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瑰宝。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生活快节奏的今天,快餐文化已进入了疯狂的时代并强烈的冲击着传统文化。太极拳在高校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快餐化式的对待,使其技击价值和独特的魅力正逐步丧失。为此,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分析了太极拳在高校快餐化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利于太极拳在高校能更好的传承,从而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浅析太极拳的健身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太极拳是中华武术具有健身、养身的一种特殊的套路运动,其内容博大精深。太极拳运动不仅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所以千百年来历经岁月冲刷却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不断继承与发扬。文章分析了太极拳运动的生理学基础,阐述了太极拳的健身功能,对练习太极拳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以期太极拳运动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24式简化太极拳也是普通高校经常选用的体育课教材之一。为了更好地提高普通高校大学生24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水平,文章根据大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太极拳自身特点,结合长期实践教学经验,着重从太极拳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以及课后练习巩固的安排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求促进大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和信心,使其能快速掌握太极拳动作和精髓。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发展应该成为国家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太极拳的发展表现出简约化的特征,尽管习练太极拳者众,而深谙太极拳文化要义者寡。其次,太极拳需要文化的发展。第三,现今的太极拳发展需要大家。第四,太极拳发展需要时尚,时尚化不是简约化,不是祛传统化,而应该是传播方式上的。第五,太极拳发展需要责任。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昊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5大派系,誉称为“五式太极拳”。现今人们主要是以陈式太极拳和杨式太极拳为主进行体育锻炼.为了让人们更好的学习掌握太极拳,通过对陈式太极拳与杨式太极拳他们两者的特点、作用、形成、内容的进行分析论述.以此让人们更好的练习太极拳,掌握太极拳之精髓。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为了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新农村建设中应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文章通过太极拳在农村中开展的可行性分析以及从其运动特点出发,表明太极拳运动在人生理上和心理上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应充分利用好此资源,最大限度地促进太极拳在农村的普及,使太极拳更好地为新农村群众体育服务。  相似文献   

7.
浅谈太极拳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美芬 《山西体育科技》2003,23(1):54-55,60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传统的民族体育形式和健身方法。就如何更好地完成太极拳教学任务,谈谈个人的粗浅体会,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我国的国粹,高校普遍开设有太极拳选项课,尤其以简化24式太极拳居多。文章在这种大背景下,立足高校体育选项课改革大背景,从"递进分解训练法"的角度对高校简化24式太极拳选项课教学现状、"递进分解训练法"内涵及应用等方面对比进行研究,并指出了运用"递进分解训练法"如何改善简化24式太极拳教学的具体教学步骤设计。力图为高校简化24式太极拳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参考,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传播太极拳,传承国粹。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高校开展太极拳教学的意义,并对太极拳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其中存在教师能力不足、教学方式单一和考核体系单一的问题.由此提出三个优化建议:提升教师能力、丰富教学方式、优化考核体系.旨在推进太极拳教学更好地开展,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对比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对太极拳操化教学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操化教学有利于少年儿童快速掌握太极拳套路,符合少年儿童思维、生理发展阶段特点,新方法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与音乐相结合,更好地彰显太极拳的自身魅力,突出太极拳特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教学实践等方法对太极拳和音乐结合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认为,节奏吻合是太极拳与音乐结合的重要内因;太极拳与音乐结合对太极拳演练有积极效用。在此基础上对选择太极拳配乐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元生 《武当》2013,(1):24-25
《太极拳经》是研究太极拳学之必备理论,为历代太极名家所重视,并以此作为太极拳理论之经典。为了能使太极拳这一国粹更好地传承发展,本人将十几年来所收集的关于《太极拳经》名家注解整理出来,以供太极拳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吸收了我国古代的多学科精髓,比如道家性命双修观、审美学、中医理论、养生理念等。目前,太极拳已经广泛推广到大学生体育教育中,为大学生祛病强身、防身健体的同时,还发挥出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功能。就当前教育现状看来,大学太极拳教学情况不容乐观,正陷入较为尴尬的局面。本文以文献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为依据,深入探究了目前高校太极拳的教学困境,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以期为大学太极拳教学的更好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是我国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具有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及强大的健身功效,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健身活动.但是,当前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太极拳已经慢慢的被贴上了“老年人运动”的标签,这样的情况严重阻碍了太极拳教学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太极拳教学,我们就必须要对当前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根据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提高太极拳的教学质量,并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都市太极拳发展与现代社会亚健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城市高速现代化发展直接导致了都市亚健康人群数量的增加。渴求身心共享,获得更好的身心,和谐健康是都市人们的健康理念。我国太极拳运动在城市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在新的社会时期和背景下,太极拳正朝向现代都市的休闲化特点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认为,太极拳应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分类和发展:1)竞赛太极拳;2)传统太极拳;3)健身太极拳;4)对抗太极拳。这为太极拳爱好者能更清楚地认识各种太极拳的实用价值,使其能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向国际推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教学再探——表象训练在太极拳求形阶段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一种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理论来解释拳理而命名的拳术。在太极拳整套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由于太极拳动作比较复杂,而且还经常伴有转体进退和改变方向,使初学者往往手脚不能兼顾,很难形成完整的动作技能。针对以上的情况,在教学中运用心理技能训练中的表象训练来辅助教学,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太极拳桩功的站桩、行桩、化桩的技击价值的研究,充分体现太极拳桩功的作用与技击价值,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提供锻炼依据,提高练习兴趣,让太极拳充分深入到现实生活当中。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自创立以来,即以拳理和拳法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套路和推手并重、养生与技击结合的鲜明特色开武林一派新风。时至今日,太极拳更为世人广泛传习,奉为至宝。在这太极拳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更有必要对怎样继承太极拳的优秀传统、保持其鲜明特色进行深入地探讨,以促进太极拳更好地普及和发展,发挥其在全民健身的中的作用,更好地造福人类。 一、拳理和拳法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太极拳的优秀传统。 纵观太极拳从创立到不断发展的历程,应该说太极拳的产生和发展是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结晶,拳理和拳法并重为历代太极拳名家所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20.
曾树东 《武当》2023,(10):91-93
太极拳在我国有着数百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分支。太极拳以其独特的动作、内在的哲学理念和积极的健康效益而被人们广泛接受和实践,强调的是身体和心灵的和谐统一,动作的流畅和自然。本文探讨了太极拳对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平衡方面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太极拳促进身心健康平衡发展,主要涵盖了坚持定期练习、正确的呼吸、选择合适的环境、专业的指导、将太极拳融入生活、个人化的练习、持续的学习和探索等方面,有助于练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太极拳,从而充分发挥其对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