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本文通过逐步回归分析运动员身体训练的评价模型,制定出运动员身体训练综合发展水平、身体训练发展均衡程度及综合发展水平与运动成绩对应程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作为综合评定我国基层青少年女子跳远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作为竞技体育的重要支撑力量的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体系,经过20多年的实践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培养运动健将的培养模式。从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体系实施背景、发展历程、运行现状等方面展开分析,探究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体系中的内在逻辑和运行规律,明确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本质。运用战略管理的研究思路,针对现行培养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基于绩效考核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运动员培养框架,从而有效促进高水平运动员事业的健康发展,推动我国竞技体育的高效、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商业化的发展,优秀运动员作为公众人物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伴随着优秀运动员人格权的商业价值开发与利用,各类侵权现象层出不穷。通过分析运动员人格权商品化特征与侵权行为,提出优秀运动员人格权商品化的保护与救济对策,对保护优秀运动员的权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青少年女子跳远一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调访专家的基础上,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运动员身体训练的评价模型。并制定出运动员身体训练综合发展水平,身体训练发展均衡程度及综合发展水平与运动成绩适应程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作为综合评定我国青少年女子一级跳远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动员社会保障作为保障运动员面临各项社会风险的安全网,发挥了解除后顾之忧与促进共享社会成果的卓越功能。新时代最重大的时代主主题之一是实现共同富裕,这对运动员社会保障发展改革提出了新要求。经文献分析可知,中国社会保障演绎的基本逻辑体现在追求公平—效率优先—兼顾效率与公平—高质量发展下的社会公平几个阶段。运动员社会保障发展实践中存在基于职业身份、制度发展不平衡、制度碎片化、地方化等有失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建议:共同富裕视角下,运动员社会保障改革方向要实现运动员群体的全覆盖、制度的统一、统筹层次的提高、以及制度体系的多层次等。  相似文献   

6.
运动员职业发展权利及其保障作为2022年《体育法》修订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加强新时代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意义重大。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及职业发展理论等,对新修订《体育法》中运动员权利保障部分的内容进行全面梳理与分析。研究认为,新修订《体育法》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运动员权利保障立法理念,构建了以运动员职业特点为基础的法律权利体系,确立了多部门协同治理的运动员权利保障思路。这就为保障我国运动员的职业发展权利、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助力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7.
品德教育作为运动员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仅是现代化运动队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也是运动员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和保障。随着我国竞技运动的快速发展,依旧出现违背体育精神、不道德的现象。为进一步强化运动员品德教育,提高运动员品德素质提供思考,本文将从内外两个大方面对运动员品德教育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度剖析,求解当前运动员品德教育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强化运动员品德教育,提高运动员品德素质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8.
刘蕊 《中华武术》2022,(5):30-32
在李娜、郑洁等网球运动员所代表竞技网球快速发展背景下,网球项目因比赛对抗性强、节奏快的特点而备受青少年的喜爱。在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培养过程中,技战术、心智和体能已经成为优秀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必不可少的制胜因素。体能作为青少年运动员参与竞赛的重要基础,体能训练主要是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为最终目的,如何用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法来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展开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运动员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其社会影响正日益扩大,成为社会公众和传媒的聚焦点。重视和加强对运动员社会行为的研究,是新时期对运动队伍管理的需要,也是全方位开发运动员竞技潜能的需要,更是促进运动员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对运动员社会行为的研究,可从运动员个体、运动团队和运动员群体三个层次上进行定性或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一、青少年自行车训练的方法 一般身体训练作为训练的基本内容。全面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计划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和灵活性等素质,该阶段身体训练占的比重大。为了更好地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必须考虑青少年身体机能发展的规律,如违背这个规律,  相似文献   

11.
"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已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理应承担起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重任,以满足他们未来可持续发展要求。高水平运动队进入高校,同时给高校注入了体育文化活力,有利于高校协调发展。本文结合以省队校办模式,建设南工大江苏垒球队实践,认为充分体现了体教结合优势,解决了运动员读训矛盾,促进了运动员全面发展;高校通过承办赛事,扩大了对外交流,提升了学校美誉度;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2.
我国职业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殿辉 《体育科技》2010,31(3):122-126
在竞技体育训练竞赛体制下,如何能切实保证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顺利进行,真正成为既能攀登竞技体育高峰,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合格体育人才。通过对运动员文化教育历史、现状资料的收集、分析、归纳,结合我国现阶段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发展模式的探讨,对竞技体育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缪佳 《体育科研》2012,33(6):1-6
从对上海运动员(包括引进运动员)在历届奥运会上的成绩的分析,总结上海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奖牌及参加人数最多的游泳项目的发展特点,提出上海竞技体育发展应该以国际化的视野、先进的训练理念、科学的训练方法,培养既有国际影响力、又能成为未来社会栋梁的新型运动员。并探析上海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奥运会为主要发展目标,在提高上海体育国际影响力的同时,辐射、引领中国竞技体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和谐社会理念为指导,对运动员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关系进行论述。提出确定运动员社会化外界环境建设目标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构建运动队组织的政治文明;使经济的发展与运动员的社会化形成良性循环和互动;使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与竞技体育文化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竞技体育淘汰运动员在终止运动训练后的社会融入问题.目的是解决竞技体育高淘汰率的问题,改善被淘汰运动员的尴尬处境,实现这一特殊群体与社会的无缝对接.结果表明,只要合理引导、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与支持完全可以实现竞技体育淘汰运动员顺利融入并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6.
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是一种特殊人才的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不仅关系到运动员个人的发展前途,更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高水平运动员的调查和专家的访谈显示,我省在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尤其在制度的建立和监制上效果显著,使我省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文化课程教学模式单一,课程设置灵活性不够等。最后提出走训、技、教一体化道路,以"订单式技能培训"为理念构建运动员就业保障,学做一体的情景教学模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体教结合”是世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本文运用文献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体教结合”培养优秀运动队模式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类综述,将教育规律、训练规律、管理学等有机的融合一起,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多元化的角度考虑优秀运动队的培养和管理,注重全面系统的发展学生运动员,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注重强调由过去运动员学生到现今的学生运动员,使学生运动员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关于体育社会学向运动训练领域延伸和渗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社会学向运动训练领域渗透是我国世纪之交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运动训练科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体育社会学向运动训练领域延伸的必要性在于认识运动员的社会属性是提高个人运动技术水平的前提条件,国家、地区的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提高有赖于对社会环境的深刻认识,运动训练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必须得到社会学的阐释,必须关注和及时解决运动训练领域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体育社会学向运动训练领域的延伸涉及到运动训练的社会背景、社会环境、运动员社会角色、运动训练中的社会关系、运动训练领域中的社会问题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体育社会学向运动训练领域渗透是我国世纪之交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运动训练科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体育社会学向运动训练领域延伸的必要性在于认识运动员的社会属性是提高个人运动技术水平的前提条件,国家、地区的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提高有赖于对社会环境的深刻认识,运动训练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必须得到社会学的阐释,必须关注和及时解决运动训练领域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体育社会学向运动训练领域的延伸涉及到运动训练的社会背景、社会环境、运动员社会角色、运动训练中的社会关系、运动训练领域中的社会问题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后奥运时期我国竞技体育与和谐社会构建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竞技体育对于民众和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方面包括:1、宣传奥林匹克精神,普及奥林匹克文化;2、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民族精神;3、丰富民众文化生活,引导大众体育消费,促进体育消费市场腾飞;4、推动社会民主与法制进程。消极方面包括:1、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不合理;2、退役运动员安置体制混乱;3、精英体育与群众体育的矛盾;4、当代中国竞技体育伦理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