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校历来非常重视课程建设工作,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校级重点课程就有了17个门类,并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优秀课程评估指标体系,涌现出了一批高水平的优质课程。为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推动课程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我校于1999年启动了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2000年精品课程建设初见成效。我们通过课程自评、学校展评、师生测评、专家评估等方式将7门课程确定为首批校级精品课程,为创建北京市及国家级精品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精心规划,坚持不懈,不断提高课程建设整体水平我校本着专家治学的原则,从第一批精品课程一立项就坚…  相似文献   

2.
加强课程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校现有25个本科专业、1000多门课程,在课程建设中,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逐步建设(即按照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而侧重点不同)和以评促建的原则,不断加大课程建设的力度,促进了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一、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课程建设1.制度保证我校自1988年开始实施重点课程建设,1992年、1994年两次修改完善课程建设规范。1996年又制订了“九五”课程建设规划并制订了较详细的评估指标体系。学校每年重点建设20门左右课程,同时规定对被定为重点建设的课程每年进行一次阶段评估,每两年评估…  相似文献   

3.
课程建设是教学的基本要素,是教学质量的核心体现.多年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非常重视课程建设,从1986年就建立了一系列的优质课程建设规章制度,成立了以主管副校长为领导的校重点课程小组,形成了从学校到院、系的逐级分层课程建设体系.优质课程建设有力地带动了全校的教材、教改、师资队伍等工作.去年,教育部、市教委启动了评选精品课程和教学名师等工作,我校申报了14门校级精品课程,其中6门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电子电路1"、"大学体育"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强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保证基础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实验室投资效益,我校于1995年按国家教委有关文件开始了基础课实验室的评估工作,电工实验室于1995年10月份着手这项工作。我们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对照评估标准的六大项三十九条进行了认真的整改...  相似文献   

5.
公共基础课程在大学课程中占有基础地位,公共基础课程评估是推动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全方位人才的重要驱动力。以福州大学为例,回顾大学公共基础课程建设进程,指出其存在基础地位不牢固、定位目标不清晰、师资队伍待加强和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不完善四个问题,并依据福州大学在公共基础课程"以评促建"中的成功经验提出对应的建议,对广大高校推进公共基础课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是机械类专业一门技术基础课,但是学时少内容多,术语、定义和概念多,实践性强.这些特点使本门课程教学难度大,学生不容易接受.本文笔者就我校该课程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情况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抓好评估,全面促进实验室工作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基础课实验室评估的6项基础工作.开展实验室评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评估指标体系是当前高校实验室工作的目标与标准;评估工作的过程是实验室体制改革、加速建设、与强化管理的过程,抓好"三个结合",真正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全面促进实验室工作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学生为本精品课程评建机制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注重学生在课程评价中的重要地位是现代课程研究改革的发展趋势。在目前我国高校精品课程评建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精品课程的综合效益,应以先进的课程评价理论为指导,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精品课程评建理念,加强有助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性、整合性精品课程建设,并从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和管理人本化等方面,积极探索激励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精品课程评建机制。  相似文献   

9.
紧抓六大要素打造精品课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 校决定用5年时间 ,在我校省级和校级重点课程建设的基础上 ,紧紧围绕“重人品、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 ,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地建设一批能反映我校学科特色和教改成果的精品课程 ,从而提高我校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为了规范精品课程的建设 ,增强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力 ,我校制定了《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和《精品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明确了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在制订首批精品课程建设计划时 ,从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入手 ,紧抓六大要素 ,有计划、有步骤、创新性地建设精品课…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方案和受评学校二级学院评建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二级学院评建工作关键在于“建”,并对二级学院依据什么“建”?“建”什么?怎么建?进行了探讨。最后重点阐述了课程教学建设、毕业论文指导建设、课程考核建设、质量管理建设。  相似文献   

11.
课程评价与建设是提高课程品质和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我国大学课程评价与建设在学习借鉴国际课程研究理论和国家精品课程工程实施过程中得到全面推进。要进一步提高大学课程的评价与建设水平,应发挥国家精品课程评建系统的动力作用,实施不同高校与专业课程的分类评价建设,完善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课程评建功能,促进课程评价和开发的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是高职院校通信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文章结合精品课程建设,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实验实训环境、教学资源及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改革和实践,以期探索出更为合理的课程改革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3.
以评估为契机,改革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院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是推动高等院校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大连水产学院的基础物理实验室凭借评估之机,全面加强实验室建设和课程建设,科学、规范的管理实验室,坚持在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中培养和锻炼队伍,通过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阶梯式教学法,推进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经过实验复评,巩固了评估成果,发挥了示范与带动作用,再一次证实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重在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课程评价与建设是提高课程品质和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我国大学课程评价与建设在学习借鉴国际课程研究理论和国家精品课程工程实施过程中得到全面推进。要进一步提高大学课程的评价与建设水平,应发挥国家精品课程评建系统的动力作用,实施不同高校与专业课程的分类评价建设,完善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课程评建功能,促进课程评价和开发的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有机化学课程作为化工、材料、生命、环境、能源等学科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一直是北京化工大学重点建设的核心课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有机化学以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为核心,全方位实施课程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机化学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200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09年被评为教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新形势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成为我国科教兴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国家全社会的共识。我国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评估二十年间发展历程、质量工程及精品课程建设示范引领推动高等学校教育质量意识觉醒和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课程评估为切入点,以评促建,不断健全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长效机制建设的高等学校内涵提升的现实要求和重要抓手。课程评估作为校内评估,需要进一步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和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迎评促建和质量提升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课程评估是优秀课程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点,优秀课程评估可以带动课程整体建设水平,并为全军优质课程建设奠定基础。本文提出了课程评估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优秀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并详细阐述了各项指标及内涵,分析了如何划分优秀课程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8.
动物遗传育种是高职高专院校养殖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学生学习该课程,对以后学习其他专业课具有直接影响。所以,我校将其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对象,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进行改革;注重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技能,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陶佳 《考试周刊》2012,(84):153-154
专业建设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通过专业建设水平评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要更新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理念,以专业设置为中心,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校软件和硬件设施,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提高专业社会声誉.凝聚专业亮点,塑造专业品牌和特色,让专业建设成为职业学校的工作之魂。  相似文献   

20.
上海交通大学将每年向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管理中心贡献3~10门共享课程及第二辅修专业一个,以满足上海市区域内高校课程共建共享。上海交通大学特色视频公开课建设将围绕通识核心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展开。上海交通大学自建校以来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而为教育默默奉献的优秀教学工作者却很少被记录下来。大量优秀的教学资源因为技术或时代的原因未能保存下来,在信息技术发达并广泛使用的今天,我们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的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