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志涛 《新体育》2024,(8):62-64
探究高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是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必然选择。通过有效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获得健康发展,还能让学生主动进行体育学习,全面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效率。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以期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正>一、高中体育教学概述(一)高中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高中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包括教会学生一些体育基础知识,如球类运动的基本规则、田径运动的技巧,并扩展学生的体育视野,引领学生进一步通过体育运动领会体育的魅力。高中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体育运动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由体育运动培养学生优秀的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3.
卢静 《灌篮》2021,(2):69-70
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创新体育学科教学策略,有效进行体育教学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的一种创新策略,教师将其引入体育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参与体验活动,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发展学生体育意识、健康意识,促进学生素质形成。  相似文献   

4.
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技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某种体育活动并积极参加某种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既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个体能力发展的起点与依据。激发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且能充分体现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不只是体育教学的一个手段,也是体育教学的一个目的。因此,研究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就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近些年来,随着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体育兴趣的培养问题更加突出。概括起来,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和培养体育兴趣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十种。  相似文献   

5.
提高体育教学组织有效性之三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体育教学组织是根据体育教学目标,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方法所采取的体育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组织结构形式,体育教学客观环境和学习氛围营造,以及体  相似文献   

6.
辛磊 《体育世界》2010,(2):65-66
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并逐渐完善学生个性,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本文主要通过论述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提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提积极倡和发展学生个性,通过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使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个性得到双重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培养中师生初步具备农村小学体育的教学能力出发,以体育游戏的教学能力为内容,将体育游戏教学能力培养目标和教学操作步骤渗透到中师体育课的教学中,通过培养中师生进行体育游戏教学能力,达到培养中师生体育教学能力的目的。通过教育实习的评定及学生毕业后从事体育教学的追综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学生在大多数评定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班的学生。这对进行中师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体育教学的能力,适应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需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樊菲 《拳击与格斗》2020,(3):103-103
传统体育教学理念以教授体育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体育技巧为主要教学目标,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主动性。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进行体育专业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同时为学生树立起健康的生活理念。教师在体育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体育课堂变得丰富有趣,让学生热爱体育,愿意参与体育活动。本文简要分析了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探究了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9.
陈淑芬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109-109,111
新课程下,体育课程的教学水平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然而,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手段单一,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体育重视不够,体育教学设施配置不完善,中职学生没有较高的参与兴趣等原因,导致体育教学不能发挥其优势作用。新课程下,要改变教学模式,让体育教学从困境中走出来。本文以中职体育教学现状为基点,分析中职体育教学开展所面临的困境,研究体育教学优化策略,提高中职学生体育水平,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10.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基于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关于强化学生综合能力而提出的创新教学举措,为进一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落实体育教学育人效用,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武术这一特殊体育运动项目引入体育课程教学中,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教学对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促进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武术教学以及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内容,还有武术教学对提升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价值。在分析当前武术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在武术教学中更好地提高学生体育学科素养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可以为武术教学提供一些有用的指导和建议,真正将体育核心素养融入具体的武术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1.
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至关重要,本文根据微格教学的理论,结论体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际,阐述了培训体育高师学生教学能力的微格模式。并列举运用微格教学实践培训体育专业学生的技能,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2.
中师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明确提出 :通过体育教学 ,培养学生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并初步具有小学体育工作的知识和担任这一职业的能力 ,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小学教师。我校的体育教学 ,结合山区农村师范的办学特点 ,以及面向农村小学培养合格师资的需求 ,在中师的三年体育教学中 ,采用逐级分步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提高学生的体育动手能力。中师一年级 :通过实践课的练习和理论学习 ,使学生明白中师体育教学和中学体育教学的不同 ,使学生了解中师体育教学的双重任务 ,学习中师体育和从事小学体育教学所必需的职业培训 ;同时通过教…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是每位教师教学研究的主题,本文就开放性教学的定义,优点及怎样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方面进行研究,得出:开放性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尤为重要,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培养学生各种体育能力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4.
当前很多地区存在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体育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体育教学中,提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教学目标的定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育教学学生的参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体育课堂评价激励措施5个方面分析构建高效率体育课堂的创新对策,希望通过对传统体育教育的改革,使体育教学重新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15.
论体育教学中主导性与主体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就是说,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学生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自觉的有意识地参与体育活动的人;二是学生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体育教学活动中认识的主体和实践的主体。强调这两点说明学生是体育教学实践的主体,对于深化体育教学实践活动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是,  相似文献   

16.
宋晓红  张环  王玉扩 《精武》2012,(32):1-2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取向,分析了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内涵,诠释了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目标设置的课程价值,提出了学生职业实用体育的发展、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学生终身体育的发展等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取向,强调在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中,体育教学目标应该关注学生职业实用体育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  相似文献   

17.
体育情感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和体育学习的内部动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动力,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加强学生对体育的认知,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进行体育学习和参与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8.
郭亮 《中华武术》2022,(5):62-64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体育在学生体能培养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从目前初中体育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不高,体育教学的效果也并不显著,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加强体育教学创新,强化学生的体育训练,从而推动体育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要重视来自学生的各种信息,要重视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体育学习方法的研究。 一、体育学习方法的定义 根据体育教学方法的定义,笔者认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方法可概括为: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就其学习内容,包括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人际交往等;就其来源,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对体育以及体育游戏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体育游戏被广泛用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群众性体育活动中,成为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游戏教学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过程。通过教学,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