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北京市十一建华实验幼儿园由北京市十一学校和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联合主办,是一所办学条件优越、教育理念独特的全日制寄宿幼儿园。幼儿园基于原十一学校校长李金初的人生中心教育理论和十五年整体教育构想,启动了全国首个幼小实验学校项目,探索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平缓衔接、过渡的方式。该园园长李晓静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介绍了幼儿园人生中心教育立体课程体系和环境育人的亮点,让我们感受到了扑面而来创新气息以及竭力为儿童美好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十一建华实验幼儿园由北京市十一学校和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联合主办,是一所办学条件优越、教育理念独特的全日制寄宿幼儿园。幼儿园基于原十一学校校长李金初的人生中心教育理论和十五年整体教育构想,启动了全国首个幼小实验学校项目,探索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平缓衔接、过渡的方式。该园园长李晓静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介绍了幼儿园人生中心教育立体课程体系和环境育人的亮点,让我们感受到了扑面而来创新气息以及竭力为儿童美好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3.
1.认为儿童是社会的一分子,是社会与文化的参与者,是他们自己文化的创造者,是主动的学习者。2.认为教师是幼儿的倾听者、观察者,环境的预备者,活动材料的提供者,幼儿活动的伙伴与向导,幼儿行为的记录者和研究者。3.注重优质的空间设计,努力使环境成为幼儿的“第三位老师”。4.注重幼儿与教师之间、幼儿园与家长之间、教师与教师集体之间关系的建立。5.强调儿童、教师及父母共同分享事物、经验的意义,设置“工作坊”,鼓励儿童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6.考虑到教育的边缘因素,即空间、环境、家长、社区的作用等,其中包含对幼儿…  相似文献   

4.
儿童权利是儿童发展的前提与基础,适宜的幼儿园课程是保障学前儿童权利的核心。因此,幼儿园课程要以儿童权利为理念内核。然而,当前乡村幼儿园课程呈现出诸多弊端:知识、技能优先的课程目标与教育公平背道而驰;城市化的课程内容与乡村幼儿生活经验渐行渐远;小学化的课程实施与游戏教学化相去甚远。为保障乡村幼儿权利实现,优化乡村幼儿园课程的策略包括:关注公平,重视幼儿"关键经验"的获得;挖掘乡土课程资源,贴近幼儿真实生活;融合民间游戏,鼓励幼儿主动探索。  相似文献   

5.
“田野课程”是借鉴瑞吉欧教学理论,以整合的观念设计组织教育活动,强调幼儿是学习的主体,给幼儿充分的时间思考并寻求答案,注重真实生活和环境在幼儿自主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有利的学习条件和帮助。“田野课程”还通过互动式学习及过程评价,支持、引导和促进幼儿充分地学习和发展。“田野课程”融合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和“问题中心设计”理论,符合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我园多年来主要是以“结构性教学”为主,“田野课程”与“结构性教学”相比较有几个特征:从比较可以看…  相似文献   

6.
儿童工作室是我园“生活、学习、做人”课程的四大基本教育途径之一,它以其独特的活动环境、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和指导方式,满足了幼儿的需要,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一、儿童工作室环境的创设 我园的儿童工作室立足于在环境上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状况,允许并鼓励儿童自由创造;在物质上为儿童提供充分的空间、材料,保证他们有自由活动、自由操作的条件;在精神上营造  相似文献   

7.
许银玲 《天津教育》2023,(7):150-152
<正>随着幼儿教育深度学习理念的发展,其涉及的学习内容更多元,特别是通过游戏设计可以更好地为幼儿提供想象空间和自我发展方向。幼儿阶段的学习以通识教育及习惯养成为主,知识内容比较宽泛,既是学龄前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针对后续小学阶段知识学习的一个预置。自主游戏是融合深度学习发展幼儿自我感知、自我领悟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虞永平教授在实施课程游戏化项目伊始就提出:“课程游戏化的目的是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优化课程实施方案,提高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质量,最终促进幼儿的发展。”本着“大自然就是大课程”的理念,我园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儿童为本位,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视角开展以自然资源为载体的主题探究活动。不仅有效改变了教师的儿童...  相似文献   

9.
林云 《天津教育》2023,(22):34-35
<正>学前融合教育是特殊学前儿童进入普通幼儿园,与普通幼儿一起接受保育和教育的一种学前教育形式。学前融合教育要求为特殊幼儿创造正常化的教学环境。在学前教育中,融合教育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和经验,帮助特殊幼儿在各个方面得到发展。融合教育可以让儿童接触到不同伙伴的特殊需求,促进幼儿多元文化教育和形成尊重差异的理念,提高幼儿的社交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和关爱精神,让幼儿更加关注他人的需要和感受。  相似文献   

10.
幼儿课程是什么?在没有统编教材的情况下,一线的幼教工作者常常思考这个问题.幼儿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的教育理念必须打破"教师决定一切"、"教科书决定一切"的框框,但万变不离其宗.真正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寻找课程.随时随地、随机关注幼儿,这才是生成课程的源泉.在幼儿兴趣中生成课程,是课程生成、发展起点和依据:由生活经验生成课程,促使幼儿在已有经验基础上探索新的领域;关注幼儿环境,由环境生成课程,扩展了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关注幼儿活动,由活动中产生的新发现生成课程,感受探索的乐趣.同时关注重大时事,成为幼儿探索、学习、成长的载体.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化;有效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入学数学准备是预测儿童小学学业成绩的有力指标,提高儿童的入学数学准备水平有助于提高儿童入学后的学业成绩、缩小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阶层差距和城乡差距.对浙江、江西、四川三省的1181名学前一年幼儿入学数学准备状况的城乡差异比较发现,城乡学前一年幼儿的数学学习与发展普遍存在不同步、不均衡的现象,关系领域的学习落后于数、量、形、空间等领域的学习;总体上,城市幼儿在多个领域的表现都优于乡镇和农村幼儿,城市幼儿与县城幼儿的表现没有显著差异.在普及学前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应加强对乡镇和农村幼儿的早期补偿教育,并加强关系领域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表演区是幼儿园中可融合节奏乐表演、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故事表演、时装表演于一体的表演空间。表演区一般创设在室内,但是在材料、空间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如果把表演区创设在户外,更能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和表演潜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文中称“《指南》”)中也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作者所在幼儿园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小树林,为贯彻“课程游戏化”的理念,教师尝试将表演区创设在户外的小树林中,从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教师的指导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能力。  相似文献   

13.
张洁 《天津教育》2022,(10):56-57
<正>自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来,沿着《指南》所倡导的“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精神与理念,多年来围绕游戏环境的创设、支持幼儿游戏自主性策略、游戏中的深度学习、游戏课程化等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实践研究、审慎思考和完善调整。在研究中,努力从儿童的立场出发,为幼儿提供具有儿童视角的游戏生活的机会,并通过观察、识别、共同反思与下一步的计划,回应和支持儿童的学习,促进儿童的学习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彭婕 《知识文库》2024,(7):155-158
<正>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游戏化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在生活化、游戏化的情境中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体验和发现,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幼儿园玩色活动作为幼儿园美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重视儿童色彩感的培养,可以提高儿童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提升儿童的艺术创造力,增强儿童的审美情趣。但当前幼儿园玩色活动中仍存在教师照搬教材、活动采用传统枯燥方式等问题,限制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急切需要进一步改进。因此,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理念与玩色活动相互融合,以幼儿为中心,让幼儿在游戏化的玩色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实现身心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孙燕 《天津教育》2023,(21):183-185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活动之一,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与场景还原,可以创设一个趣味、生动、形象的游戏环境,让幼儿获得更多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5-6岁幼儿处于能力和学习习惯建立的关键时期,将“主动学习”与“角色游戏活动”相融合,可以在游戏中帮助幼儿建立优良的学习品质,使其树立主动学习、独自探索的学习意识,对其未来的小学生活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汕头市丹霞幼儿园环境建设体现教育与生活有机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空间,大胆创新,积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在空间的设计、布置上力求一室多用,使活动空间的安排更加科学化、儿童化、合理化.1997年夏季,该园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更为宽敞、舒适的儿童空间——变原来狭小的卧室为敞开型的卧室,合理利用、科学布局,上层阁楼为幼儿卧室,下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对学校物型环境进行意象化设计,并比喻为“一座小径分岔的花园”,着力打造美学场景、营建诗学空间、构建学校课程,让环境、场域、情景与儿童的学习、生活、生长产生具体联结,凸显儿童主体地位,赋予儿童学习与发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杨镇中心幼儿园原址完成了27年的教育使命,9月1日,全园教职工和400多名幼儿带着对老园深深的眷恋搬进了新园。面对新园的硬件提升,我们感到欣喜的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要做的就是以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及课程理念为依据来创设新的环境。搬入新园以来,我们一直秉承“尊重儿童,解放天性”的办园理念,始终站在儿童立场,让教育回归真实生活。受日本教育家高杉自子老师撰写的《幼儿教育的原点》一书启发,我们提出了“与幼儿共同开创幼儿园新生活”的课程理念,将参与机会交给幼儿,  相似文献   

19.
陈桂云 《新课程研究》2009,(11):177-178
江苏省徐州市民富园小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EPD)教育项目实验学校、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教育(ESD)项目示范学校、国家级绿色学校、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绿色学校、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实验学校、徐州市环境教育基地、徐州市德育先进学校、徐州市文明单位。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学校以环境教育为抓手,调动广大师生的内在潜能,秉承“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育人理念,以营造一个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探究的学习空间,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20.
左胡甜 《家长》2023,(33):123-125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合理进行环境创设。合理开展环境创设,能够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情境,材料的准备、手工的制作、环境的呈现等都应该满足儿童成长的实际要求,以引起幼儿心理和情感的共鸣为目的。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关注生活本身,强调在优质的环境中引导教育发生。因此,为了推动课程游戏化的发展,幼儿园要着重关注环境的创设及优化,为幼儿游戏创设真实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