校课程管理成为制约新课程实施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地方课程管理: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是我国课程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的重大变革,它不仅体现了课程管理民主化的趋势,而且也为地方课程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契机,为特色学校的创建以及学生优良个性的培养提供了基础和保障。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的实施使地方各级  相似文献   

15.
王金云  杨阳 《天中学刊》2011,(2):132-135
黄淮学院课程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课程管理意识薄弱,教师缺乏课程管理权利,校本课程开发困难重重,考试制度制约着课程管理的落实,学校缺乏课程管理运行良好的氛围。针对存在的问题,黄淮学院应从三级课程设置的权限、学校课程规划、课程实施的保证与支持、课程的监督与评价等方面建构课程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学校课程管理主体观是关于学校课程管理的主体构成及其关系的观念与主张。在当前我国大陆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校课程管理主体观呈现出从“权威管理”向“民主管理”、从“主客实践”向“交往实践”、从“共同课程”向“共有课程”的转变。它不仅反映了我国学校课程管理主体权责的分配变化,而且也体现了学校课程管理价值择取的深刻变革。全面把握和自觉实践新的课程管理主体观,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校面临的意义重大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上海教育》2007,(8A):81-82
目前,国内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此次课程改革对课程管理作了“革命性”的调整,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运行,为课程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特殊性,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以及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8.
汪爱琴 《文教资料》2012,(21):157-158
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中小学校被赋予课程管理的主体权责,"学校如何管理课程"成为亟待关注的研究课题。相对于原有的"学校教学管理"而言,学校课程管理无论在管理地位与角色、管理对象与内容还是在管理价值与功能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科学界说学校课程管理的概念,对于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较大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普通文化课程管理体制的重建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深入开展的关键.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自身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课程管理的特殊性.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本身文化基础较差,普通文化课教师不懂专业,统编教材无法体现学校的自身特色,课程管理意识淡薄.根据目前高职院校普通文化课程的管理现状,提出高职普通文化课程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基础教育课程的政策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组织活动.它要在学校层面协调、优化和整合国家、地方、学校三类课程的关系,保证国家、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