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高技术产业对北京传统行业技术溢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了一个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溢出研究框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方程组对北京市样本数据进行了对比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传统产业的技术效率主要受市场竞争和部门间创新产品贸易等方式的影响,而技术进步主要受高技术产业的技术研发投入的影响;从高技术产业与传统行业的具体对应关系角度来看,高技术产业对传统行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与行业间的投入产出关联程度密切相关。在生产技术、产品供求等方面关联较大的行业受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影响较为显著,并且偏向技术密集型行业受高技术产业的影响较大。基于本文所得结论,最后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本文对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定量测算。在分析影响因素时,不仅考虑了与高技术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与发展投入因素,而且还综合考虑了政策、开放、国外技术扩散等因素,在研究与发展投入中分析了高技术产业企业R&D以及公共部门R&D的作用;并利用1995~2003年数据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中的大中型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以中国30个省市为研究目标,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各地区高技术产业TFP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研究。研究发现:在剥离了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扰动因素后,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被高估,纯技术效率被低估,而规模效率偏低则是制约我国高技术产业TFP提升的主要原因。通过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可知,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改进由纯技术效率占据主导,但技术进步迟缓依旧是扼制我国高技术产业TFP提升的瓶颈。因此,持续扩大产业规模,保持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采用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2001~2010年的R&D投入与产出数据,基于空间权重矩阵,利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考察了空间权重矩阵下我国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省际R&D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不同空间计量模型下,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省际溢出效应均很明显,尽管我国高技术产业的R&D活动较活跃,但高技术产业在R&D溢出方面低于传统产业;高技术产业研发资本投入对R&D产出的贡献要高于研发人员投入,而传统产业恰恰相反;在不同产业的溢出中,经济距离因素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5.
传统产业高技术改造的本质与实现的方式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寿德 《科研管理》2002,23(5):50-55
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体现在本身的发展改善了产业结构和要素配置,另一方面体现在对传统产业技术进步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因此,解决好传统产业的高技术改造问题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 之一。本在分析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传统产业高技术改造的本质与实现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的核心要素演进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产业集群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织形式,其形成与发展有其特定的内在机理。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的两种基本形式,论文从产业集群的核心要素角度,提出了从传统产业集群到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围绕生产要素而演进的规律,并分析了演进的动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实证考察了高技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问题.采用1997—2015年中国各省份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通过Hicks Moorsteen TFP指数实证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问题,并将其完全分解为技术变化、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组合效率4个部分,分析了生产率及其动力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增长动力由技术进步逐渐转为技术及技术效率变化共同推动,组合效率出现了下滑;区域间产业发展存在差异.研究结论对全面认识高技术产业增长动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Malmquist指数,计算我国省际间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并进行分解,发现全国有19个地区的TFP增长率显负值;43%的省市,其效率是由技术的进步来推动,67%的地区并没用形成规模效率。通过β收敛检验,发现我国省际间高技术产业并不存在经济收敛。通过Tobit模型,发现我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提高R&D内部支出资本存量增长率均能提高TFP增长率;全国43%的地区,提高R&D人员投入的增长率,平均而言不但不能提高TFP增长率,反而会降低TFP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9.
以2000-2008年中国大陆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实证测评了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的相对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研究显示,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技术效率存在差异,且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研发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均有所增长,多数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率高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技术效率在考察期内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效率测度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以我国31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链发展现状为研究样本,解构我国高技术产业链延伸效率发展的现实情况,探究我国高技术产业链延伸效率高效提升的具体路径。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高技术产业链结构延伸效率总体效率较低,东、中、西三地区发展水平不均衡,亟待进一步提升与平衡;同时,高技术产业链延伸水平提升与产业发展的内外部资源要素保障存在对应协同关系,单类型资源要素难以构成高技术产业链高水平延伸效率的必要条件;存在四条提升高技术产业链延伸效率的组态路径,即以市场化水平为核心要素、创新产出应用效度为辅助条件的市场主导型条件组态路径;以政府支持力度为核心要素、资本投资能力为辅的政府支持主导型条件组态路径;技术创新投入强度与资本投资能力相互配合的资金投入主导型条件组态路径;以创新产出应用效度为核心要素、资本投资能力和政府支持力度及市场化水平为辅助要素的多要素组合驱动路径。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for a cross sectional sample of Chinese industrial sectors. The possible determinants of TFP are sought with special focus on FDI. An endogeneity test is performed in order to avoid inconsistent results.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foreign presence, the level of R&D and the firm siz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enhancing TFP in Chinese industries. The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support the argument that attracting FDI is an effective way of introducing advanced technology to host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2.
非农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原因包括内外因两方面,内因有投资者和劳动者原因,外因有土地流转、地理环境和农业发展等原因。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影响因素包括非农的发展、政府支持、利益的驱动等因素。土地流转推动非农的形成和发展,非农的发展壮大又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两者共同致力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我国缺乏原创性自主培育新兴产业的现实,提出了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的概念,构建了新兴产业资源和服务、隐性需求、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原创技术、领先市场和新兴产业形成之间的理论模型,考察通过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来促进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机制和路径。应用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新兴产业领域29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通过对原创技术、领先市场的直接支持从而间接促进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的形成依赖于隐性需求、资源和服务的获取;原创技术和领先市场对原创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领先市场的影响程度比原创技术强。此外,在原创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过程中,环境不确定性的负向调节效应,以及创新环境的正向调节效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机理也得到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4.
吕静韦 《科研管理》2020,41(6):47-55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主体动力要素和调节动力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波特竞争力理论和钻石模型,文章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机制模型及相应指标体系,并运用SPSS190,采用相关分析法、方差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等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创新和市场能力要素的发挥失常,而市场化环境下资本要素和人力资源要素的调节效应可以有效改善该非理想状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制造业与主要制造国家的差距与追赶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制造业已经进入全球市场的竞争,美、德、日、韩等全球的主要制造国家是主要的竞争对手。明确我国制造业与主要制造国家的差距,并根据差距制定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先从出口额和制造业增加值两个方面考察我国制造业总量水平与主要制造国的差距,发现:从总量上来看,我国制造业成长的空间还很大,只要努力,还可以取得非常大的发展,然后,文章从制造业增加值率、劳动生产率、出口产品技术水平和专利等方面考察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与主要制造国的差距,发现:从质量上看,我国制造业与主要制造国差距很大,这个差距比制造业总量上的差距还要大。最后,文章提出一些追赶战略,期望我国制造业在实现总量赶超的同时、实现质的赶超。  相似文献   

16.
Using panel data analysis for a sample of Chinese high-technology industries from 1998 to 2008, this study examines how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affect industry innovation activities. Differing from existing studies, our research considers the impact of foreign competition on innovation activities at industry level in a large emerging econom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tensity of competition from foreign invested enterprises (FIEs) and domestic skill intensity affect industry buy and make activities. Foreign competition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nsity of buy activity, but negatively affects the intensity of make activity. Further, the findings show that domestic skill intensity weakens the impact of foreign competitive pressure on innovation activities. Our empirical evidence has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7.
黄鲁成  王彤 《科研管理》2006,27(4):13-19
制造业是北京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振兴北京制造业必须准确把握各行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从而在培养和发展重点行业上做出科学的判断与选择。为此,本文从行业的科技投入能力、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行业经济创造能力、行业社会贡献能力和行业环保能力五方面,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制造业各行业的竞争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近期发生的"中兴被制裁事件"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从全球价值链重构视角探索该事件对中美高技术产业的影响,剖析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从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提高高技术专利强度、强化知识产权应用以及改善国际贸易地位等方面提出中国高技术产业价值链重构政策建议,旨在为中国高技术实现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Does a specific innovation pattern of low- and medium-low-technology (LMT) industries exist, and if so, can this pattern be the basis for autonomous, economically successful development? This study based on Fourth Community Innovation Survey (CIS4) data finds, as predicted by Pavitt [Pavitt, K., 1984. Sectoral patterns of technical change: towards a taxonomy and a theory. Research Policy 13, 343-373], that LMT industries are characterised by process, organisational and marketing innovations, by weak intern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by strong dependencies on the external provision of machines, equipment and software. Supplier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for their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On the one hand, firms in LMT industries are an essential pillar of advanced industrial regions. On the other hand, an alternative growth path-based predominantly on LMT industries does not appear to exist. LMT industries are shrinking in Western Europe and companies in these industries are relocating to Eastern Europe. In general, regions with a high proportion of LMT industries have a lower gross domestic product, though so do regions with high proportions of high- and medium-high-technology industries. The economic potential of regions specialised in knowledge-intensive services and characterised by high employment rates and qualified employee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industrial regions.  相似文献   

20.
新兴产业创新过程具有明显的网络特征,产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管理诀窍的领先企业与以模仿创新为主的跟随企业交互发展,形成了新兴产业创新网络并联模式。构建新兴产业创新网络资源配置函数,将创新网络资源配置最优解扩展为精英种群,应用双层结构的粒子群算法提高种群的多样性、提高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实证研究表明,提高领先企业的开拓能力、创新网络联系强度、跟随企业的规模化能力是优化创新网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