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不同时空中,一方面,公共意识呈现萌动与异化、觉醒与混沌、理性与勃发的历史嬗变;另一方面,公共意识促进着“国家-社会”关系的新型重构、公共生活参与的主体互动体系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领域的形成,从而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基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演进,国家与社会关系不仅可视为一种历史的解释范式,也可视为一种实体建构的规范范式,从而得出公平正义的社会结构是公共意识生长的轴心空间。  相似文献   

2.
昆明市中小学生环境意识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昆明市中小学环境意识的抽样凋杏及统计分析,从环境行为倾向、环境参与意识、环境关注程度等六方面分析了中小学生环境意识状况,体现出中小学生环境意识整体水平小高,尚需进一步加强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3.
增强大学生环境意识对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通过随机抽样法,抽取了贵州四所高校的427名学生,从环境知识、环境观念和环保行为三个维度调查学生的环境意识。结果表明:环境知识、环境观念与环保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的环境知识及环境观念有待增强;大学生环保意识淡薄受社会负面影响大。高校应开展环境价值教育、环境知识及法制教育;采取渗透式教育增强学生环境意识,各方面努力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环保。  相似文献   

4.
论环境意识的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6月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应当符合时代要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将环境意识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同等看待,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已jt【l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环保社团在培养大学生环境意识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天煜 《高教论坛》2008,(1):147-150
讨论了充分发挥大学生环保社团在培养大学生环境意识中的作用的问题。在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日益限制的情况下,必须加大力度提高国民的整体环境意识,特别是日后在社会生活中的各层面中占主导地位的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才能逐步改变环境形势日趋恶化的状况,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在高等教育正逐步走向大众化的中国,高等学校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以加强对所有大学生,特别是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以担负起整体提供国民环境素质的社会责任。其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环保社团在培养大学生环境意识中的作用是其中一个便捷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今天,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面临环境日益恶化的巨大挑战,人类与环境如何协调发展已成为整个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新的课程计划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因此,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加强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道德意识是环境道德原则、规范等的内化,是在人的思想意识中形成的稳定的、持久的按照环境道德价值观处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思想和观念。加强环境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强化环境道德意识。增强环境道德价值观念,发挥环境道德意识对人行为的规范、约束和调节作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社会。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环境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结合法治教育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环境意识思想存在着显著差异。通过从联系紧密的三个面向——环境意识概念、不同学科影响和环境意识建构载体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预设的中西方环境意识概念差别较大,西方介入环境意识探讨和推动的学科接续性和贯通性较好,中国则出现了学科的无法接续,环境意识建构与社会进程、社会制度和公民社会成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沈彦 《广西教育》2007,(7B):25-25
在我国,环境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在全国纷纷开展起来,语文、政治、地理等多个学科也渗透环境意识教育。然而很多只是注重形式,注重环境卫生和美化环境,却难以深入环境意识教育。在中学的各主要学科中,化学可以说与环境保护的话题联系得最为密切。因此,化学教师对学生加强环保意识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使命。化学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加强环保意识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很密切。环境意识是由环境认识、环境情感和环境意志构成的。学生的消极环境意识与行为是由社会责任扩散机制、消极从众心理、负强化的柔弱性、过分自我保护心理等原因造成的。环境教育应从环境认识、环境责任心、环境法制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良性环境意识是人类对环境本质、环境系统科学、整体的认识。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是构成环境的要素主体,地理学知识是人类环境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在知识和方法论层面对人类确立良性环境意识。做好环境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系统培养从事环境工作专门人才,还是培训在岗从事环境工作人员以及对公民进行环境意识培养,地理教育都肩负着不可替代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环境意识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理论、情感、意志、知觉等观念形态的总和,是人类思想深层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要增强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必须提高大学生的环境科学意识、环境哲学意识、环境法律意识、环境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13.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基于“环境意识”培养的绿色化学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从教育内容的构建、实施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文章纵向上追根溯源,横向上东西对比,较系统地甄别“颂”、“颂诗”的概念内涵、缘起及其演变过程。认为挚虞、刘勰等人对颂诗文体概念界定过于狭窄,给后人留下消极影响和文化后遗症;颂诗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市民社会相对应,分别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宗庙意识、社稷意识和广场意识。人们又可以通过对颂诗的解读,从中剖析出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环境是人类及其所有生物生存的场所。但是,人类活动却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土壤荒漠化、全球气候异常等,以及由此导致的野生生物物种的快速消亡等。环境问题对未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因此,关注环境,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国家环保局提出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口号。环境意识已经成为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生物学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科特点,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环境及其问题的严重性,唤起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树立起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和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笔者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作了一些探索,以下是笔者的初浅体会。  相似文献   

16.
作者从环境知识、环境态度、环境行为、环境教育意识四个方面设计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浙江师范大学师范生的环境意识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师范生对环境知识的掌握方面体现出专业上的不平衡性:在环境态度上,各专业师范生表现较为均衡,并都表现出一定的环境代价意识;在环境行为方面,师范生对于一些环保活动的参与度不是很高,没有形成习惯.存在“态度超前、行为滞后”的现象;在环境教育上,师范生最乐意接受的环境教育方式是参与活动,其环境及环境教育的知识主要来源于教师讲授、电视和图书。  相似文献   

17.
王民 《学科教育》2001,(2):42-46
调查计算表明,中小学生课外主要从“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和“广播电视”中获得环境知识的学生在环境意识的各个部分与综合表现明显高于其它渠道,可以认为,“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和“广播电视”是课外提高中小学生环境意识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8.
《大连大学学报》2017,(1):126-130
文章提出,增强课题意识,开拓立足现实、面对未来的新课题,是改善高校哲学教育现状,提升教学实践效果的有效策略.环境问题是中国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小康生活与消费社会时代,消费者的环境道德意识以及基于这种道德意识的消费行为,是构建环境友好型经济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在校大学生是未来消费者的中坚群体,开拓与强化环境道德与消费者责任教育,培养有环境道德与环保责任的未来消费者,具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以及巨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不同课程与学生环境意识的关联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民 《学科教育》2000,(12):41-44
根据调查与统计分析,中小学不同课程与学生环境意识的关联程度不同。在小学,主要从自然、地理品德科目获取环境知识的学生,环境意识的各组成部分与综合值要高于其它科目;在中学,主要从地理、生物科目中获取环境知识的学生,环境意识的各组成部分与综合值要高于其它科目。  相似文献   

20.
人们诟病、声讨课堂教学中的“非语文”“伪语文”现象。“非语文”“伪语文”问题的实质其实是语文意识淡薄,归根结蒂是文本意识、文体意识淡薄。文本意识,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对语言文字等文本内容自觉关注的心理倾向。文体意识,就是对文本体式自觉关注的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