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职(中等职业教育)与高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关键问题是课程衔接。本文以会计专业为例,分析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在职高教育发展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是中高职教学的中间枢纽。在对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衔接时会发现,中职和高职没有太大的区别,然而却培养出不同层次的会计,不仅浪费教育资源还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就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一体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有效对接是我国职业教育内部协同发展的关键一环,会计在服务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教育发展的不断深入,中高职会计专业的衔接问题是目前会计职业教育中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目前中高职会计专业衔接中存在的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衔接不通畅、教材开发滞后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创新会计专业中高职有效对接的相关对策,旨在完善会计中高职衔接机制,提高中高职各层次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当前职业教育主要有中职与高职两大形式,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有效衔接为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以中高职计算机课程为切入点,针对中高职计算机课程衔接的创新及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并为中高职课程衔接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开展中职与高职的课程衔接工作,是实现职业教育内部衔接的重要路径,而中高职课程教学过程的有效衔接,是影响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关键。从影响中高职课程教学过程衔接的主要因素出发,结合应用写作课程的特点与特性进行研究,有助于探讨中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教学过程衔接的有效途径。本文系教育部文秘类专业教指委2012年度课题《中职与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教学衔接研究》(课题编号:YB201283)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中职和高职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职和高职课程衔接是中职和高职衔接的基础。中职和高职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教材建设、课程实施衔接,是中职和高职课程衔接的主要内容,本文以问题为导向对中职和高职课程衔接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作为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中高职课程衔接可以成为研究职业教育的切口。本文以会计专业为例,分析了目前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杨鲁红 《职教论坛》2005,(26):38-39
会计专业中职与高职的有效衔接一直是职业教育界讨论与关注的话题.本人分别在中职和高职从事多年会计相关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试图通过初等数学应用于财务管理的案例,进一步唤起职业教育工作者对教材及教法的重视,体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方便学生,因人施教"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9.
分析试点中职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考虑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通过专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中、高职试点院校共同确定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分别面向的职业岗位,再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实现岗位与专业课程的对接以及中、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的无痕衔接。本文介绍了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的制订思路和课程设置原则,以及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与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课程衔接方案和中、高职衔接课程的教学实施。  相似文献   

10.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沟通与衔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沟通与衔接的意义,提出了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沟通与衔接的关键是两者课程之间的衔接;转变思想观念是构建中职、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的关键;开发实践教学课程是实现中职、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衔接的重点等观点。  相似文献   

11.
尽管中高职衔接的模式有多种,但课程衔接始终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实践证明:模块化课程 比较适用于中高职的课程衔接.即由中职、高职和企业相关专家共同开发、设计,适用于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贯通模块系统.其中,中职和高职模块均可层层分级,形成不同的子模块.各模决相对独立,又可避免重复和遗漏,组成中高职交互和递进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训系统.只有从理念和做法上进行模块化课程贯通的系统性改革,才能真正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一个新的历史命题,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环节。针对目前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存在的课程内容大量重复的"顽症",认真剖析其原因,并从培养目标衔接、培养规格衔接以及课程结构衔接等方面,提出了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一体化设计思路,以及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中高职衔接电子技术专业系列教材总编委会指导下,课程开发与教材研究组基于创新并实践了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衔接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和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以"横对接,竖衔接"中高职衔接的创新理念梳理和贯通课程衔接的脉络,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了电子CAD课程,文章阐述了编写的中职《电路板设计与制作》衔接高职《印刷线路板设计与制作》教材结构创新、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99):158-159
分析试点中职学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考虑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通过专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中高职试点院校共同确定中职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毕业生、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分别面向的职业岗位,再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设置相关专业课程,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递进的中高职课程体系和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实现岗位与专业课程的对接以及中、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无痕衔接。本文介绍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基于能力递进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的构建基础、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和教学实施。  相似文献   

15.
如何在课程方面做到有序衔接,保证中职到高职的顺利过渡,是实施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自2013年在电子工艺与管理专业,开展了中职信息技术二类专业对口单独招生、并组建中职生源班方式的人才培养。针对中高职衔接背景以及基于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课程教学团队经过深入研究和改革,探索出了课程改革和实施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郑莹莹 《考试周刊》2014,(66):163-165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中职教育是基础,高职教育是中职教育的拓展和深入,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是课程的有效衔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从课程性质和任务、目标和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及评价方法设计等方面进行有效衔接,构建中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对学前教育专业其他课程衔接体系的构建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晓征 《教师》2013,(11):105-106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中职")和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的协调发展。中高职的衔接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培养目标的衔接、学制的衔接、课程的衔接、教学模式的衔接、评价模式的衔接等。本文主要探讨中高职评价模式的衔接,分析了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评价模式,并对中高职教育评价模式的衔接体系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是课程衔接,而课程衔接涉及到中职学校内部很多部门,同时还需要对口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多方配合。为此,需要中职校长从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价值导向、体系设置、内容开发、实施与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课程领导,以保证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中职与高职的衔接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中职与高职在规模、专业设置、课程与教材选用、招生安排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特别是中职内部还存在许多问题并已成为与高职衔接的障碍.只有加强中职教育的改革,才能促进中职与高职的衔接.  相似文献   

20.
中职与高职的衔接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中职与高职在规模、专业设置、课程与教材选用、招生安排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特别是中职内部还存在许多问题并已成为与高职衔接的障碍。只有加强中职教育的改革,才能促进中职与高职的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